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簽停留期限延長至30天”這一政策的實施,讓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開啟一場“說走就走”的中國旅行,究竟現在入境游有多“熱”?外國人在中國有哪些新玩法?
最近,“上海長滿來旅游的韓國人”,成為了微博熱議的話題。從韓國人在上海的逛吃路線到韓國人的經典發型和穿搭,甚至是韓國人在上海拍婚紗照……這不僅在上海當地引起了大家的關注,也在微博等社交平臺上引起了不少人討論。
在此之前,韓國人對張家界的偏愛,持續了近20年。但自從2024年11月8日,中國對韓國單方面免簽政策實施后,上海成了韓國人來中國旅游的新頂流——上海擠滿了“特種兵式”旅行的韓國人。
攜程數據顯示,中國對韓國的免簽政策(2024年11月8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間,韓國持普通護照人員來華經商、旅游觀光、探親訪友和過境不超過15天,可免簽入境)實施以來,韓國游客入境游訂單季增約15%,年增率超過150%。
其中,上海是最受韓國游客喜歡的中國城市之一,來滬韓國游客訂單同比增長超180%,環比增長40%以上。
航旅縱橫數據也顯示,2024年11月8日至2025年1月6日,韓國飛往中國內地的航班量同比增長約12%;韓國飛往中國內地的旅客量同比增長約32%。其中,上海排名第一,是韓國旅客最青睞的目的地,青島、北京、廣州、杭州依次緊隨其后。
除去商務旅行和回國的人,無數韓國“特種兵”把上海作為中國免簽后的出行首選,“周五下班到上海過周末”,成為韓國年輕人的新潮流。
近期韓國往返上海的機票,直飛的航班單程飛行時間通常僅需2小時左右,加上韓國和中國時差只有1小時(韓國使用東9區時區),韓國人落地后無需“倒時差”,可以隨時開啟中國之旅。以最近的機票價格來看,如果按照周五從韓國首爾出發、周一從上海返回的行程購票,直飛的航班經濟艙往返總價最低在2000元左右。
韓國籍游客跟隨社交媒體平臺推薦,憑借翻譯軟件和“感覺”探索這座大都市。外灘、豫園、南京路已然成為他們眼中的“經典打卡路線”,而淮海中路、武康路、新天地、田子坊等地則是一條引領時尚的“潮流探索路線”。受到韓國社交媒體上的熱門推薦影響,韓國游客紛紛被 “海底撈”“很久以前羊肉串” 等餐廳的美味吸引,這些餐廳輕松 “征服” 了他們的味蕾 。
有韓國留學生算了一筆賬:韓國吃一頓湯飯需12000韓元(約60元),在上海點一份蓋澆飯大約20多元;中國5元一株的白菜在韓國當地基本要50元,一個西瓜在韓國超市的標價可高達150元。
根據2024年4月韓國媒體的報道,首爾的平均月薪為459萬9000韓元(約2.4萬元),均薪最低的濟州為322萬8000韓元(約1.68萬元)。在這樣的物價環境和薪資背景下,免簽政策和經濟實惠的機票,讓上海脫穎而出,成為熱衷于“特種兵”式旅行的韓國年輕人繼日本、東南亞等周邊國家與地區之后,又一個極具性價比的出游選擇。
外灘觀景平臺可以說是上海永不過時的“網紅機位”,從外灘建筑群到黃浦江對岸的陸家嘴“四件套”,都可以在這里近距離欣賞;古典的歐式風格建筑與現代的摩天大樓交相輝映,歷史的厚重與現代的活力在每一寸土地上交織碰撞,形成了獨特的城市風貌;武康路這片充滿歷史韻味與現代風情交織的街區,以其獨特的建筑風格和濃厚的文化氛圍,讓國內外游客們流連忘返。包含武康路、武康大樓的citywalk路線更是成為了韓國女生們的最愛。網友們還貼心地為大家整理了韓國明星在武康路的citywalk路線,讓更多人能夠感受到這份獨特的魅力。
作為一個開放包容的城市,上海具備了整合全球高級生產要素的能力,在接納外來文化的同時,也很好地保留并展示自身的城市特色。這種多元文化與經濟優勢,使其成為境外游客入境游的首選之地。

2024年3月,中國與泰國互免持普通護照人員簽證協定正式生效;2024年6月,中國和馬來西亞宣布,中方同意延長對馬來西亞公民免簽政策至2025年底。隨著一系列免簽政策接連出臺,東南亞游客的中國游也“原地起飛”。
官方數據顯示,2024年1月至11月,成都市累計接待入境游客147.2萬人次,同比增長163.8%。
其中排名前五的國家分別是馬來西亞、泰國、美國、越南、韓國。
