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選材作為舞蹈創作中的首要環節,支撐著一部舞蹈作品的立意、內容,是舞蹈編創者的專業素養凝練,也是一部優秀舞蹈作品的基礎。在感官視角中不難發現,隨著社會的發展,藝術文化領域的新穎事物相繼出現。一部優秀的舞蹈作品,需要更多新穎、新鮮的內容來刺激、沖擊,刷新審美者的感官,對于選材這一步驟,舞蹈編導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千錘百煉,以藝術思維磨煉精華。選材是所有門類的藝術創作都需要完成的重要環節。一部作品成功與否,選材是關鍵的影響因素。而作品最終在舞臺呈現上是否能夠獲得觀眾的肯定,也與選材有著間接關系。選材是創作者藝術修養與文化積累的體現,也是創作者自身生活體驗的反映。
二、舞蹈選材的概念
舞蹈題材是指舞蹈作品的主要表現內容,是舞蹈編導對其掌握的社會生活素材進行選擇和提煉之后形成的核心材料。舞蹈創作所能表現的題材是多樣化的,舞蹈編導可以從不同方向尋找題材,從不同角度提煉舞蹈題材。題材同時也是舞蹈作品主題的體現,能夠表達作品的中心思想。一部舞蹈作品的創作是否具有價值與意義,題材起著決定性影響。由于舞蹈藝術自身的特性,舞蹈題材中存在“可舞性”材料與“不可舞性”材料的區別。所以舞蹈作品的題材選取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舞蹈編導往往會傾向于選擇更為適用于舞蹈藝術的“可舞性”材料作為作品內容的主體。通過對作品中主要人物內心世界的刻畫與描繪,拓展多維度的舞臺藝術空間。
舞蹈創作的基礎是對舞蹈主題的選擇,在舞蹈的主題選擇中編導人員往往會依據自身對社會生活體驗和人物塑造的情感線索的理解進行判斷。舞蹈選材應具有個性化特征,根據主題展開創作。在同一種題材中必須要尋求與眾不同的表達方式,突破同類題材的局限性,創新選材的思維方式。
三、舞蹈編導如何選材
從創作者本身分析,選材是對舞蹈編導創作能力考驗的一種間接體現。心理學上是這樣定義的:“能力是為順利完成活動而在個體經常、穩固地表現出來的心理特點,因此它是在個體固定下來的概括化的東西。”選材能夠反映創作者本身的藝術修養和文化積累,也是創作者本身的生活體驗。藝術修養包含思想、知識、情感三方面。思想使得格局更加寬闊,知識使得眼界更加廣闊,情感使得內容更加豐富。對于創作者本身而言,應具備這三方面能力。選材時,舞蹈編導還需要考慮作品的形式和風格,不同的形式和風格會對選材產生不同的影響,例如,古典舞更注重舞蹈的規范性和內涵表達,在選材時可能會傾向于選擇富有歷史感和文化底蘊的素材;而現代舞則更強調創新性和個性化,選材時可能會更加注重素材的新穎性和獨特性。
對于舞蹈編導而言,思想決定選材內容,知識決定選材水平,情感決定作品表現。這三方面既體現了舞蹈編導選材的能力,也決定著作品的優秀與否。藝術內容的表現是否豐富多彩,是否與眾不同,與創作者本身的積累相關,創作者應積累深厚的文化底蘊,用眼睛發現美,用心靈去感受情感中微妙的變化,只有格局更加開闊,思想更加豐富,視角更加廣泛,所創作出的作品才具有實踐意義與藝術價值。創作者應不斷學習,豐富自身,不斷加強思想、知識和情感的培養,才能夠廣泛地選擇題材,創作優秀的作品。舞蹈編創的首要環節就是確定主題與立意。作品的主題和立意通常源于編導對日常生活、社會、文化等的深刻觀察和獨特理解,又可能是對某種情感,思想或者哲理的抒發,明確主題后,舞蹈編導便能圍繞這一主題去搜尋和篩選適合的素材。另外,素材的搜集是選材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步,舞蹈編導可以通過多種途徑獲取素材,例如閱讀文學作品、觀看影視作品、研究歷史資料等等,在搜集的過程中,舞蹈編導要保持開放的心態,不拘泥于某一種形式或風格,以便從中發現獨特而富有表現力的元素。在對收集的素材進行篩選與提煉時,需要舞蹈編導具備敏銳的藝術感知力和判斷力,能夠識別出哪些素材與主題緊密相關,哪些素材能夠凸顯作品的獨特和藝術性。同時,舞蹈編導還需要對素材進行加工和改造,使其更加符合舞蹈藝術的表現特點和要求。
