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部骨折被稱為“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而衛生間因地面濕滑、設施布局不合理等因素,成為老人摔倒的高發地。
在做適老化改造的過程中,我常常發現子女和老人對衛生間改造的需求很大。隨著年齡增長,老人的生理機能衰退,尿液增多,儲尿能力降低。再加上疾病和必不可少的利尿藥,導致老人起夜頻繁。因此,衛生間成為全屋適老化改造的重中之重。
李爺爺居住在老舊小區。有一次,他起夜,剛邁進衛生間,腳底就踩到了一小攤水漬,“撲通” 一聲重重地摔倒在地,膝蓋和手掌與地面劇烈碰撞,被門口的臺階狠狠地硌了一下腰,鉆心的疼痛瞬間襲來。他掙扎著想要起身,卻發現手臂軟綿綿的,沒有一絲力氣。
李爺爺無助地大喊:“有人嗎?誰來幫幫我!”兒子聽到動靜跑來,急忙將他扶起送往醫院。好在這次只是擦傷和軟組織挫傷,并無大礙,但李爺爺的心里留下了陰影。從那以后,他每次走進衛生間都小心翼翼,晚上睡前更不敢多喝水,盡量減少起夜的次數。
李爺爺的經歷并非個例。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布的數據,2020年年底,我國60歲以上人口已達2.64億。超過2/3的老年人居住在建成超過20年的老舊住宅中。大量老人不僅面臨著摔倒、磕碰等危險,還有因為設施不便而放棄洗澡,只能讓兒女用濕毛巾為自己簡單擦擦身體,滿心都是羞愧與無奈。那么,衛生間應該如何改造呢?
細節一:保證地面平坦防滑
把衛生間的有水區域(濕區)和無水區域(干區)清晰分開,是防摔倒設計的關鍵一步。濕區指的是淋浴間、浴缸區域,干區則是洗漱臺、儲物柜等區域。
老人身體機能衰退,平衡能力和反應速度大不如前。不僅起夜的次數較多,很多老人還不愿意開燈,環境黑暗。若是沒有干濕分離,洗澡、洗衣服后濺出的水花蔓延到干區,地面變得濕滑,稍不留意就可能滑倒受傷。我們可以合理設計布局,將水限制在淋浴區,讓干區始終保持干爽。
同時要使用防滑的地面瓷磚。在這個改造案例中,我使用的是一種卷材(可卷曲的柔性建材產品)。這類卷材遇水發澀,而且墻面、地面可以統一使用該材料。既防水又防滑,非常安全。
細節二:打造舒適盥洗池
長時間站立對老人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因此,我想打造一個能讓老人坐下來洗漱的盥洗池。在盥洗池下方預留足夠空間,放置一把舒適的可移動座椅,老人便能輕松坐下,慢慢洗漱,不再因站立過久雙腿酸痛而搖搖晃晃,減少摔倒的危險。同時,把毛巾掛桿設置在老人最適合拿取的位置,他在洗漱過程中無需費力彎腰或轉身去拿毛巾,避免了因失去平衡而摔倒的危險。在挑選龍頭時,要優先選擇單控式冷熱水混水龍頭,用一個把手就能調節冷熱水,相比雙控龍頭更方便、安全。
細節三:合理規劃門開口
衛生間門的開口大小也絕對不能忽視。狹窄的衛生間門增加了老人進出的難度,稍有不慎,就可能撞到門框,導致身體失去平衡而摔倒。更重要的是,若門開口過小,老人在衛生間內意外摔倒,救援人員無法迅速進入,寶貴的救援時間就會被白白浪費。通常來說,急救車擔架的寬度為55cm,建議衛生間門的開口設置在70cm為宜。可以優先選擇推拉門或者折疊門,節約空間。
細節四:淋浴間全方位關懷
淋浴間濕度大、溫度高,不少老人經常在洗澡的過程中發生頭暈的狀況。因此,安裝扶手必不可少。在起身、擦腳、穿衣服等需要保持身體平衡的時刻,扶手能給予老人穩定而有力的支撐。扶手要做到高度適中,方便老人輕松抓握。老人淋浴間最好選擇用浴簾進行隔斷。相比玻璃淋浴房,浴簾更加靈活,成本也更低。浴簾的長度要恰到好處,既能有效阻擋水花濺出,又不會絆倒老人。
花灑也要精心考量。選擇恒溫花灑,避免水溫忽冷忽熱對老人的血管造成刺激。噴頭設置多個高度點,能滿足不同身高老人的需求,無論是站著還是坐著洗澡,都能找到最合適的出水高度。同時,為老人準備一把專門的洗澡椅,讓他們能穩穩地坐著洗澡。
細節五:坐便器助力設計
老人從坐便器上起身時如果沒有足夠的支撐力,很容易摔倒。如果你家里是蹲廁,建議為老人換一個坐式馬桶,或者在蹲廁上加裝助力坐便器。僅僅需要在馬桶兩側安裝扶手,這樣小小的設計就能大大減輕他們起身時的身體負擔。你也可以在馬桶旁增設緊急呼叫按鈕,老人遇到危險時能及時發出求救信號。
為了提高居民生活質量,尤其是保障老年人等特殊群體的居家安全,政府積極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居家適老化改造舉措,出臺了一系列幫扶政策。例如,江蘇省蘇州市的消費品以舊換新居家適老化改造補貼政策,補貼對象為市內60周歲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家庭,圍繞老年朋友如廁洗澡安全等6方面進行改造,衛生間、整體衛浴的改造等均在補貼范圍內,最高可補貼3000元。在江西省贛州市,全市60歲以上老年人均可申請居家適老化改造補貼,最高補貼也是3000元,對衛生間的如廁、洗浴設備改造等給予支持。
衛生間防摔倒設計體現在每一個細節之中。從干濕分離到適老設施的配備,從龍頭的選擇到各種安全扶手的安裝,再到國家幫扶政策的支持,共同為老人增添了一份份安全保障,我們還有什么理由,對父母的安全問題視而不見?別再讓猶豫和拖延成為遺憾,以實際行動關愛父母,也許,一處小小的改造就能避免一場悲劇,守護家庭的溫暖與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