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山海相連,自然環境優美,氣候宜人,休療養資源豐富,交通便利,海陸空交通兼備,多次被評為全國宜居幸福城市。尤其是經過近幾年的努力,青島引進和建設了多家知名醫療和養老等機構,具備建設康養名城的基礎和條件。建設康養名城有利于青島城市形象提升,有利于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利于把青島建設成為國際旅游目的地和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青島建設康養名城的意義、現狀與問題
"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人民健康,幾十次對“健康中國”建設作出重要批示指示和論述,指出“讓人民幸福是黨的事業”“健康是1,其他都是0”,提出以醫療衛生、生態環境、體育文化等領域的大健康理念推進全體人民全生命周期的身心健康。自2016年中央發布《健康中國戰略2030綱要》以來,各級各部門各階層對康養事業和產業發展逐步重視,康養事業投入及服務持續加大和完善,康養產業規模與產品供給不斷擴大和豐富,康養產業規模已超過10萬億元。為了提升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進康養消費和人民健康,以旅居康養或康養文旅等新業態促進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國內南方的海口、三亞、杭州以及北方的濟南、秦皇島、北戴河等城市均提出建設康養名城的發展定位和目標。
" 青島早在2018年就發布《青島市醫養健康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2年)》,提出深入推進“健康青島”建設,加快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促進青島市醫養健康產業發展,打造“山東省醫療改革龍頭、全國區域醫療中心、國際健康養生宜居名城”。加快建設康養名城,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需要,是培育消費與經濟新增長點,促進青島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與健康訴求,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需要。
" 目前,青島在發展規劃與空間布局上已取得進展。例如,制訂并實施了《青島市健康養老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和《青島市醫養健康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2年)》多項相關規劃和政策文件,明確了康養產業發展方向和目標;初步構建了“一心一帶四城多園”的醫養健康產業總體布局,推動醫療服務與養生養老、體育健身、休閑旅游等業態融合發展。在產業集聚與項目建設上同樣取得成效,形成了即墨溫泉康養小鎮、市北國際大健康產業化基地、西海岸藏馬山頤養社區等多個康養產業集聚區;打造了青島海泉灣康養旅游基地、靈山島森林康養旅游基地等一批康養旅游示范基地,不僅提供了優質康養服務,還促進了當地旅游業發展。另外,在基礎設施建設與服務提升上也取得進步。例如,在醫療、養老、養生保健等領域的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各類醫療機構和養老服務設施數量不斷增加,服務質量不斷提升。與此同時,在國際交流與合作方面,青島積極與國際康養產業進行交流與合作,如在中國山東(青島)康養產業博覽會上設置日韓展區和歐美展區,吸引國際康養企業參展,還引進了一批國內外優質養老資源,提升養老機構和社會組織服務品牌化、連鎖化、規模化發展水平。
" 但是,青島建設康養名城也面臨一些問題和挑戰。一是資源配置不均。一些地區康養資源豐富,而另一些地區則相對匱乏。城鄉之間的康養資源差距也較為明顯,農村地區的康養服務設施和服務水平相對較低。二是專業人才短缺。隨著康養產業的快速發展,專業人才短缺的問題日益凸顯。特別是在醫療、護理、康復等領域,專業人才的需求量大,但供給不足。三是創新能力不足。青島在康養產業方面的創新能力還有待提升。目前,青島的康養產品和服務主要集中在傳統領域,缺乏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創新產品。四是品牌影響力有限。盡管青島在康養產業方面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應,但與國內外一些知名康養城市相比,品牌影響力仍顯不足。