(一)從文學作品中提煉舞蹈的題材
舞蹈選材應具有多元化特征,在不同表現形式的作品中尋找主題。例如,舞劇《紅高粱》是根據莫言的同名小說改編的舞劇,整部作品基本上完整保留了小說原著的主線與情節,以舞蹈的形式展現在舞臺上。在原著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情節,改編時也加以深化,舞蹈編導在編排作品時以膠州秧歌元素作為舞蹈動作主要語匯,并結合山東特色民樂,表現生活在高粱地里的人們對自由的向往,對力量的崇拜。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舞劇還原了小說中墨水河犧牲的情節,所有的舞蹈演員站在舞臺上,由跪姿到站立的動作,表現人們的反抗精神,配合燈光效果,使舞臺上充滿濃烈的悲壯感。《紅高粱》無論是從文學角度或是從舞蹈角度來分析,都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
(二)從歷史事件中尋找舞蹈的題材
故事的真實性是觀眾關注的重點。歷史題材舞蹈作品中對歷史人物真實還原的刻畫會使作品更加具有表現力,從歷史事件中選擇舞蹈題材具有深遠的意義,這不僅體現在藝術創作的多樣性和深度上,還關乎文化傳承,教育普及以及觀眾的情感共鳴。此外,舞蹈編導還能夠將這些重要的歷史時刻、人物或情感以舞蹈的形式呈現出來,使得后世能夠通過這種生動的藝術形式,更直觀地感受到歷史的厚重與文化的魅力。歷史事件往往蘊含著豐富的社會意義和深刻的哲理。以這些事件作為舞蹈題材,舞蹈編導可以通過舞蹈的肢體語言、場景布置、配樂設計等多種手段,對歷史事件進行深入的剖析和思考,進而在價值觀念、道德倫理等方面進行探討。舞蹈作為一種大眾化的藝術形式,具有廣泛的受眾基礎,通過選擇歷史事件作為題材進行舞蹈創作,可以將這些歷史事件以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呈現給廣大觀眾,尤其是年輕一代,這有助于他們更加直觀地了解歷史、認識社會、感受生活,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和啟示。這種教育方式不僅生動形象,而且效果顯著,對于培養觀眾的歷史素養和人文情懷具有重要意義。
(三)從社會生活的體驗感受中尋找題材
舞蹈編導人員的生活體驗同樣可以作為舞蹈題材的來源,例如《進城》這部現代舞作品屬于現實題材,反映農民工懷著對未來的憧憬與期待來到城里,開始憑借自己雙手努力工作打拼的故事,作品中演員們的造型都很普通、平實,還原了現實中農民工的形象。《進城》使人們產生了情感上的共鳴,這正是這部作品獲得一致好評的原因。
四、選材對舞蹈創作的重要性
舞蹈作品創作的過程包含選材、立意、結構和編舞四大環節,選材作為首要環節,對整體創作具有導向作用。如果說選材是骨架,立意、結構和編舞就是血肉,后續的環節都是圍繞選材發展,所以作品的優秀與否是由選材決定的。選材在舞蹈作品創作中至關重要。既是藝術創作的源泉、也是對社會生活的反映,傾注了創作者的創造性勞動。創作者在選材時若不慎重,后續的立意,結構與編舞就會寸步難行。選材是對作品題材的選擇,在創作初期要大量翻閱資料,豐富創作者的眼界,尋找有意義的題材,在創作中要反復磨煉,反復修改,不斷創新。題材的選擇除了要具備多樣化的特點,還要滿足大眾的精神文化需求,能夠引起人們的共鳴,帶動觀眾對作品的深入思考,這也決定了作品是否有其價值與意義。
