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都已經絕經很多年了,怎么最近內褲總是臟臟的?我年輕的時候都沒有這個樣子過。”
“醫生,我尿路感染每個月都要發一次。泌尿科醫生叫我來看看婦科,排除下陰道炎。可是我都已經絕經了,也沒有夫妻生活,怎么還會有陰道炎?”
“醫生,我年輕的時候都很好的,從來沒有婦科病。現在這個炎癥怎么好不了?一個月發一次,比以前的月經還要準。”
最近一段時間,我的門診來了好幾位絕經后反復發作陰道炎、尿路感染的老阿姨。她們有的是分泌物異常,白帶發黃;有的是尿路感染反復發作:還有的甚至有陰道點滴出血。那么,絕經后的老年女性反復發作陰道炎,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老年性陰道炎是老年女性常見的婦科疾病。流行病學調查研究表明,老年性陰道炎的發病率國內報道為30.0%~58.6%:絕經后女性尿路感染的發病率約為10%:年齡≥65歲的女性中,反復泌尿道感染者約占22%,患老年性陰道炎者約占11%。
下面我就根據門診中老阿姨們常提出的疑問,來解釋這個疾病。
答:絕經后,女性體內雌激素水平下降,生殖器官缺乏雌激素作用而發生退行性改變。陰道上皮萎縮,黏膜變薄,陰道pH值隨之發生改變.局部抵抗力下降,殺滅病原微生物的能力減退,故而易反復發生炎癥。同時,老年女性免疫力低下,常合并其他內科疾病,如糖尿病等,也容易使陰道炎癥遷延不愈。此外,絕經后女性陰道乳酸桿菌明顯減少,大腸桿菌數量增多,陰道微生態茵群失調,這也是老年性陰道炎高發和復發的原因之一。個人衛生習慣不良、營養缺乏,尤其是缺乏B族維生素,都可能與發病有關。
答:這是因為生殖道和泌尿道同源于泌尿生殖嵴,它們都是雌激素的靶器官。老年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進而引發盆底結構松弛,陰道、尿道黏膜萎縮,局部血供減少,并由此產生一系列癥狀,如脫垂、排尿障礙等,從而加重泌尿生殖道炎癥。絕經后,女性陰道內腸桿菌增多、乳酸菌減少,也會使得無癥狀性茵尿及泌尿道感染的患病率增加。因此,這類疾病也被稱為絕經生殖泌尿綜合征。
答:老年性陰道炎主要表現為絕經后出現以下癥狀:陰道分泌物增多,呈黃膿樣,有異味;伴有外陰瘙癢或灼熱感。感染影響尿道時,還會有尿頻、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統刺激癥狀。婦科檢查時,可以發現外陰紅腫皸裂,陰道上皮萎縮,黏膜菲薄充血,嚴重時可見表淺潰瘍,進一步發展為陰道粘連。粘連嚴重時,可造成陰道狹窄甚至閉鎖。若炎性分泌物引流不暢,可形成陰道積膿或官腔積膿。
答:得了陰道炎,不能亂用藥。炎癥種類多,對癥才有效。不僅是老年性陰道炎,育齡期女性出現外陰、陰道不適,也切忌胡亂用藥。
老年性陰道炎多由大腸桿菌、葡萄球菌等消化道病菌引起,不似育齡期女性的霉菌性陰道炎、滴蟲性陰道炎或細菌性陰道炎。致病菌不同,用藥選擇也有差異。絕經后女性陰道上皮萎縮,黏膜菲薄,在陰道給藥的劑型選擇上也與育齡期女性不同。如育齡期女性常選用的泡騰片、片劑等藥物劑型就不適合老年女性,給藥過程中容易摩擦陰道上皮而發生出血,或藥物分解產生刺激、疼痛等。絕經后女性更適合油栓、軟膏、凝膠等相對溫和不刺激的藥物劑型。
此外,老年女性外陰皮膚一般比較干燥,不應長期使用洗液或皂類清洗外陰,這會使皮膚更加干燥,加重瘙癢。有些老年女性喜歡用比較熱的水清洗外陰,以求“殺菌”的作用,這往往只會適得其反。
答:絕經激素治療(MHT)在國外接受程度較高,但在國內卻是談“激素”色變。但近年來,MHT可以有效地改善絕經后女性因雌激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的各種臨床癥狀,進而提高生活質量,已在醫學界達成普遍共識,且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并不增加罹患相關腫瘤的風險。《中國絕經管理與絕經激素治療指南2023版》也指出,陰道局部雌激素治療,可改善中度或重度陰道萎縮癥狀,預防反復泌尿生殖道感染,減少尿急、尿頻、膀胱過度活動癥和尿失禁。
對于老年性陰道炎,一般傾向于陰道局部雌激素治療。雌激素可使陰道上皮增厚,抵抗力增強,從而抑制細菌生長。常見的藥物有普羅雌烯乳膏、結合雌激素乳膏、雌三醇乳膏等。由于此類藥物治療周期較短,不需要加用孕激素保護。但需要注意,有乳腺癌病史的老年女性應盡量避免使用此類藥物。
答:在飲食上需減少甜食的攝入量,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老年人還需要注意外陰清潔,穿著棉質、透氣性能佳的內衣褲,并勤加換洗。但需注意,不要矯枉過正,過多使用外陰洗劑等清潔用品反而可能加重外陰皮膚干燥、粗糙。
特別提醒:老年性陰道炎絕對是絕經后女性的一大困擾,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其治療方案雖然不復雜,但也因人而異,需要根據患者的自身情況制訂精準化、個性化治療方案。在藥物治療的同時,還需要加強醫患溝通,雙方建立信任,從而增強治療信心,達到身心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