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就像是一個‘創意愛情體驗中心’,專為你我這樣的人,提供各種浪漫服務。”
17年前,來自安徽省碭山縣的楊大雷,來到“天下第一街”漢正街時,還是兩眼茫茫。一個出生在“清江畫廊”、名叫王金武的男孩,對她一見鐘情,并給她畫了一個幸福“大餅”——一家“夢工廠”,這是為了愛情而誕生的!
漢正街一見鐘情,畫了一個幸福的“大餅”
2006年5月,楊大雷投奔嫁到武漢的姑媽,先給在漢正街做小食品批發的私人老板打工。
1984年6月,楊大雷出生在安徽省碭山縣關帝廟鎮楊莊寨村,技校畢業。初到漢正街,見商鋪林立,人流如織,繁華而又顯得雜亂,她懷疑自己會淹沒在茫茫人海中。
姑媽家的表姐,在漢正街開了一個作坊式的小加工廠,做服裝輔料——衣服上的切條,它可以突出衣服的線條,增添一些時尚元素。楊大雷下班后,常去給表姐幫忙。
一天傍晚,表姐的小加工廠來了個中等個頭的男孩。男孩一臉質樸,笑著跟楊大雷打招呼,自我介紹說他叫王金武,也是做服裝切條的。“有空,表妹也去我廠里看看?”
后來,楊大雷在表姐那里總會碰到王金武。王金武說自己老家在宜昌市長陽縣,“你知道中國有一個叫清江畫廊的地方嗎?那里美如天堂,我就是在那里長大的。”
楊大雷發現王金武有時過來也沒什么事,目光越來越多地停留在她身上,熱情又帶著羞澀。他的注視每每讓她臉紅心跳。
有時,王金武會手把手地教楊大雷怎么熟練使用卷切機,還不忘夸獎她:“你不僅長得很中看,雙手也很靈巧。”楊大雷被他夸得紅了臉。
一次,楊大雷問表姐:“這個王金武,他有對象了嗎?”表姐笑了:“沒有。楊大雷也問我你有沒有對象,他好像對你一見鐘情了。”
楊大雷有些害羞:“我什么也沒有,他怎么就看上我了?”表姐摸了摸她搭在肩上的馬尾辮:“你長得清秀端莊,他看上你很正常。王金武想邀你去他廠里看看呢。”
果然,沒幾天,王金武就向楊大雷發出邀請。那天傍晚,楊大雷換了一條碎花連衣裙,來到他的廠子——一個十多平方米做切條的小門店。這個門店是王金武投資幾千塊錢開起來的,他既是老板也是店員。
“原來他跟我一樣,也是什么都沒有。”楊大雷一看這個廠子,心里倒變得坦然了,在他面前也不拘謹了。
“別看這個小廠不起眼,但它就是我的‘夢工廠’。”王金武指著他的工作臺——卷切機,對楊大雷說。
楊大雷笑了,王金武一臉認真:“它也可以成為我倆的‘夢工廠’。”楊大雷心如撞鹿:他這算是求愛嗎?于是轉移話題說:“你還是給我示范一下怎么做切條吧。”
王金武坐到卷切機前,開始埋頭工作。做切條得保持高度的注意力,一旦分心,一刀下去,整塊布料就可能報廢。汗水從他的額頭滑落,他沒有時間去擦,眼前的世界此刻只有他和他的刀片,以及成卷的布料。他仿佛變成一臺機器,不斷地切割,整理,再切割,再整理。
楊大雷眼眶有點濕潤,覺得這種勞動的場面能感動她,真是有點奇怪。
在接下來的聊天中,楊大雷得知王金武老家在宜昌市長陽縣山區。他是個土家族男孩,母親在他上小學時病故,他只上了職高,此后到漢正街創業,開了這家小加工廠。
第一次見到楊大雷,王金武就對這個比他小1歲、質樸又清秀的姑娘一見鐘情;而楊大雷也看上了有夢想、能吃苦的王金武,兩人很快相戀了。
晚上,他們去長江邊散步。王金武對楊大雷說:“我現在什么都沒有,只有這么一家小小的‘夢工廠’,你要是不嫌棄,就來當CEO吧。結婚后,家里大小事你說了算。”
