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簡要介紹某高層建筑工程概況,根據該高層建筑地下結構施工的實際情況,確定其深基坑采取鋼板樁加灌注樁復合支護方案。闡述排除地下水、布設鋼板樁、旋挖成孔灌注樁支護施工等方面的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對該高層建筑地表沉降情況進行檢測的結果表明:其地表沉降量在規定范圍內,深基坑支護效果良好,有效控制了基礎沉降,保證了高層建筑的穩固,采取的施工技術具有良好的可靠性與可行性。
關鍵詞:高層建筑工程;深基坑支護;拉爾森鋼板樁;支撐體系
0" "引言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建筑工程作為城市建設的基石其重要性日益凸顯。而在建筑工程中,基礎施工作為整個建筑結構的起點和支撐,其質量直接關系到建筑的安全性、穩定性和耐久性。特別是在現代高層建筑和大型公共設施建設中,深基坑施工成為基礎施工的重要組成部分。
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是指在建筑工程基礎施工中,為了保持基坑開挖過程中邊坡的穩定,防止土體坍塌、滑坡等事故發生而采用的一系列臨時性支撐、加固和防護措施。
隨著建筑高度的不斷攀升和地下空間的廣泛利用,深基坑的深度和規模也在不斷擴大,給施工帶來了極大的挑戰。深基坑的開挖會破壞原有土體的平衡狀態,引發一系列土力學問題,如土體應力重新分布、位移變形等。因此,研究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對于確保基礎施工的順利進行、保障施工安全、提高工程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已有一些學者對此展開了研究。蘇光等[1]在分析住宅建筑工程土建基礎施工中,闡述了深基坑支護的必要性。李鵬等[2]提出了寫字樓建筑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論述了關鍵技術要點。隨著基坑深度的增加和規模的擴大,支護結構的受力情況變得更加復雜,對支護結構的設計和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盡管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已經取得了顯著的進展,但是仍存在一些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
1" "工程概況
某建筑工程項目用地面積為15262.42m2,該工程項目包括一棟地面為26層的建筑,其主樓總高度為103.24m,地下設置2層,負一層為地下停車場,負二層為地下倉庫。該高層建筑位于城市中心,施工場地比較狹小,周圍臨近道路和居民住宅,周邊環境比較復雜,地下管線密集,施工難度比較大。該高層建筑基坑的設計深度為18.5m,面積為2451.62m2。
通過施工現場鉆探測得該高層建筑基礎巖土結構比較復雜,且巖土承載性能較弱,為了保證施工安全,在基礎施工中采取深基坑支護技術。該高層建筑的地層巖土物理學性能如表1所示。
2" "深基坑支護施工關鍵技術
2.1" "深基坑支護方法
根據該高層建筑地下結構施工的實際需要,其深基坑支護采取鋼板樁+灌注樁復合支護方案。雖然鋼板樁支護性能良好,但是考慮到鋼板樁施工成本比較高,因此采取深基坑下部采用鋼板樁支護、上部分采用旋挖成孔灌注樁支護的方法,加固深基坑。
2.2" "排除地下水方案
2.2.1" "計算地下水位
考慮到深基坑積水會影響支護效果,水位過高可能直接造成基坑底部發生涌水現象,這不僅會增加支護結構的施工難度,而且對整個深基坑的安全穩定構成嚴重威脅[3]。為了保障工程的順利進行,防止因地下水位過高而引發的各種問題,必須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來排除或控制深基坑施工部位的地下水。
通過工程水文地質調查,掌握了地下水位高度、水質特性、水文地質結構等重要信息,據此計算地下水的降水量。其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H表示該高層建筑基礎地下水位控制量;K表示基礎巖土滲透系數;M表示基礎地下水位;E表示深基坑截面積。
2.2.2" "地下水位降低方法
根據計算得出的地下水位控制量,在將要挖掘的深基坑周邊設置井點降水設備。這些井點降水設備的主要作用是降低地下水位,減小基坑底部的涌水壓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采用專用的井點鉆機在深基坑周邊設定的位置鉆出井孔,然后安裝預制好的井管置入井孔。
為了確保地下水能夠順利排出而不帶入雜質,在井管底部設置過濾器。在井管上安裝真空抽水設備,確保能夠及時、有效地將地下水排出[4]。通過排水管道將每根井管安裝的真空抽水設備的出水口并聯起來,將抽出的地下水統一排入市政雨水管網。
在安裝井管時,在井孔內安裝地下水檢測儀,以便實時監測地下水位的高度、變化速率等指標,并將數據實時傳輸至控制中心。一旦發現地下水位異常升高或降低,立即采取相應措施進行調整,確保基坑施工的安全穩定。
2.3" "布設鋼板樁
2.3.1" "鋼板樁布設位置
在安裝井點降水設備的上基礎上,采用鋼板樁作為臨時支護措施,對深基坑底部進行支護。鋼板樁采用雙排布設方式,即在降水井與深基坑之間布設雙排拉爾森鋼板樁。每根拉爾森鋼板樁的長度為7.5~8.5m,間距設定為10~12m。鋼板樁的間距既可提高施工效率,又可確保結構安全。鋼板樁支護位置示意如圖1所示。
2.3.2" "鋼板樁加固措施
在鋼板樁的頂部采用型號為HW300×300的寬翼緣H型鋼作為縱梁進行加固[5]。這種型鋼縱梁具有優異的承載性能,且通長布置貫穿整個鋼板樁結構,形成一個連續且穩定的支撐體系。更為關鍵的是,型鋼縱梁之間通過自帶的鎖扣相互插接連接,這種連接方式不僅簡單快捷,而且能夠顯著增強整個支護結構的穩定性和強度。
然而僅僅依靠拉爾森鋼板樁和型鋼縱梁,可能還不足以應對某些復雜或嚴苛的施工環境[6]。為了進一步加固該支護結構,采用直徑為185mm、壁厚為110mm的鋼管對雙排拉爾森鋼板樁進行支撐,鋼管之間的間距設定為450mm。鋼管的選用充分考慮結構強度和穩定性需求,能夠在關鍵位置給雙排拉爾森鋼板樁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2.4" "旋挖成孔灌注樁支護施工