截至2025年1月9日,2025年成都航空口岸入境外國人達1.5萬余人次,同比增長了15%,入境排名前三國家分別是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攜程旅行1月7日發布了“2024中國旅游目的地熱力地圖”顯示,從上榜城市具體表現來看,成都持續保持全國前列——在外國游客搜索熱門城市中居于首位。
在泰國旅游APP熱搜城市排行中,成都排在了第二,僅次于上海。成都,正在成為東南亞游客的人生旅行清單。
火鍋、大熊貓、漢服……文化的特色性與地緣的接近性讓成都入境游在東南亞有著天然優勢。
泰國距離成都,僅1200公里,飛機僅需2.5至3小時便可到達。成都-曼谷往返航線是成都執飛航班密度最大、運營航司最多的國際航線。僅曼谷直飛成都的航班,一天就多達11趟。成都的入境海關,也對泰國人一路開綠燈,只需填寫入境卡即可絲滑過關。對泰國人來說,成都,是一個“想走就走,說走就能走”的城市。
其次是四川獨特的地理環境。泰國人口大多居住在海拔平緩的平原,四季如夏,從沒見過雪,大部分人很少體驗過川西巍峨雪山的沖擊力。在海外社交媒體上,泰國人喜歡這樣宣傳四姑娘山——“不用去瑞士,泰國3H直達的雪山”。
地理位置之外,兩地“嗜辣”的飲食偏好非常契合。泰國人本就嗜辣。在泰國人最愛的泰式料理中,五道菜有四道都是無辣不歡。匯率優勢與價格優勢,也刺激了泰國人跨境消費的熱情。近半年來,泰銖對人民幣匯率一路暴漲10%。
泰國人最愛的泡泡瑪特,在中國也有著極大的價格優勢,幾乎每個泰國游客都化身代購,一次性買上數千元的玩具。退稅優惠,使得購買奢侈品更加劃算。
春節假期前夕,多家航司將相繼在成都新開、復航、加密直飛柬埔寨金邊、泰國普吉、泰國清邁薄荷島、馬來西亞沙巴、曼谷6條國際航線。?
便捷背后不止有免簽政策和直飛航線的雙向加持。2024年初,四川出臺《提升外籍人士在川消費支付便利度若干措施》,成為繼上海之第二個出臺專項支持政策的省份;2024年4月,目前全國機場功能最齊全的集中式支付服務專區——境外來賓支付服務中心,正式在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啟動,標志著優化支付服務、提升支付便利性的工作在成都進入新階段。
在寬窄巷子、人民公園等熱門景點,很多商家都備好了紙幣,開通了刷卡機中Visa和Mastercard的選項,還有商家會在柜臺處擺出“外籍來華人員支付指南”,雙語標識更是隨處可見。
過去,外國游客購買景區門票是一大痛點。為此,多個景區優化了外國人購票服務。去年,成都青城山都江堰景區境外游客在線票務預定平臺上線,景區ATM機開通外卡取現,售票窗口支持POS機刷卡支付,方便外籍游客“暢游都江堰”。
從改善支付服務環境、提升住宿便利度,到優化景區預約購票程序、提供多語種文旅服務……成都正在讓越來越多的外籍游客淪陷于內外兼修的“旅張力”中,無法自拔。
自2023年年末起,中國擴大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的適用范圍,并先后對38個國家實行免簽,目前累計同25個國家實現全面互免,同157個國家和地區締結了涵蓋不同護照種類的互免簽證協定。據國家移民管理局介紹,2024年前11個月,全國各口岸入境外國人2921.8萬人次,其中通過免簽入境1744.6萬人次,同比增長123.3%。適用過境免簽政策來華外國人數量同比上升132.9%。

可以看到,中國免簽政策首先吸引的是海外年輕人,他們急切預訂機票,迅速啟動中國之旅。但遺憾的是,國內入境游企業似乎缺乏針對自由行海外年輕人的旅游產品。大多數旅行社仍以傳統長線入境游產品為主,陳舊的產品形態難以滿足海外游客的碎片化、多元化、定制化需求。
即便有企業嘗試推出半日游、一日游產品,也面臨新問題:找不到有效途徑,將產品精準推送給海外游客群體。入境游目的地碎片化產品目前受眾較窄,在OTA等大型平臺難獲流量青睞,在機場、高鐵站這些海外游客密集區,又因審批流程繁瑣,無法及時完成布局。
如此一來,需求和供給出現脫節。這些現象直接顯示為,中國入境游人次顯著攀升,市場火熱,但入境游企業營收增長卻相當緩慢,只能眼睜睜看著流量擦肩而過,錯失商機。免簽政策為入境游市場帶來了新的契機,旅游行業各方都需要積極且及時的推出特色產品,通過優化服務、強化營銷等一系列舉措,共同推動入境游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