楊大雷就喜歡他的實在,依偎在他的肩頭,她暢想著在那間小小的“夢工廠”里,和他攜手打拼,一起在漢正街站穩腳跟,締結花好月圓。
沒有外星人和催眠術,我們在辛苦中開跑
2008年國慶節,楊大雷和王金武租了一間小閣樓就結婚了。楊大雷辭職來到“夢工廠”,跟著丈夫一起干。這個“夢工廠”就有了兩名正式員工,王金武還是埋頭生產切條,楊大雷到市場上跑銷售。
王金武原來有一些客戶,多是漢正街上的服裝店老板。楊大雷除了要穩住老客戶,還要開拓新客戶。她背著一堆五顏六色的切條,步履匆匆地穿行在漢正街上,臉上掛著微笑,眼神堅定。走進一家家服裝商鋪,她向老板們詳細地介紹產品,有時會遭到拒絕,但她不氣餒。就這樣堅持著,換來一個又一個訂單。她還帶回一些服裝老板的意見,親手設計樣式,讓丈夫在卷片機上做出不同的花型,進一步打開市場。
在“夢工廠”里,王金武每天干到凌晨一兩點鐘。一天凌晨,他實在太困倦了,突然一陣疼痛從他的手指傳來,低頭一看,原來手指被刀片割破了。王金武迅速地用紗布包扎了一下,繼續埋頭工作。
那天凌晨2點,王金武才回到小閣樓休息。楊大雷看紗布都紅透了,才知道他手指受傷了,忙給他清洗、消毒,重新包扎,心疼道:“你要是實在太困了,就早點收工回來嘛。”
王金武用沒受傷的左手,溫柔地撫摸著妻子的長發,笑道:“咱們的‘夢工廠’里,可沒有力量強大的外星人,也沒有催眠術,只有周而復始的忙碌和辛苦。”楊大雷感受著他的樂觀和溫柔,心疼地擁抱著丈夫。
2010年元月,大兒子出生。王金武這個新晉奶爸展現出充分的細致和耐心,他和從安徽農村老家趕來的岳母一起照顧兒子,同時也無微不至地照顧著坐月子的妻子。
3個月后,楊大雷便重新出現在漢正街上。伴隨著漢正街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弊端日益凸顯,傳統批發走量模式日漸式微;占道經營、前店后廠等“臟亂作坊”格局,帶來火災隱患,漢正街多個消防問題突出的市場被關閉。數千家加工廠、上萬家商戶轉移搬遷到武漢黃陂、孝感漢川、潛江等地。
王金武小作坊式的加工廠,先后經歷兩次搬遷。而在“遷徙”的過程中,工廠也逐漸擴大,招聘了一些員工。楊大雷則留在漢正街上,成立了工作室,每天開面包車去丈夫的廠里拿貨。兒子小,沒人管,楊大雷就帶著兒子一起跑車。楊大雷忙到凌晨一兩點回家,把兒子從車上抱下來,兒子看著天上的月亮星星,很快又在她懷里睡著了。
一天,炎炎夏日下,楊大雷駕駛著面包車,手心都在冒汗。在拉貨回漢正街的路上,她的視線有些模糊,心跳也在加快,突然手一滑,貨車偏離了路線。伴隨著強烈的頭痛和惡心,她的世界開始旋轉,面包車猛然停在路邊,她緊緊地抓住方向盤。恍惚中,她感覺有熟人將她從駕駛位上扶下來,給她遞上一瓶水。她喝了幾口水,經過短暫的休息,重新握住方向盤,把貨拉回工作室。
有一次,楊大雷開車去丈夫的廠里,此時丈夫正在卷切機前忙碌,全身已被汗水浸透。生產車間沒有空調,只有幾臺電扇,卷切機切割的時候,不僅有噪聲,還有灰塵。王金武感覺頭暈目眩,手中的工作刀顯得異常沉重。突然,他手一滑,一個踉蹌倒在卷切機前,眼前一片黑暗,失去知覺。
此時楊大雷正好進門,忙打120急救電話,把丈夫送到醫院。王金武醒來時,楊大雷心有余悸地告訴他:“你中暑了,需要好好休息。”他從病床上爬起來,回到廠里,又要站到卷切機前,楊大雷生氣了:“你說過家里大事小事都要聽我的。你說身體健康是不是大事?我現在命令你休息!”
