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嬉戲惹禍,玩具車撞傷行人
2022年7月4日,常州市民劉翠香在外散步時突遭橫禍,被一輛玩具車撞傷,造成九級殘疾。
駕駛玩具車撞傷劉翠香的,是年僅5歲的孫睿。劉翠香和孫睿住在同一個小區,這天,孫睿在母親付曉琴的陪同下,來到小區里的青少年成長中心廣場,到順風日用品商行(以下簡稱順風商行)玩玩具車。
順風商行經營者程亮接待付曉琴母子后,將一輛卡通小象玩具車交付給付曉琴。付曉琴遂讓孫睿駕駛玩具車在廣場行駛。剛開始,廣場人流量較大,付曉琴便坐在玩具車后座陪同兒子游玩。
過了一會兒,付曉琴看兒子駕駛得熟練了,便下車讓他自己玩。
又過了一會兒,孫睿的一個玩伴錢濤(時年6歲)也來了,看到孫睿正在玩玩具車,便手推著玩具車的尾部,一路小跑跟隨。在此過程中,孫睿兩次回頭提醒錢濤不要在后面推車,但錢濤未予理會。這時,劉翠香正好走到廣場門口,被孫睿駕駛的玩具車從后側撞倒,受了傷。
當天,劉翠香到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治療。次日,她被診斷為腰椎壓縮性骨折,于2022年7月11日做了手術,住院8天,于7月13日出院,其間支付醫療費3.8萬元。
3個月后,劉翠香因術后出現下腰部至雙側大腿針扎樣疼痛、困脹感,到當地醫院就診,服藥后癥狀無緩解且持續,嚴重影響生活。無奈,劉翠香又到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做了一系列手術,住院19天,產生醫療費7.8萬元。
事故發生后,付曉琴及其丈夫孫大成墊付醫療費2000元。
傷者提起訴訟,經營者和肇事者被判賠償
因賠償問題未能協商一致,2023年1月28日,劉翠香一紙訴狀,將孫睿、付曉琴、順風商行一起告到常州市鐘樓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鐘樓區法院),要求判令被告賠償其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近4萬元。
該案審理過程中,劉翠香申請對其傷殘等級、營養期、護理期、誤工期進行鑒定。經鐘樓區法院委托,司法鑒定機構對劉翠香的傷情進行鑒定,并出具司法鑒定意見書:劉翠香構成九級殘疾;劉翠香受傷后的誤工期為150日,護理期為75日,營養期為75日。劉翠香為此墊付鑒定費3060元。
根據劉翠香的申請,鐘樓區法院在審理中依法追加孫大成、錢濤及其父親錢愛軍為被告。
訴訟過程中,劉翠香變更訴訟請求為:判令被告賠償其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營養費、護理費、殘疾賠償金、精神損失撫慰金、鑒定費等各項費用共計28萬元。
鐘樓區法院經審理認為,公民的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受法律保護,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等為治療支出的合理費用。不滿8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責任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
關于本案中各方的過錯責任劃分,首先,順風商行作為兒童玩具車的經營者、管理者,應當知道由兒童玩的、具有一定速度的玩具車本身存在可預見的風險,卻未設定相對固定、范圍可控的路線或未在人員、設備的安全上采取一定的措施,亦未提供充分的證據證實事發時盡到了安全提醒義務,具有過錯;同時,順風商行超出營業執照上許可的經營場所從事經營活動,并將經營活動范圍拓展至整個人流量較大的廣場道路范圍,再次增加了危險性和風險,具有過錯,故順風商行對原告損害的發生具有過錯,應承擔賠償責任。
其次,被告孫睿、錢濤均系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日常活動完全依賴于監護人的有效保障,監護人應當預見孩子對危險的警惕性和控制能力較弱;孫睿在人流量較大的廣場上駕駛玩具車本身存在意外風險,但其監護人卻中途下車沒有陪同駕駛或時刻緊隨監督、提醒;錢濤在玩具車后手推車輛小跑前行,在孫睿提醒后仍在往前推行,錢濤的監護人在此情況下沒有進行勸阻、制止,孫睿、錢濤的監護人均未盡到監護職責,均具有過錯,亦應承擔賠償責任。
最后,玩具車系在原告散步時在其身后撞上原告,原告對危險的發生不具有預見性,對損害的發生沒有過錯,不承擔責任。
綜上,鐘樓區法院確定孫睿、錢濤各承擔30%的責任,順風商行承擔40%的責任。孫睿應當承擔的賠償責任由其監護人付曉琴、孫大成承擔;錢濤應當承擔的賠償責任由其監護人錢愛軍承擔。
2023年7月7日,鐘樓區法院作出一審判決:一、被告付曉琴、孫大成于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賠償原告劉翠香8萬元;二、被告順風商行于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賠償原告劉翠香11萬元;三、被告錢愛軍于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賠償原告劉翠香8.2萬元;四、駁回原告劉翠香的其他訴訟請求。
一審宣判后,順風商行不服,提出上訴。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于12月2日作出二審判決,維持原判。
(文中人物、商行均為化名)
編后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165條規定:“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該規定確認了我國民事侵權責任認定中的過錯賠償原則,即在侵權糾紛中認定當事人責任時,應當以其是否存在過錯以及過錯大小來認定。
本案是一起特殊的侵權賠償糾紛,雖然受害人劉翠香遭遇了車禍,但由于肇事車輛不是上路行駛的機動車或非機動車,而是商行經營者提供的玩具車,故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交通事故,因此只能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165條的規定來處理。
本案提示玩具車的經營者,經營玩具車最好要有固定場所,且要安排專門路線,并安排專門人員實時管理;如果要在沒有與外界隔離的戶外廣場經營,也要盡量遠離行人密集區域,且要安排更多管理人員跟蹤管理,防止類似事件發生。同時,在安全保障提醒方面,除了設置醒目的書面提醒以外,還要對顧客進行一對一的特別提示,明確告訴顧客相關操作規程和注意事項,必要時可以簽訂書面提示協議,確保發生糾紛時有據可查。
本案同時提醒人們,帶孩子外出游玩時一定要加強監護和管束,防止孩子在參加游樂項目過程中出現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