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進教育改革的當下,越來越多的高校也將學生的綜合創業能力納入畢業要求及培養目標,教師積極探索更加適應社會發展、就業崗位剛需的培養方案。對于音樂專業來說,教師應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準則,通過加強引導正確的創業教育價值觀,優化教學模式,建立健全創業教育基礎,設置創業教育新課程體系,搭建學生創業實踐平臺,提升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優化創業教育師資教學水平,打造創業仿真模擬課堂,構建市場模擬供需場景等諸多方法、手段,確保音樂專業學生在打下扎實的專業學習基礎的同時,具備較強的綜合創業能力,順利從“學校人”過渡到“社會人”。
隨著市場經濟的迅捷發展,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要想在復雜多變的就業環境下站穩腳跟,脫穎而出,需要學生具備多元、高階、創新的復合能力,其中就包括綜合創業能力。作為學生成長路上的引導者,專業教師除了承擔起教書育人的責任,更應幫助學生,通過對音樂專業未來職業理性合理的規劃,對專業基礎、綜合素養以及實踐能力的詳盡剖析,有目標、有指向地培養學生的綜合創業能力,挖掘學生的潛能,激發學生創業積極性,為學生的未來順利畢業,以及未來就業發展保駕護航。
音樂專業學生創業現狀
音樂專業學生的思維比較靈活,視野非常開闊,創業積極性比較足。很多本專業學生在完成學業后,大都選擇自主創業,充分發揮自身的特長及優勢。但創業質量、就業環境良莠不齊,更有學生在創業過程中遇見諸多阻礙。
首先,學生的創業價值觀存在差異。創業價值觀是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的行為準則和核心信念,與個人自我價值的實現和成長密切相關。在創業時,學生的未來發展理想比較模糊,對所投身的領域缺乏執著精神和奉獻精神,社會責任感有待提升。有的學生不重視長遠發展,個人的創新創業能力有待提升,缺乏對創新創業的深度分析以及研究,在創業時頻頻碰壁出現方向上的偏差。
其次,學生在校專業技能與實際崗位實操技能脫節,學生的專業技能學習基礎比較薄弱,還未掌握創業專業技能,難以將個人的音樂知識和技能轉化為實際崗位所需的實踐能力。
學生在校積累的創業經驗有限。接受創業實訓的機會較少,缺乏創業實踐平臺。有的學生沒有在學校深入感知創業仿真模擬情景,對市場需求和發展趨勢知之甚少。
最后,整個社會就業大環境有待優化,在創業時音樂專業學生面臨諸多的挑戰。其中團體、社會工作室、自媒體網絡就業的社會熱度較高,發展非常迅速。但是音樂專業學生的社會經驗比較有限,在面對“小而美”的創業項目時,很多學生局限于短期目標,缺乏宏觀規劃,陷入了創業瓶頸。
音樂專業學生綜合創業能力培養重要性
學生的發展需要。步入信息時代和科技時代后,社會對多元復合型人才需求日益增大,僅僅依賴單一的專業基礎功底已遠遠不能滿足實際崗位的能力需要,畢業生還應擁有良好的創業能力。在培養音樂專業學生綜合創業能力時,教師立足學生終身發展的現實需要,適當提升創業教育所占的比重,增強學生的創業意識,全面強化學生對創業知識的理解和認知,鼓勵學生主動利用音樂專業知識和技能自主創業,充分實現自我價值。在教師的耐心指導下,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訴求得到了滿足,能夠意識到自身的不足并主動接受綜合創業能力培養,實現自我完善、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
專業方向發展需求。在全面深化高校教育改革的過程中,音樂專業的教育形式與內容也產生了較明顯的變化。專業培養模式的指向性與就業形勢更加貼合,教學手段的形式豐富更符合時代發展的需求。在教學大綱的制定中,結合音樂專業畢業生的認知期待、課堂反饋,根據試卷分析、課程總結創新性改革創業教育模式和手段,以提升學生的綜合創業能力為目標,實現音樂專業理論知識、專業技能與實踐創業教育的有效融合。教學目標更加偏向學生的實踐能力,綜合創新創業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專業核心素養以及實踐實操能力。由此不難看出,音樂專業學生綜合創業能力的培養能夠為該專業發展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加快專業發展和改革進程。
對社會的推動與展望。音樂專業學生綜合創業能力的培養符合大勢所趨,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及素養,減輕學生的就業壓力,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學生的就業困窘現狀。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聰明才智,在不同的崗位中發光發熱,積極承擔起社會責任,為和諧社會的建設作出貢獻。
