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浙江廣電集團旗下浙江廣播電視報刊出版總社支持打造的“浙江廣電藍媒小記者團”成立。這是一個專為少年兒童設立的新聞采編和觀察學習的團隊,致力于通過實踐活動,讓孩子們在觀察生活中學習寫作技巧,提升批判性思維和溝通能力。《大眾電視》特別開設“未來思想家”欄目,他們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兩千多年前,西漢張騫的“鑿空之旅”讓西域正式進入中原王朝的視野。敦煌凝結著跨越千年的美,今天的我們又該如何把璀璨的敦煌文化講給孩子,講給下一個千年?近日,浙江廣電藍媒小記者團聯合浙江大學歷史學院開展了一場敦煌主題講座,來自文三街小學、采荷二小、云谷學校等小學近200名藍媒小記者齊聚大船劇院,聆聽敦煌學研究員閆麗老師帶來的特別分享——《敦煌與敦煌學》。

“初識敦煌,如見故人。厚重燦爛的敦煌與孩子們之間其實沒有隔膜。”閆麗老師分享,當孩子們打開統編語文教材,慷慨雄渾的邊塞詩總能把人帶回千年前的敦煌——“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無數千古名篇瞬間可以帶孩子們穿越回歷史現場,感受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
在莫高窟中,除了有對人與神佛的描繪,其實還有很多世俗生活圖景。“比如在第158窟,你可以看到世界上第一幅‘潔牙圖’。圖中人物赤裸上身,蹲坐在地上,正在侍者的幫助下清潔牙齒。”在閆麗老師引導下,孩子們聚精會神地觀察著這幅“潔牙圖”,第一次這么近距離地看到了古代人的日常。
參與活動的藍媒小記者中不少人實地參觀過敦煌莫高窟,隨著閆麗老師深入講解,大家更清晰地了解到,敦煌莫高窟是一部形象的百科全書,它以數量浩繁技藝卓越的壁畫藝術向人們展示了千余年間的社會歷史圖景,給人以美的享受,讓人為之震撼。“它歷經滄桑,幾度盛衰,作為后代,我們不僅要更加珍惜歷史留下來的瑰寶,而且還要學會去盡力保護它。”

除了介紹敦煌所處的地理環境、莫高窟壁畫的精美絕倫,閆麗老師還向孩子們講述了敦煌歷史遺跡的發掘保護、敦煌學專業的發展歷程等。當得知大量的敦煌文物仍散落海外,現場眾多藍媒小記者紛紛說:“閆老師,我們小學生應該怎么做才能追回遺落在海外的文物?”“閆老師,你們做了這么多的考察,是不是也是為了將來可以讓文物都回家?”聽到孩子們對敦煌文化的關注,閆麗老師十分感動:“小朋友們身上的這種社會責任感令人欣慰,相信他們這代人能夠讓敦煌學煥發新生,讓中華文明璀璨文化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