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小時候曾聽遠房叔祖提起過一本繪有怪物的有趣圖書,心心念念而不得。后來保姆長媽媽買了一本送給他,小魯迅如獲至寶,一直帶在身邊,這本書就是《山海經》。
從司馬遷到魯迅,古往今來的大學者都把《山海經》視為一部“怪物之書”。當然它絕不止于此,它更是一部包含著地理、歷史、神話、天文、動物、植物、醫學、宗教以及人類學、民族學、海洋學和科技史等豐富內容的上古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近年來,《山海經》日漸成為流量IP,相關題材的繪本、動漫、游戲不斷涌現,甚至連好萊塢大片都在其中尋找關于東方的想象。比如,J.K.羅琳編劇的《神奇動物:格林德沃之罪》中,出現了《山海經》里“五彩畢具,日行千里”的瑞獸“騶吾”;“漫威宇宙”里,本是神獸的“帝江”化身為憨萌寵物,惹人喜愛……
本期“典藏”精選央美青年藝術家任才峰精心繪制的18幅神怪圖,以及《山海經》研究學者劉宗迪教授的原文注譯,帶你領略那些神采飄逸的精靈異獸,體會古人對世界萬物的款款深情。
林氏國有一種異獸,個頭、長相都像老虎,長著五顏六色的毛,尾巴比身體還長,名叫騶吾,騎上它可以日行千里。
天山上居住著一位神靈,形如一只黃色的袋子,渾身若火焰般赤紅,長著六只腳、四個翅膀,此神面目模糊,不具五官,但能歌善舞,它的名字叫帝江。
丹穴之山上有一種鳥,長得像雞,羽毛色彩斑斕,名叫鳳皇。此鳥頭上長著“德”字,翅膀上長著“義”字,背上長著“禮”字,胸部長著“仁”字,腹下長著“信”字。這種鳥的飲食皆取之于自然,天生就會跳舞、唱歌,它們的出現,象征天下和平安寧。
昆侖墟上有開明獸,長得像老虎,生有九個腦袋,每個腦袋都長著人的面孔,都面朝東方,站立在昆侖墟上。
并封生活在巫咸國的東方,是一個像豬一樣的怪物,身體的前后各長著一個腦袋,全身都是黑色的。
青丘之山上有一種野獸,長得像狐貍,有九條尾巴,叫起來像嬰兒啼哭,這種野獸會吃人,人吃了它的肉,就不會中邪。
比翼鳥生活在南山的東邊,一只為青色,一只為紅色,兩只鳥的翅膀緊靠在一起。
只有一臂、一腿、一眼、一耳的人。
三身國在夏后啟的北方,國中人都長著一個腦袋、三個身體。
東海之外,大荒之中, 有一座山叫大言,大言山是日月升起的地方。有一座波谷山,山邊有一個大人之國。
大人國邊有一個小人國,名叫靖人。
梟陽國的人,長著人臉,嘴唇很長,渾身長滿黑毛。他們看見別人笑,自己也會跟著笑。
鐘山之神名叫燭陰(又名燭龍),他身長千里,睜開眼就是白天,閉上眼就是夜晚,吹出冷氣就成為冬天,呼出熱氣就變成夏天。他不喝水、不吃飯、不呼吸,他一旦呼吸,就會變成大風。
形天(又作“刑天”)與上帝爭奪屬于神的權力,上帝砍掉他的腦袋,把他的腦袋埋在常羊之山。于是,形天的無頭尸身用雙乳當眼睛,用肚臍當嘴巴,手持斧頭和盾牌而舞。
句芒是東方之神,又是春天之神。“句芒”表示草木萌芽時的樣子。其形象是鳥身人面,騎著兩條龍。
祝融為南方之神,又是夏天之神。“祝融”是光明的意思,故用祝融表示夏天和南方。其形象為獸身人面,騎著兩條龍。
蓐收是西方之神,又是秋天之神。“蓐收”就是收割莊稼的意思,所以用來表示秋天。其形象是左耳掛著一條蛇,騎著兩條龍。
禺彊是北方之神、北海之神,又是冬天之神。其形象是人面鳥身,雙耳戴著兩條青蛇,雙腳踩著兩條赤蛇。
(圖文均摘自《山海經:插圖珍藏版》,中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