" 總體講,在康養名城建設成效上,北方城市不如南方城市。有關機構按照生態環境、醫療機構、產業融合、民生幸福、康養政策等5個一級指標、16個二級指標列出國內康養城市排名,海口、三亞、廣州、深圳、杭州等位居前5位,青島位列14名。在5個一級指標中,青島產業融合、康養政策、生態環境均列14名之后。需要進一步加大創新工作力度,通過組織領導、布局落地、生態構建和平臺打造,進一步提升青島康養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青島康養名城建設。
青島建設康養名城的對策與建議
" 成立康養名城建設領導小組。由政府主要領導或分管市領導及衛健、民政、文旅、發改、體育、財政、環境、殘聯等部門領導參加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衛健委或民政局;明確青島康養名城建設目標與重點任務等,形成聯席會議制度,協同推進青島康養名城建設工作,及時協調解決推進中遇到的重大事項及瓶頸問題,解決資源分配不均等問題;及時出臺“系統性扶持政策”“強化要素保障”“績效評價和監測評估”等。各成員單位做好本系統康養產業組織推進工作,統籌配置發展資源,明確康養產業發展重點工程、重點工作及相關負責人,扎實推進各項工作。
" 完善康養名城建設布局。《青島市醫養健康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2年)》指出,按照產業集聚、錯位協同、均衡發展的原則,統籌城鄉、區域醫養健康產業資源配置,積極構筑“一心一帶四城多園”的醫養健康產業發展格局,輻射帶動青島市醫養健康產業健康發展。建議結合新的發展形勢和需求,由領導小組辦公室委托有關學術組織或咨詢專家,優化調整康養名城建設布局并納入《青島市“十五五”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制訂康養名城衡量指標體系,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到康養產業發展與品牌體系打造和宣傳工作中。重點講好青島國際醫學中心的新質生產力故事,培育塑造大沽河沿岸醫養健康產業集聚帶產業品牌,圍繞嶗山灣國際生態健康城、青島西海岸新區智慧科技健康城、青島高新區藍色生物醫藥城、鰲山灣海洋生命健康城四城建設形成支撐,培育“多園”特色品牌,講好創新故事,促進“雙招雙引”,擦亮康養名城名片。
" 構建具有輻射效應的康養生態圈。樹立平臺思維,打破組織邊界,打造康養名城建設生態圈層,致力于通過康養生態圈的建設,聯動相關產業生態,積極培育推動康養新業態發展壯大,聚焦推動優質中醫實現傳承創新,合力推動健康養老實現多元化發展。同時聚力從青島、山東半島、全國三個層級構建生態圈:一是在青島層面,組織由青島市康養學會、市養老協會、市健康科技協會、市廚藝學會、市心理學會、市營養學會等有關學會協會以及媒體、企業、高校等參加的康養生態圈;二是在山東半島層面,組織以青島為核心的半島城市康養生態圈;三是通過舉辦全國康養城市建設高層論壇,逐步構建國家層級的康養生態圈。
" 成立具有平臺作用的青島康養集團。以平臺公司的形式,聚力優勢資源,形成整合效應,助力青島建設和實現山東省醫療改革龍頭、全國區域醫療中心、國際健康養生宜居名城的目標。山東頤養健康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山東健康集團”)成立于2020年8月,是山東省委省政府大力發展“十強”產業、加快高質量發展、更好服務全民醫養健康事業而組建的省屬一級企業,是山東省醫養健康產業重組整合平臺和醫養健康產業領軍企業,在推進康養產業發展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建議研究組建青島康養集團,構建以健康養生養老為主業、醫養健文旅居等要素融合發展的平臺型康養企業,對青島市醫養健康產業發展規劃的內容進行創新落地。目前,青島城運頤養公司具有良好基礎條件、優秀服務隊伍優勢,發展勢頭良好,可以此為基礎與其他國有企業康養板塊、康養資源等一起組建康養集團。
" 鼓勵各區市培育康養名城名片。青島各區市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豐富的醫療資源,可鼓勵各區市結合各具特色的康養生態環境,打造特色區域康養品牌,形成各區市優勢互補的康養名城支撐體系。比如,市南區突出青島的海洋文化、自然風光和醫療優勢,結合老城區更新,培育康養文旅特色區域品牌;嶗山區發揮嶗山道家養生文化基礎,深入挖掘嶗山道教文化發展歷程,提煉養生文化IP,講好嶗山養生品牌故事;西海岸新區結合自然環境、歷史文化、硬件設施等豐富載體,依托海發健康產業等國有示范平臺力量,整合健康管理、醫療康復、養生保健等全維服務,建立完善的服務體系,滿足消費者多元化的需求;平度、萊西、膠州等注重挖掘特色、突出優勢、彰顯個性,強化區域食養優勢,加強三產融合發展,共同打造青島康養生態圈。
" (作者介紹:劉文儉,青島市康養學會專家顧問委員會執行主任,青島市城市經濟學會會長、山東省城市經濟學會副會長、中國城市經濟學會生態宜居委員會主任,中共青島市委黨校管理學教授;蓋彥,青島市康養學會理事、專家委員會委員,青島市統戰智庫專家,青島市城市經濟學會理事兼品牌經濟發展部部長,青島創想力品牌規劃研究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