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今城市化進程日益加速的時代背景下,人們對于自然與鄉村的向往愈發強烈。作為連接城市與自然的橋梁,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在營造和諧宜居環境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而將鄉村景觀融入其中,不僅能夠豐富景觀層次,提升空間品質,更能傳承鄉村文化,促進城鄉融合。本文將從鄉村景觀的特點、融入的必要性、具體策略及實施效果等方面,對鄉村景觀融入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進行深入探討。
關鍵詞:鄉村景觀;風景園林;規劃設計
1 前言
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是一個涉及多方面考量的復雜過程,尤其是在如何有效地融合鄉村景觀這一方面。鄉村景觀的元素,包括自然環境、文化遺產以及社區傳統,可為風景園林提供豐富的資源。然而,在現代化和城市化的推進中,這些寶貴的資源往往被忽視或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面對這一挑戰,探索如何將鄉村景觀科學地融入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中成為一個緊迫的任務。這不僅有助于提升設計的美學價值和實用性,更對于保護生態環境、傳承文化遺產以及促進社區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本文旨在深入分析鄉村景觀融入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的過程、挑戰及其帶來的多重益處。
2鄉村景觀融入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意義
2.1豐富園林景觀規劃設計的內容與內涵
與都市景觀比較,具有較強“原始性”的鄉村景觀為設計人員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創作視角和創意理念,并在此基礎上不斷挖掘、創造出豐富的景觀元素。鄉村景觀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把田園風光融入園林景觀建筑規劃設計中,可以使風景園林的規劃設計更加深入,為設計增加更多的自然氛圍。在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既要考慮到環境保護的問題,又要考慮到人類的生活需求,一份優秀的園林規劃設計能給人以生活和精神上的愉悅感,使人的幸福感不斷提高。而將鄉村山水與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相結合,可以為公眾創造出一種獨一無二的造園體驗,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于生活的現實美學需要和對自然的渴望。通過引進鄉土風光可以增強園林景觀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內涵,鄉土風光具有獨特的地域特色,將其融入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可以使園林更加貼近當地的自然環境和人文歷史,展現出獨特的地域風貌。鄉土風光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可以通過景觀元素的選擇和布局,將鄉村的歷史、傳統和民俗文化融入園林中,使人們在欣賞景觀的同時也能感受到鄉村的獨特魅力。
2.2提升城市園林美學價值
審美價值在風景園林設計中屬于較為重要的一個方面,所以在組織實施風景園林設計工作的時候,還需要積極地將建筑、林木等元素加以良好的運用,從而促進設計效果的不斷提升。鄉村景觀與風景園林二者存在明顯的差別,與風景園林設計所看重的華麗和意境相對比,鄉村景觀所表現的是自然的特征,切實地結合自然資源來實施設計工作,更好地將生態美的價值展現出來。鄉村景觀在人們生活和工作中都展現出了更為深遠的內涵。諸如:在實施鄉村建筑設計工作的時候,自然、隨意的設計能夠更好地與自然環境形成良好的整體,在創造出舒適、寧靜的氛圍的同時也展現出了獨特的風格特征。將城市風景園林設計與鄉村景觀進行良好的整合,可以進一步地將園林景觀的價值加以利用。
2.3推動鄉村生態經濟發展
在比較大的城市景觀設計中,充分滲透山地和鄉村自然景觀層次的目的是在設計和制作中充分滲透生態環境保護的核心價值,在突出保護自然的同時促進實現風景區可持續發展的宗旨。借助山區農村發展路徑的精準定位,更有效地進一步提升山區農村資源利用率,優化山區農村其他地區的農業生產方式,遵循良好的生態規律重塑自有田園風光,促進做到自然生態環境與山區鄉村并重。此外,在風景園林專業規劃設計中充分滲透山區鄉村自然景觀,可為山區鄉村經濟發展帶來新的增長點,增強鄉村旅游產業的吸引力,改變其他旅游產業的傳統謀生手段。這一設計在促進山區農村其他地區經濟發展的同時,還能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基本方針的進一步貫徹落實,實現“既是金銀財寶,又是保護綠水青山”的國民經濟發展目標。
