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模擬的是真實世界中一類重要博弈——搶占資源。下棋總是你下一手我下一手,兩人出手的次數是一樣的,勝負取決于誰能下到最有價值的地方。戰略意識早已融入每個棋手的血液之中,下面我們講幾個圍棋中的戰略概念。
布局階段最重要的概念叫“大場”。
剛開局,盤面上資源豐富,到處都是無主之地。我們一定要優先占領那些有最大收益的戰略要地,而不要在局部糾纏。
中國古代有本圍棋書叫《爛柯經》,其中有句話叫“棄小而不救者,有圖大之心”,說的就是大場。優質的資源擺在那里,誰先在那兒落下第一個子誰就有巨大的話語權。
邊上一片比較空的地上有你兩三個子,就等于宣示了主權,這叫“模樣”。對手想打進來會非常困難。
模樣繼續擴大,就變成了“勢”。勢不是完全的實地,它代表強烈的潛在可能性。有了厚勢,你在這里就進可攻退可守,這就是你的勢力范圍。
對棋手來說這是基本常識,但人們在真實世界中卻很少有“大場”和“勢”的意識。比如,你剛進入一個新領域,如果這里前景廣闊,就一定不要糾結于蠅頭小利,趕緊先占住潛力最大的地方。開啟新事業也好,學習新技能也好,先建立存在感再說。
進入中盤時,盤面上的資源要么已經被占領,要么被雙方的勢輻射,于是正面沖突不可避免,廝殺開始了。這時候的關鍵概念叫“急所”。
急所,就是全局最危急、最要害的爭奪點。在急所勝利,你的那片勢就能變成實地;如果失敗,一大片地就會失守。急所要是自己的弱點,趕緊補上;如果是別人的弱點,那就要抓住機會打進去。
圍棋有一句格言叫“急所優先于大場”。這是因為有的急所關乎一大片棋群的生死存亡,一旦失去就滿盤皆輸。要知道布局階段積累起來的勢只是可能性,還不是實地,也許一條大龍搞不好就被人殺死了。所以當盤面上已經出現急所,就必須切換思維,不能像開局那樣只想到處占便宜了。
現實生活中的急所包括重要的考試、項目的關鍵節點、事業轉型的緊要關頭……遇到急所一定要集中力量迅速應對,千萬不能猶猶豫豫錯失良機。緊要關頭的果敢行動勝過平時漫無目的的努力。
圍棋中最重要的一個戰略概念,是“先手”。
所謂先手,就是你在這個地方下一子,對手一定要在這個地方跟你一子,因為他如果不跟,你再下一手就能在這里侵占他一大片利益,造成他無法承擔的損失。然后,你再去另一個地方下一手,他又要在那個地方跟一手。你擁有先手,就是你一直在挑選戰場,對手只能跟著你走,你主動對手被動,等于你在調動他。
《爛柯經》中有句話叫“寧輸一子,不失一先”。寧可在局部吃點虧,也不能處處被人家牽著鼻子走,正所謂棄子爭先。
現實生活中的先手就是你來制造議題,你來掌握節奏,你主導局面的走向,一定不要對方說到哪兒你跟到哪兒。就拿商業談判來說,率先設定敘事框架、提出議程、建立計劃的一方擁有先手。
跟“先手”相連的一個概念叫“余味”。你在這里的棋還沒有完全活,按理說應該再補兩步,但是不要緊,這里先放著,以待將來的機緣。余味就是事不做絕,話不說死,好處不占盡,保留未來的可能性。
等到最后的收官階段,主要劇情就是“打劫”了。
對雙方都能提子的地方,不能你吃一下我吃一下無限循環,所以規定如果別人剛吃你一個子,你必須在別的地方走一下,如果對手必須跟過去補一手,你再回來吃這個子。那個你走一手對方必須補的地方,叫作“劫材”。
劫材的本質是外部籌碼和談判資源。之前留下的余味可能是現在的籌碼;平時布局的存在感在這時候都可以用來交換。
真實世界跟圍棋最大的不同是不一定非得分個勝負。只要沒有大潰敗,還留在桌子上,比賽就不算結束。圍棋是零和博弈,真實世界中我們需要更多的合作意識……但圍棋提醒我們,如果資源有限,爭奪就是必然的。
現在我們把這幾個概念串起來講一個故事,關于一個叫小林的同學的職業生涯。
小林很早就認定了AI 特別有前途,所以大學讀了計算機專業。他畢業后進了一家互聯網公司。當時公司待遇最優厚的是網絡金融部門,但小林堅決要求加入AI 研發部。這就占住了“大場”。
工作幾年,小林練成兩項突出技能:一項是算法能力,一項是對產品的市場感覺。這算是有了“模樣”。
機遇終于來了。隨著大語言模型的爆發,公司決心主攻AI 方向,小林得到了重用。他做成了一個大項目,在公司樹立了聲望,這就是“勢”。
有了勢,公司再有重要項目首先就想到小林。結果小林接二連三立功,自然會升職加薪。當上部門經理的小林開始注重生活和工作的平衡,結婚生子,享受家庭生活。
沒想到就在這時,公司遭遇重大危機。競爭對手的產品比原計劃提前兩個月上線,正在搶占市場!存亡關頭,董事會要求研發團隊立即推出有競爭力的新功能,這就是小林的“急所”。小林立即改變生活節奏,率領團隊通宵達旦改進算法、優化性能,一星期內就發布了一個關鍵更新,挽回了用戶流失和公司的聲譽。
經過這次教訓,小林領悟到不能被動,要有“先手”。他提出了新的產品設想,而且要求公司給他更多資源招兵買馬、上大項目,打了競爭對手一個措手不及。
小林在公司的地位越來越高,但他并沒有應占盡占,反而留下一些“余味”。這就讓小林跟其他部門保持了良好的關系,留下未來合作的可能性。
然而,沖突總是不可避免的。小林跟另一個部門經理在一項資源的分配上產生了尖銳分歧,雙方互不相讓。小林動用其他關系,在另一個地方對那位經理提出挑戰。對方不能接受那邊的損失,于是主動把這邊的利益讓給了小林。這就是“打劫”……
沒有戰略意識的人大概也能老老實實生活得不錯。但如果你有了戰略意識,就再也不能消極被動地等著別人發起進攻了。圍棋能讓你多發現幾個競爭場面,多一個思維模型,多幾條思路。
(摘自“得到App”,本刊有刪節,魏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