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演員劉曉慶在某綜 乘著“冬”風“,爾濱2.0”來了藝節目中堅持吃魚的話題登上熱搜,引發網友熱議,稱贊她情緒穩定,能夠堅持表達自己的訴求。你可能不知道,愛吃魚和情緒之間真的有聯系。多項研究發現,愛吃魚真的能讓人減少攻擊性,保持情緒穩定。
魚除了整條烹飪外,其各部位還適合單獨吃,營養價值各有千秋。
魚頭魚頭部分富含脂類和結締組織。其中的歐米伽3多不飽和脂肪酸經過氧化還原反應產生醇類、醛類物質,結合呈鮮味的游離氨基酸,能使魚頭菜肴形成特殊的揮發性風味。
魚頭和其他食材的鮮香融合后特別出彩,可以加剁椒蒸制、燉豆腐、煨粉皮等。
魚嘴部位的肉,既肥厚又不用擔心有刺,軟爛吸汁,連肉帶湯嗦上一口,非常美味。
魚身魚身是優質蛋白質含量最高的部分,其谷氨酸、甘氨酸等鮮味氨基酸含量比其他部位豐富,吃起來更加鮮美。
尤其是魚腩部分,脂肪含量高,水分充足,肉質鮮甜滑嫩,特別適合做宴席主菜,如魚腩煲、東江魚塊、水煮魚等。江南名菜糟溜魚片,就是一個典型代表。
魚雜魚雜一般包括魚鰾、魚籽等部位。
魚鰾結締組織豐富,熱量相對較低,口感爽脆。
魚籽營養密度高,富含卵磷脂、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俗稱腦黃金)等營養成分,還是維生素D 的食物來源之一,其質地綿密,一口吃下,滿嘴生香。
魚雜常搭配剁椒、酸菜或豆瓣醬做成下飯的辣炒魚雜等;以魚湯打底,做成魚雜火鍋很美味。前者大火快炒,后者燉湯煨煮,都是短時或低溫烹飪方法,能更好地保留營養成分。
魚皮、魚鱗這些平時不受待見的邊角料也能單獨成菜,如魚皮涼拌、魚鱗油酥。
魚皮中比較亮眼的營養素是膠原蛋白和優質脂肪酸,前者使魚皮口感彈牙,后者有助健腦、亮眼、調血脂。
魚鱗礦物質含量豐富,炸后口感酥、脆、香,佐餐佐酒都是好選擇。
魚尾魚尾又名“劃水”,營養特色與魚身類似,富含優質蛋白質、多不飽和脂肪酸。魚尾活動度大,肌肉發達,肉質彈性高于背部和腹部,吃起來更緊實彈牙。
魚尾單獨成菜做出的美食也很多,如紅燒魚尾、洞庭魚尾、爆炒魚尾等。
魚湯魚湯作為魚的副產品,含有谷氨酸、天冬氨酸等游離氨基酸,還有乳化的脂肪,濃稠鮮美,是天然調味料,可用來氽燙綠葉蔬菜、燉煮豆腐等,還可做成魚湯面、魚湯撈飯等主食。
不過,蛋白質等主要營養素大多還留在魚肉里,因此最好把魚肉也一起吃掉。
魚凍魚凍是魚湯冷凝后形成的膠凍狀物質,可以放在飯上拌食,其中的游離氨基酸和少量油脂帶來獨特的脂香,熱量也相對較低,吃起來沒有太大負擔。
(摘自《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