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如一顆劃過天際的流星,才貌雙絕的清代女詞人賀雙卿,其一生令人縈懷扼腕,幸得好鄰居、后來的朝廷官員、學者史震林的寫實筆記《西青散記》記載,才使得她的生平事跡流傳。
賀雙卿(1715-1735),江蘇金壇人,生于農家,幼時在學館旁聽三年,學會讀書寫字和吟詩作文。18 歲,其父去世,由叔做主,嫁與鄰村佃戶周大旺。從此,便踏上萬劫不復的血淚之路。她體質孱弱,家中雜活卻由她全包,受盡婆婆和丈夫的折磨,不久便患上嚴重的瘧疾,香消玉殞。
種種愁情苦況折磨著賀雙卿,她把滿腔幽怨凝結成滴血含淚的詩詞,如《鳳凰臺上憶吹簫·贈鄰女韓西》:“寸寸微云,絲絲殘照,有無明滅難消。正斷魂魂斷,閃閃搖搖。望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隱隱迢迢……”清代學者陳廷焯對雙卿詞推崇備至,贊其“皆忠厚纏綿,幽冷欲絕……是仙是鬼,莫能名其境矣。”
她的詩詞是自己痛苦生活的真實心聲,她不愿張揚,每每寫在蘆葉之上,且隨寫隨丟,故作品大多散佚,后人只輯得其詩詞14首,被后人譽為“清代李清照”。
(摘自《今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