國家的發展方向。在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工作主線,深入推進機制改革和制度創新,加快建立健全系統完備的高校教育改革制度過程中,各級地方政府也紛紛出臺鼓勵高校針對創新創業、創新就業的培養機制和教育改革政策,高校也正在逐年加大相關專業的就業投入和支持力度。作為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關鍵組成部分,高校教育的重要性顯而易見,國家通過減免創業稅收,落實高校畢業生創業補貼、基金以及設立創業孵化基地的形式鼓勵和支持大學生創業。
音樂專業學生綜合創業能力培養路徑
堅持以學生為本,加強創業價值觀教育。在組織開展綜合創業能力培養工作時,教師需要高度重視音樂專業學生的創業能力,理性分析新形勢下音樂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以及育人目標,激發學生的創業興趣,調動學生的創業欲望,確保學生能夠形成正確的創業價值觀。
首先,教師需要站在學生的視角,結合學生的課堂外表現以及未來職業規劃塑造學生的創業意識,強化學生對音樂專業知識和技能的理解,轉變學生固有的就業觀,增強學生的創業精神,在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的同時正確引領學生的價值取向,確保學生能夠形成健康人格。
其次,教師應整合多元課程,將專業教學與主題講座相結合,積極創新創業教育模式,透徹掌握和靈活應用創業管理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識,自覺接受老師指導訓練以及自主訓練,積極參與創業競賽,初步積累創業經驗,形成較強的團隊組建能力、協調溝通能力、戰略規劃能力以及決策能力。
再次,教師可以組織音樂專業的學生實地參觀當地的音樂工作室以及演藝公司,讓學生自由分組,協作開展小型音樂創業工作,鍛煉學生的創業能力以及生存能力和競爭力,提升學生的創業基本素質。
優化教學模式,打造系統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在踐行現代化教育觀念的同時,以提升音樂專業學生的創業能力和創新意識為目標,將綜合創業能力培養工作與音樂專業教學工作相結合,積極構建立體多維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提高創業實踐質量,加快創業教育內涵式建設進程,逐步構建完善的音樂專業創業課程體系。第一,具體細化創業課程內容,科學設置創業實踐、創業理論與知識,以及創業精神等教學模塊,依托音樂專業核心課程傳授核心知識,逐步形成極具音樂特色的創業教育專門課程,如教師可以在前兩個學期設置創業教育必修課程,將其作為通識課,開拓學生的創業視野,激發學生的創業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業品質和創業精神。第二,強化學生音樂專業知識基礎的同時,可以設置跨學科、跨專業的創業選修課,如舞美設計、燈光聲控、融媒體資源管理及企業組織管理,增強學生的創業意愿,以提升學生的創業才能。第三,需要高度重視創業實踐活動課程,深入淺出地講解創業案例并引導學生公開討論,圍繞開辦創業企業、組建創業團隊、開創創業計劃大賽增強學生的綜合創業能力。
加大教育投入,建立健全創業實踐平臺。音樂專業學生綜合創業能力的培養耗時耗力,學校需要全面加大教育投入,主動拉長戰線,建立健全創業實踐平臺,實現多措并舉。
首先,通過對音樂專業學生綜合創業能力培養工作的復雜性、系統性以及實踐性的理性分析,綜合考慮教育環境和教育條件,主動尋求與當地政府、社會,相關專業團體、企業合作的機會,建立健全創業實踐平臺獲取外界的大力支持,嘗試站在地域旅游、文化傳承、基礎教育的視角全面完善創業教育體系,豐富創業實踐資源。
其次,充分利用地方政府的各項優惠政策,依據國家法律法規,主動爭取政府的創業教育支持,優化音樂專業學生的創業氛圍和環境,設置專項創業基金,充分發揮政府財政扶持的作用。鼓勵學生自主申請免息貸款以及優惠貸款,全身心全程參與創業活動。
再次,優化經費支出結構,籌建專款專項資金渠道,為著力解決創業教育的資金難題提供有力保障,幫助學生申請創業項目、創業基金等,成立大學生創業園區,讓學生在孵化基地中自主創業。
