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初,我去部隊陪愛人李軍過年,那也是我們新婚后的第一個年。
接我去營區的路上,李軍開心地介紹著家屬院的情況,還說:“單位知道你要來,特意安排了一套一室一廳呢!”
我內心有些憧憬。但當他把我帶進“家”時,我驚訝地發現屋內竟然掛著一張陌生的全家福。
“李軍,這是?”我疑惑地問他。
李軍撓了撓頭,笑著解釋道:“我目前還住在集體宿舍,這房子是股長的。得知你要來,股長正好回家過年,就主動把房子借給了我。”我愣了一下,第一次聽說房子還能這樣借來借去。
“這里還可以做飯呢!等到大年三十,我請探親的幾位嫂子一起過來陪你。”
我扭頭一看,廚房不大但簡單實用,里面有一個爐灶、一張操作臺和一個鐵皮柜。操作臺上擺放著鍋碗瓢盆,倒也齊全。
不過,我不會做飯,所以對廚房沒什么感覺。
年三十那天,來了三個嫂子,要帶著我一起包餃子。芳芳嫂子熱情地拉過我:“妹子,快來搭把手!”
我著實有些不知所措。芳芳嫂子善解人意地安排我洗菜,其他嫂子們則熟練地和面、剁餡。
等面和好、餡也調好后,我在搟皮上犯了難,鼻尖都急出了汗。曉雯嫂子笑著握住我的手耐心地指導:“妹子,別慌,咱先把面團搓成條,再切成小塊,搟的時候用力均勻些。”在她的幫助下,面團在案板上漸漸變成一張張厚薄均勻的餃子皮,我也慢慢找到了感覺。

我們坐在餐桌前包餃子,男人們在屋外忙著整理營區、檢查設備……
艷萍嫂子一邊包餃子,一邊說:“我家那口子,上次執行任務回來,人都瘦了一圈,看著真心疼喲。”
芳芳嫂子附和道:“可不是嘛,咱們當軍嫂的,也都習慣了。我記得有一回,孩子半夜發燒,我一個人抱著去醫院,當時心里也委屈,可一想到他也不容易呀,啥怨言都沒了。”
聽嫂子們聊著,我突然想到了自己。2011年5月,我和李軍結婚之后,還沒來得及安排蜜月旅行,他就被召回了部隊。這一別,就到過年了……
突然,外面傳來集合哨聲,男人們迅速奔赴操場。我心猛地一緊,手中的餃子皮差點掉在地上,曉雯嫂子勸我:“妹子,這沒什么,習慣就好,咱軍嫂啊,心得比旁人的大……”
我們繼續手中的活計,將包好的餃子整齊地擺放在盤中,又擁到廚房里開始準備其他配菜。大家一邊忙碌、一邊說著各自家鄉過年的習俗,歡聲笑語不斷,小小的廚房充滿了濃濃的年味。
不多時,男人們帶著一身寒氣歸來,開始幫忙擺放桌椅、準備碗筷。
“你猜,哪個是我包的?”在飯桌上,我問李軍。
他夾起一個包得有些松散的餃子,說:“這個。”
“為什么?”我滿臉疑惑地問。
“我知道你不會做飯,這一看就是新手包的。”李軍說完哈哈大笑,“氣”得我當即捶了他一下。
李軍把餃子送進嘴里,不住地夸贊:“燕子,這餃子真好吃,有家的味道。”
“都是嫂子們教得好!我跟她們多學學,以后回家也給你做飯……”
“這恩愛秀的,嘖嘖……”艷萍嫂子的話,逗得大家都笑了……
那次,我在部隊待了半個月,每天都和幾名嫂子跟隨炊事班的車,到縣城去采購新鮮的食材,然后一起聚在那個小廚房里,為股里的干部戰士“開小灶”。
起初,我連切菜的手法都很生疏,但在嫂子們的悉心指導下,也逐漸熟練起來,還學會了牦牛肉燉土豆等特色菜肴。
如今,我早已從廚房“小白”變成了“廚娘”,各類菜肴都能做得有模有樣。我還時常會和那些嫂子們通電話,分享生活中的點滴。只是這幾年,我在家要照顧老人和孩子,沒有再去部隊過年。李軍能休假時,就會回來和我們團聚。
2025年春節,我在廚房準備年夜飯,孩子在一旁好奇地看著,時不時問這道菜叫什么,那道菜怎么做,我一一耐心解答,就像當年嫂子們教我似的。
飯菜擺上桌,我與李軍微信視頻通話:“看看我做的年夜飯,豐盛不豐盛?”
(作者為軍嫂)
編輯/劉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