“好,我聽老婆的。”王金武說。等楊大雷開車回漢正街,他又站到機器前,只有轟鳴的機器聲和旋轉的切刀,才可以讓他的心安穩下來。
從“天下第一街”起飛,“愛情夢工廠”崛起
漸漸地,王金武工廠生產的服裝輔料不斷擴大,除做切條外,還做拉鏈、織帶、墊肩、花邊、反光材料等。所有的苦和累,夫妻倆都順利扛過來了。
王金武確實做到了戀愛時的承諾:家里大事小事,都聽楊大雷的。他們在武漢買了第一套房子。因為丈夫很小就沒了媽,住在長陽縣城的姨媽給了他很多關照,他們一家回長陽過春節時,都住在姨媽家,所以楊大雷就在長陽縣城買了第二套房子。
兩人剛認識的時候,王金武就說自己出生在一個像“天堂”般美麗的地方。直到2016年,兒子都6歲了,他才有空帶著母子倆去清江畫廊旅游。那是長江三峽西陵峽畔一處著名景點。一下車,楊大雷和兒子就被美景所吸引。他們一家登上游船,清江水在陽光的照耀下,泛著金色光芒,宛如一幅流動的畫卷。
王金武不停地給母子倆拍照,問妻子:“我當初說得沒錯吧?我就出生在這個像‘天堂’般的地方。”還沒等楊大雷回答,兒子搶著說:“你老家那里,離清江畫廊還遠著呢。”楊大雷笑了,摸著兒子的頭說:“再遠,也是爸爸心里的清江,爸爸說得沒錯。”
不久,楊大雷過生日,收到丈夫送的一只鉆戒。看到鉆戒時,她眼中閃過一絲驚喜和感動。王金武為她戴上鉆戒:“買這個鉆戒,是我第一次沒跟你商量,沒經你同意。它不只是一枚愛情的信物,更是我對你多年辛苦付出的感謝。這枚鉆戒,就像是一份微小的承諾:老婆,我愿意用一生的時間愛你,珍惜你!”
楊大雷被感動得眼淚嘩嘩流,伸出雙臂擁著丈夫:“這只鉆戒,會見證我們一起走過的時光。”
2018年,楊大雷又生下一子,家庭幸福感成倍增長,忙碌也呈幾何級增加。隨著工作規模不斷擴大,機器從手動變為半自動化,王金武一頭扎在廠里。楊大雷開車拉貨,到廣州等地出差,親手設計新樣品,跑銷售。楊大雷還要管兩個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每天像個陀螺般旋轉,難免有著急的時候,情緒不好時她就跟丈夫撒氣,但是很快就會忘了不愉快。
經過十多年脫胎換骨式的提檔升級,漢正街完成蛻變,成了全國聞名的“時尚街”,夫妻倆成立了武漢精武商貿有限公司。王金武要讓妻子當董事長,楊大雷則主動做了公司的監事。她緊跟國際流行潮流,對產品款式不斷更新,在漢正街的服裝輔料市場,公司漸漸占據重要位置。
2020年,夫妻二人和漢正街其他商戶一樣,生意受到疫情的沖擊。隨著漢正街恢復往日的繁榮,他們也步入正軌。楊大雷成了一名黨員監事,她經常通過“學習強國”了解國內外大事和經濟發展趨勢,還經常參加企業與社區組織的活動,向社區的老人獻愛心。這名普通打工妹,和丈夫一起,一步步把“夢工廠”做大做強,同時也見證了漢正街的“浴火重生”。
2024年6月,楊大雷度過41歲生日。那天晚上,談到他們的“夢工廠”,王金武認真地問妻子:“我們這個‘夢工廠’里有什么?”
楊大雷沒有猶豫:“有你,有我,有兩個兒子,還有我們的漢正街。它就像是一個‘創意愛情體驗中心’,專為你我這樣的人,提供各種浪漫服務。”
王金武哈哈大笑。此時,他們仿佛回到了在漢正街上一見鐘情的浪漫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