2.4.1" "旋挖鉆機選型
在布設鋼板樁的基礎上,使用旋挖成孔灌注樁對深基坑上部土體進行支護。在深入考量深基坑地質情況和特定的孔徑需求后,選用SR175-S型旋挖鉆機進行成孔施工。這款旋挖鉆機最大孔徑可達1500mm,最大孔深則能達到36m,充分滿足多種復雜土層條件下的施工需求。根據設計要求,設計孔徑為1.5m,孔深為20m,其成孔的截面積的計算公式為:
m=2πFW" " " " " " " " " (2)
式中:m表示孔截面積,F表示孔深,W表示孔徑。
2.4.2" "灌注樁施工方法
在灌注樁鉆孔過程中,通過實時監測孔徑和孔深,及時調整旋挖鉆機的工作參數,可有效避免發生孔壁塌方現象,從而提升孔壁的穩定性[7]。
鉆孔完成后,按照300kg/m3水泥、1200kg/m3骨料、1200kg/m3砂、150kg/m3水、4.5kg/m3減水劑、35.45kg/m3粉煤灰、82kg/m3礦粉的配合比,使用混凝土攪拌機拌制混凝土。將拌制好的混凝土使用混凝土泵灌注到樁孔內,采用分層灌注方法,從樁孔的底部逐漸灌注到頂端。
對于較長的樁孔,采取分段灌注的方式,確保每一段的混凝土都能均勻分布。在灌注過程中,將每次灌注的高度嚴格控制在1.75~2.15m之間,以確保混凝土能夠充滿整個樁孔。
使用振動器對混凝土進行振搗,這一步驟不僅可增強混凝土的密實度,還可確保混凝土在樁孔中的均勻分布。然后對支撐結構混凝土進行澆筑,從而形成一個穩定的支護體系。
2.4.3" "灌注樁質量控制措施
為了避免灌注樁在混凝土灌注過程中出現質量問題,須采取以下5項控制措施:
一是在混凝土中添加適量的防滲劑,這種防滲劑能夠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滲性能,減少水分和水泥漿液的流失。
二是嚴格控制混凝土的灌注速度,將灌注速度控制在5m3/h之內,避免過快或過慢的灌注導致混凝土內部產生裂縫或空洞。
三是當混凝土灌注到距離孔頂10mm左右時,停止灌注并對其進行養護。
四是待灌注樁達到設計強度后,使用鋼筋將灌注樁與拉爾森鋼板樁連接起來,使其形成一個完整的支撐體系。
五是設置多個監測點,用于實時監測深基坑支撐體系的狀態變化,以便及時反饋支撐體系的位移、變形等關鍵數據,從而準確判斷支撐體系的安全狀況。一旦發現支撐體系出現異常變化可立即采取相應的調整措施,確保樁體的質量不受影響。
3" "施工效果檢驗和分析
3.1" "檢驗方法
深基坑支護的目的是控制基坑周圍巖土變形,在完成支護施工后,對該高層建筑地表沉降情況進行檢測。根據《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范》(JGJ311—2013)規定和設計要求,在深基坑施工過程中地表沉降不能超過50mm,將其作為該深基坑支護施工質量檢驗標準。
3.2" "檢測結果
在深基坑四周地表布設8個測點,將整個施工劃分為3個階段,統計每個施工階段各個測點沉降量平均值并予以記錄。該高層建筑地表沉降量檢測數據如表2所示。
3.3" "對檢測結果的分析
從表2所列檢測數據可以看出,在該高層建筑基礎施工過程中,在第2施工階段的地表沉降變形達到峰值,但是其沉降值均未超過最大允許限值,符合規范和技術要求。
由此可得出,該高層建筑深基坑支護效果良好,有效控制了基礎沉降,保證了高層建筑的穩固,采取的施工技術具有良好的可靠性與可行性。
4" "結束語
經過對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的深入研究發現,這一領域不僅涉及土力學、結構力學、材料力學等多學科交叉知識,更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和創新。在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的研究過程中,取得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和成果。這些成果不僅為深基坑施工提供了更為安全、高效的技術支持,也為建筑領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然而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隨著建筑規模的逐漸擴大和地下空間的充分利用,深基坑支護施工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也將不斷出現。因此需要繼續加強對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的研究,努力探索新的支護方法和支護材料,提高深基坑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 蘇光,魏千惠.住宅建筑工程土建基礎施工中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分析[J].居舍,2024(5):35-38.
[2]" 李鵬,艾雪奎,沈康.寫字樓建筑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研究[J].工程建設與設計,2023(24): 112-114.
[3]" 涂超.建筑工程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及施工要點探討:以某靠近河流的建筑工程為例[J].房地產世界, 2022(24):146-148.
[4]" 劉軍林.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在房建工程中的應用研究:以某房建工程為例[J].房地產世界,2023 (21):130-132.
[5]" 程周炳,閆艷艷,唐敏,等.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管理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23,13(29):177-180.
[6]" 張海龍.復合土釘墻支護技術在軟土地區深基坑支護施工中的應用研究[J].科學技術創新,2023(23):112-115.
[7]""""" 李斯賢,宗俊.基于BIM技術的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應用及案例探討[J].中國建設信息化,2023(3): 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