3鄉村景觀融入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3.1對當地情況了解不夠透徹
地區相關管理人員應是城鄉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中主要的參與者,在規劃與設計中應有地區相關管理人員投入其中進行監督。但現階段的實際情況是,地方針對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的具體要求進行招投標,將相關工作交付對應的設計單位進行,在規劃和設計中地方相關部門和管理人員所投入的精力很少。有些設計單位來自其他地區,其設計者對當地的區域文化和傳統習俗了解得過少,導致整體設計缺乏地域特色,甚至出現比較違和的景觀。鄉村景觀設計中對應的設計元素應與鄉村實際情況相融合,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不應脫離地區特色。在進行規劃與設計中,有些設計單位脫離區域文化和傳統習俗,大量引進其他地區的園林植被。不同類型的園林植被并不適應不同地區的氣候條件,如果錯誤地種植和栽培很有可能導致種植和栽培失敗。
3.2風景園林設計理念不夠新穎
風景園林設計理念的陳舊化是當前領域中的一個顯著問題。主要表現在設計創新的缺乏。許多設計方案仍然沿用傳統的布局和元素,缺乏對新材料、新技術和新理念的探索和應用。例如,對可持續設計原則的應用不足,包括水資源的有效管理、土壤保護、本地物種的使用等方面。此外,現代技術的利用不足也是一個問題。在數字化和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風景園林設計可以通過利用這些技術進行更精確的環境分析,創造更具互動性和適應性的設計方案。然而,這些潛力往往沒有被充分挖掘。設計理念在面對全球性挑戰,如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等方面表現出不足。這些全球性問題需要園林設計師在設計中考慮更廣泛的環境和社會影響,但往往這種宏觀視角在設計中被忽略。
4鄉村景觀融入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的優化策略
4.1注重文化傳承,全面體現風景園林設計中的人文價值
在美麗鄉村的建設過程中,國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來推動和指導這一進程。這些政策旨在通過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提升農村居民的生活質量、保護農村生態環境以及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實現農村地區的全面振興。這些政策不僅關注鄉村的自然環境,還注重提升鄉村的文化內涵和居民的生活質量,國家政策鼓勵在鄉村景觀設計中融入傳統文化元素,以彰顯鄉村的獨特魅力和歷史底蘊。這就要求設計人員在具體設計過程中充分利用、挖掘和傳承鄉村所蘊含的風土人情、歷史文化、景觀特征。在設計中,可以將發掘的人文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在空間布局和景觀營造上使鄉土的要素得到充分發揮。一些悠久的歷史文化要素可以表現在景觀設計的細節中。例如,利用傳統的編織技藝制作圍欄、裝飾品,或者可以巧妙地將傳統的石雕藝術融入步道、橋梁和涼亭的設計中。石雕可以采用各種傳統圖案,如龍鳳、花鳥、山水等,這些圖案不僅具有美學價值,還富含深厚的文化內涵。通過這種方式,步道不僅具有實用功能,還成為展示傳統石雕藝術的平臺。
同樣,木雕也可以在景觀設計中發揮重要作用。設計師可以在園林中的亭臺樓閣、欄桿和座椅上運用木雕技藝,雕刻出各種傳統圖案和紋飾。木雕的細膩和溫潤質感,能夠為園林增添一份古樸和自然的氣息。例如,在一個庭院的設計中,可以在木質涼亭的立柱和橫梁上雕刻出精美的傳統花紋,使整個庭院顯得更加典雅和莊重,使游客在欣賞自然美景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濃郁的傳統文化氛圍。此外,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如民間舞蹈、剪紙等,也可以引入到相關設計中。
4.2有效運用鄉土材料
在景觀設計中,有效運用鄉土材料不僅可以增強設計的地域特色,還能提升項目的可持續性和經濟性。例如,利用當地的石材、木材、竹子等天然材料,可以創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觀環境。
具體來說,石材是鄉土材料中常見的一種,它具有堅固耐用和易于獲取的特點。設計師可以利用不同類型的石材,如花崗巖、石灰石等,來鋪設步道、建造擋土墻或制作景觀雕塑。這些石材不僅能夠與周圍的自然環境融為一體,還能經受住時間的考驗,保持其美觀和功能性。
木材也是鄉土材料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那些來自本地森林的木材。通過使用本地木材,設計師可以打造出具有傳統韻味的亭臺樓閣、木橋和座椅等景觀元素。木材的溫暖質感和自然紋理能夠為景觀增添一份溫馨和舒適感。此外,木材還可以通過防腐處理和合理的結構設計,延長其使用壽命,減少維護成本。