優化創業氛圍,營造學生創業優良環境。創業氛圍對學生創業意識和能力的影響尤為明顯,學校應優化創業氛圍,借助創業實踐平臺,激發學生的創業激情和意識。第一,利用微博、微信、廣播、校報、校園網等宣傳工具全面宣傳創業教育,正確引導音樂專業學生的創業輿論,弘揚創業典型,分享創業經驗,營造寬容失敗、敢為人先的創業文化氛圍,確保學生將創業致富、崇尚創新的價值觀根植于心并落實到實踐行動中,逐步形成良好的企業家精神。第二,組織音樂專業學生參與各類職業生涯規劃大賽以及創業計劃大賽,有機融合創業活動與創業賽事,讓學生能夠在比賽中與他人協作互助,逐步開拓視野,提升專業技能并增長見識,形成較強的創業實踐能力和綜合素養。第三,借助大學生創業園、大學科技園、創新實踐基地以及音樂專業實訓室,豐富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踐。鼓勵音樂專業的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特長,自主創辦藝術培訓班、琴行、藝術傳媒公司、旅游演藝公司等。
提升教資水平,加強指導教師隊伍建設。教師在全面實施創業教育的過程中,應高度關注自身的重要地位和關鍵角色,給予學生專業系統的指導。教師的創業能力和創業經驗直接影響著音樂專業學生的綜合創業能力,學校需要主動提升師資力量,積極建設指導教師隊伍,科學分配創業教育優質師資,嚴格選拔和培養具有行業經歷的音樂專業背景的教師。確保教師能夠與音樂專業的學生密切交流,給予學生有針對性的創業輔導和幫助。
首先,針對現有的師資,系統組織開展創業教育培訓活動,以提升教師的創業教育理論水平和能力為目標,給予教師更多學習深造的機會,逐步更新教師的知識庫,強化教師對音樂專業學生綜合創業能力的理解及認知。如組織教師參觀廣播電視臺、地方文藝團體、音像出版社、文化傳媒公司、基層文化工作站、群藝館及文化館,讓教師在相關部門掛職鍛煉,豐富教師的學術研究機會。讓教師在實地調研的過程中形成較強的實踐能力,樹立良好的創業意識,進而出色完成學校的教學工作,提升音樂專業學生的綜合創業能力。
其次,學校可以聘請投資經驗、創業經驗和管理經驗較為豐富的專業人士,如藝術幼兒園校友、文化傳媒公司負責人、音樂藝考培訓班的教師以及藝術學校和校外琴行的教師,定期組織開展專業講座活動,著力打造就業指導教師隊伍。采取創業指導、參觀企業、創業沙龍、創業講座、創業論壇以及創業課程的形式為該專業的學生提供創業指導和業務咨詢服務,全面提升學生的創業熱情和創業意識,強化學生對創業的理性認知。
打造創業仿真模擬課堂,建立有效供需鏈。在培養音樂專業學生綜合創業能力時,以學生學習專業理論知識為基礎,多角度開展專業實踐活動,實現理實一體化,提升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專業素養,為學生的未來學習和就業鋪路,確保學生能夠主動跳出課堂和教材,在社會實踐中掌握創業技巧及要領,用所學習的專業理論知識指導個人的創業實踐,積累豐富的創業經驗,形成較強的創業實踐能力,協調和平衡理論與實踐。首先,教師應設置市場供需場景,著力打造創業仿真模擬課堂,理性分析音樂專業創業教育的現實情況,整合利用大數據技術、云計算以及互聯網平臺打造第二課堂,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創設仿真模擬課堂,鍛煉學生的創業能力,確保學生能夠真正從中獲益,充分施展才華釋放天性。
其次,教師需要密切關注學生的綜合表現,站在學生的視角,關注學生的未來成長發展規劃,提前設計任務清單,合理劃分學習小組,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明確各個小組的創業要求,定期組織開展模擬創業活動。比如教師可以開展藝術培訓公司創業模擬活動,引導學生自主查找資料并參與實地調查。讓學生經歷家長溝通、課程設置、社會招生等多個工作環節。確保學生在逼真的創業情境中積累創業經驗,掌握創業技巧,自主鍛煉實踐能力。
在當前形勢下,音樂專業學生綜合創業能力的培養迫在眉睫。學校需要站在宏觀發展的視角,立足于高校學生就業創業教育的基本要求,高度關注學生的創新創業,基于雙創理念縱向推進高校教育改革,逐步打造立體多元的創新創業教育機制,主動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合格的創新創業人才。確保以音樂專業學生為代表的學生能夠獲得更多創新創業的機會和專業輔導,充分發揮自身的才華,主動為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作出貢獻。
本文為2023年甘肅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培育項目《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課程教學的探索與實踐項目》,編號:2023GSJXCGPY-63。作者單位:西北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