(一)奠定舞蹈創作的基礎
選材是舞蹈創作的起點,是作品主題的源泉,好的選材能夠直接決定舞蹈作品的風格、形式和意義。其不僅影響作品的整體框架,還決定了作品是否能夠引起觀眾的共鳴。
(二)促進思想情感的傳遞
不同的題材會賦予舞蹈作品不同的思想情感和主題,通過選材,編導能夠將自己的感悟、理解和情感融入作品中,再通過舞蹈動作和表現形式傳達給觀眾,例如原創舞劇《再續紅樓》,作品以十二釵為主要人物形象,以十二位現代女性作為映射,作品致敬了經典文學作品,向觀眾傳遞了與文學并肩同行的思想感情。
五、選材的原則
選材應具有創意和新穎性,避免重復和敷衍。編導需要打破傳統眼光,追求獨特和新穎的表達方式,以充分展現作品的創造力和藝術魅力。選材時應根據作品的創作需要,把握好情感的變化。特定的選材,讓舞蹈編導能夠引導觀眾進入特定的情感氛圍,使觀眾與作品產生共鳴。不僅如此,選材必須要符合觀眾心理,能夠引起觀眾的興趣和共鳴。編導需要考慮觀眾的審美需求和心理預期,選擇能夠吸引觀眾的題材,使作品更具觀賞性和感染力。
六、選材在舞蹈創作中的具體運用
(一)生活素材的提煉
舞蹈創作的題材多源于日常生活,舞蹈編導需要在對生活的觀察、挖掘和提煉中找到適合舞蹈表現的素材,例如,《漁光曲》通過舞蹈的形式展現了漁民的生活和勞作,同時也傳達了對勞動和生活的敬重和贊美。
(二)地域文化的融入
地域文化是舞蹈創作中的重要資源,通過融入地域文化元素,可以使舞蹈作品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情,例如,《井岡·井岡》通過融入贛南采茶舞蹈元素、展現了井岡山地區的歷史背景和文化特色。
(三)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的改編
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是舞蹈創作的重要選材來源,舞蹈編導可以選擇經典的文學作品或影視作品進行改編,通過舞蹈的形式重新詮釋和表達。例如,舞劇《青衣》通過對同名影視作品的改編,以舞蹈的形式展現了主人公筱燕秋的藝術追求和人生理想。
(四)創新元素的引入
在選材過程中,舞蹈編導需要注重創新元素的引入,通過引入新的元素和表現形式,可以使舞蹈作品更加獨特和新穎,例如,在舞蹈創作中融入現代科技元素或以跨界藝術形式呈現,可以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七、結語
選材是對作品題材的選擇,對作品起著決定性影響,是創作者需要完成的重要環節。對于創作者本身而言,創作過程中首先要明確“舞什么”的問題。舞蹈編導必須深入體驗生活,不斷豐富自身才能,除了要認真學習本專業領域的技能,還要涉及更多不同的藝術門類。換言之,舞蹈作品的表現內容是舞蹈創作者首先要確定的核心材料。所以創作者本身的文化修養與文化積累尤為重要。選材影響著作品的走向,不同的題材,作品的表達形式也會不同。舞蹈創作的立意、結構與編舞都會因選材變化而變化,所以選材對作品的走向起著導向作用。
舞蹈編導應不斷豐富自己的閱歷,陶冶情操。在選材時要充分考慮其對作品的作用和影響。選材在舞蹈創作中的運用是一個復雜而精細的過程。它要求編導具備敏銳的觀察力、深厚的藝術素養和豐富的想象力。通過合理的選材和精心的編排,可以創作出具有獨特性、藝術價值和觀賞性的舞蹈作品。同時,選材也需要不斷與時俱進,關注時代發展和觀眾需求的變化,以創作出更符合時代特點和觀眾需求的舞蹈作品。
(作者簡介:李小雨,女,碩士研究生,聊城大學,研究方向:舞蹈編導)
(責任編輯 肖亮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