竹子作為一種快速生長的鄉土材料,近年來在景觀設計中越來越受到重視。竹子不僅具有較高的強度和柔韌性,還具有獨特的視覺效果。設計師可以利用竹子制作柵欄、涼亭、花架等景觀構筑物,這些竹制結構不僅美觀,還能為環境增添一份自然和寧靜的氛圍。竹子的可持續性也使其成為一種環保的選擇,有助于減少對其他不可再生資源的依賴。
總之,在景觀設計中有效運用鄉土材料,如石材、木材和竹子等,不僅能夠提升設計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內涵,還能增強項目的可持續性和經濟性。通過合理利用這些材料,設計師可以創造出既美觀又實用的景觀環境,滿足人們對自然和生態的需求。
4.3鄉土植物的運用
在景觀設計中,鄉土植物的應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鄉土植物是指那些在特定地區自然生長、適應當地氣候和土壤條件的植物。通過合理利用鄉土植物,設計師可以創造出既美觀又具有生態價值的景觀。
例如,某城市公園的改造項目。該項目旨在恢復公園的自然生態,并提升其觀賞價值。設計師在規劃過程中,大量使用了當地的鄉土植物,如紫薇、桂花、銀杏等。這些植物不僅適應了當地的氣候和土壤條件,而且還能吸引本地的鳥類和昆蟲,增加了生物多樣性。
此外,設計師還利用鄉土植物的季節性變化,創造出四季皆宜的景觀效果。春天,紫薇和櫻花競相開放,形成一片花海;夏天,荷塘中的荷花和睡蓮為游人帶來清涼;秋天,銀杏葉的金黃和桂花的香氣令人陶醉;冬天,常綠植物如松柏和竹子則為公園增添了一抹綠色。
通過這個案例,我們可以看到鄉土植物在景觀設計中的重要性。它們不僅能夠提升景觀的美觀度,還能增強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鄉土植物的應用不僅有助于保護和傳承地方特色,還能為人們提供一個更加自然和舒適的環境。
4.4增加農業體驗因素呈現鄉村景觀特色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一批又一批的人口涌進了城鎮,有些城鎮的人口甚至超過了農村。在這樣的背景下,將會有更多的人對農村的生產、生活方式不了解,尤其是00后。因此,在進行景觀設計時,可以將農藝因素與景觀設計相結合,使人們更好地感受到農業的生產,了解農村的文化,從而更好地保護地方文化。例如,在道路兩旁的草皮上種植麥子,讓更多的人知道這種作物的四季變化。道路兩旁的觀賞樹可以用桃樹、梨樹和石榴樹代替,達到了城市綠化的要求。又或者,在市區的某個公園,打造一個特色的農莊,可以讓周圍的居民觀賞到自家種植的農作物。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增強人們對風景園林的情感,使人對風景園林有更深地認識,進而提升其對風景園林的滿意度。景觀設計要注意結合自身的具體條件,要能夠借鑒他人的成功經驗。在南通市園博園的規劃中,采用了“桑樹村廬”的設計方法,將田園風光的精華提煉出來,然后融入整個園林的規劃中,形成一種獨特的魅力。
5結論
將鄉村景觀融入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是一種創新且具有深遠意義的實踐。這種融合不僅為風景園林帶來獨特的美學風格,還能豐富當地的產業結構,同時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深入理解和尊重鄉村的自然環境與文化傳統,在設計中巧妙地應用這些元素,風景園林不僅能成為展示地區特色的窗口,也能成為促進社區參與和可持續發展的有效平臺。這種方法展示出如何在尊重自然和文化遺產的基礎上,創造出既美麗又有意義的空間,為未來風景園林的規劃與設計提供寶貴的啟示。
參考文獻
[1]方俊.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鄉村景觀的融入策略[J].花卉,2021(18):33-34.
[2]劉倫波.淺析鄉村景觀在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中的融入[J].居舍,2020(26):123-124,95.
[3]王洪亮.鄉村景觀在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的融入[J].現代園藝,2021(2):111-112.
[4]李天驕,朱萌,劉紅云,等.傳統地域文化在鄉土景觀設計中的傳承與發展[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21(S1):47-49.
[5]張佳倪,李靜.地域文化背景下的村落景觀設計研究[J].中國住宅設施,2020(5):58-59.
[6]閆子玄.鄉村景觀在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的體現[J].工程與建設,2021,35(6):1153-1154.
[7]黃皖容,馬思遠.園林規劃設計中鄉村景觀的保護與延續探討[J].現代園藝,2021,44(18):56-57.
[8]王晶.探究鄉村景觀及其在城市風景園林設計與規劃中的運用[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9(6):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