68歲的史阿姨最近有點失落。“小孫子、孫女來家里做客,一進門就說房間臭臭的,還說我身上也有一樣的味道,以后都不想來我家了。”史阿姨向家庭醫生說出了自己的苦惱。
大多數人在中年以后,通常是50歲以后,開始逐漸感受到“老人味”的問題。這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皮膚的代謝速度減慢,皮膚表面的角質層容易堆積,而這些角質層在細菌的作用下會散發出一種特殊的氣味。
“雖然‘老人味’在50歲以上的人群中較為常見,但并非所有老年人都會經歷,因為這種氣味的來源是多方面造成的。”醫生表示,“老人味”主要是以下幾種因素造成的。
生理因素。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的皮膚會逐漸老化,代謝減慢,皮膚上可能出現色斑、油脂、皮屑等,這些物質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能產生異味。此外,皮膚疾病或者洗浴不當、衛生習慣不良等,也可能導致皮膚不干凈、不健康,進而產生氣味。
健康因素。胃腸道感染、胃潰瘍、胃酸反流等,都可能導致老年人出現口臭和胃部不適,進而影響體味。尿失禁或尿路感染、結石等,可能導致老年人尿液味道異常,從而出現體味。老年男性則可能因前列腺問題(如前列腺炎)而產生異味。某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腎功能不全等,以及某些藥物的副作用,也可能導致體味發生變化。
環境因素。部分老年人因行動不便,無法頻繁洗澡、換衣,導致汗液、油脂堆積,加重體味。此外,如果居住環境不通風,也會出現異常氣味。
“有什么好辦法可以去除或者減輕‘老人味’嗎?”史阿姨著急地問道,“都說小孩子對氣味特別敏感。”
醫生一邊安慰史阿姨,一邊表示要做好以下幾點。
一要保持皮膚清潔。老年人應勤洗澡,清除皮膚上的角質層和灰塵,并使用保濕潤膚產品,保持皮膚干凈清爽。
二要改善居住環境。保持室內通風,定期清潔居住環境,減少異味物質積累。
三要合理膳食。多攝入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如新鮮蔬菜、水果和全谷類,并攝入充足的水分,可以有效地改善腸道健康,減少異味物質產生。
四要適量運動。根據自身情況和愛好選擇輕、中度運動項目,如快走、慢跑、游泳、舞蹈、太極拳等,促進身體新陳代謝。
五要定期體檢。及時發現潛在的健康問題,進行治療和干預。
六要及時就醫。如果“老人味”持續存在或伴有其他不適癥狀,建議及時就醫,進行評估和治療。
最后,醫生溫馨提醒:老年人可能會因為身上有異味而感到自卑和焦慮,家人和朋友應給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多多鼓勵老年人參加社交活動,增強自信心和社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