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PO發布輕薄折疊旗艦Find N5
不久前,OPPO 今日正式發布了超薄折疊旗艦 OPPOFind N5。Find N5 搭載全新鈦合金天穹鉸鏈,機身薄至8.93mm,引領折疊旗艦進入8 毫米時代。它搭載了驍龍8 至尊版的折疊產品,Find N5 更集成5600mAh 超大容量冰川電池與50W 無線閃充,帶來了超越全天候的超強續航能力;ColorOS15 和全新OPPO 辦公助手也搭載于Find N5 搭載,帶來遠程控制Mac 電腦、AI 意圖搜索等創新特性,為用戶帶來了更高效的折疊大屏體驗。Find N5 還接入Deepseek R1 滿血版,通過本地化部署和OPPO 專屬服務器,提供更流暢不等待的AI 服務。
OPPO 首席產品官劉作虎表示:“一直以來,OPPOFind N 系列用獨創性的結構設計與的突破性的材料創新,持續引領折疊行業。Find N5 以航天級的鈦合金3D 打印技術,引領折疊旗艦進入8 毫米時代。作為8.93mm 全球最薄折疊旗艦之一,Find N5 不僅薄,更具備極致性能、極致續航、極致影像、滿級防水”等多項能力。
OPPO Find N5 致力于打破折疊旗艦厚度瓶頸,打造極致輕薄體驗。展開時,其Type-C 接口的高度近乎等同于整機厚度,幾近薄無可薄;合上時,Find N5 厚度僅有8.93mm,率先突破9 毫米大關,引領折疊屏手機進入8 毫米時代,與直板旗艦相比也毫不遜色,無論是商務場合還是運動時刻,攜帶都毫無負擔。
影像上OPPO Find N5 全面延續Find X8 系列旗艦影像實力,支持無影抓拍功能,抬手抓拍氛圍感;更能以超清實況照片進行記錄,一次快門記錄一段生動回憶,且幀幀清晰;配合專業哈蘇人像模式,還可疊加多種膠片風格,帶來自然真實的虛化效果與唯美夢幻觀感,讓每一張人像照片都成為藝術佳作。FindN5 更進一步在超光影潛望長焦鏡頭上,支持長焦微距功能,無論是遠處風景還是微觀世界,都能輕松捕捉,進一步拓展獨特攝影視角。
佳能發布新品輕量化超廣角變焦鏡頭
日前,佳能(中國)有限公司宣布推出新超廣角變焦鏡頭RF16-28mm F2.8 IS STM。憑借佳能EOS R 系統大卡口直徑和短后對焦距離的優勢,利用多種特殊鏡片和先進的光學技術,RF16-28mmF2.8 IS STM 在實現小型輕量化設計的同時,具有F2.8 恒定大光圈和高素質光學表現,是一款價格親民且能同時滿足照片和視頻創作者拍攝要求的新超廣角變焦鏡頭。RF16-28mm F2.8 IS STM 的外觀設計緊湊,整體重量僅約445g,長度約91mm(收納時),濾鏡尺寸67mm,整體小巧輕量,便于日常攜帶,與此前發布的新標準變焦鏡頭RF28-70mm F2.8 IS STM 可以組成價格親民的恒定F2.8 大光圈鏡頭組合。至此,佳能RF 鏡頭的數量已達到了49 款(包含增倍鏡),覆蓋了廣泛的焦段范圍,用戶可面對不同類型創作題材獲得高品質拍攝體驗。
佳能RF16-28mm F2.8 IS STM 可廣泛適用于風光、建筑、星空等題材以及Vlog 和直播等應用場合。F2.8 大光圈可使更多光線進入鏡頭,有利于在低光照環境下拍攝清晰的圖像,如拍攝夜景、星空等。它在設計時充分利用了RF 大卡口直徑和短后對焦距離優勢,對鏡頭結構進行優化,13 組16 片的設計,其中包含2 片非球面鏡片、4 枚UD 鏡片。值得注意的是,RF16-28mm F2.8 IS STM 為了抑制廣角鏡頭中常見的像差,將大直徑的復合型非球面鏡片配置于鏡頭的最前端,與UD 鏡片相配合,高效校正像差、色差,使畫面從中心到邊緣都有著出色的銳度與清晰度,即使畫面放大裁剪,細節依然禁得起考驗。佳能RF 鏡頭的光學結構中首次將“復合型非球面鏡片”應用于最前端鏡片設計中,這種鏡片由復合材料制成,在球面玻璃鏡片上滴入紫外光固化樹脂形成非球面,可有效抑制像差。這枚“復合型非球面鏡片”的表面精度優于EF 鏡頭同類鏡片,因此可獲得更高的畫質。RF16-28mm F2.8 IS STM 搭配的9 片圓形光圈葉片,焦外虛化圓潤自然,過渡柔和唯美,給照片增添一份專業級的“電影感”。與此同時,RF16-28mmF2.8 IS STM 最近自動對焦距離約為0.2 米,最大放大倍率達到了0.26 倍。對焦設計上,它采用了導螺桿型STM 步進馬達驅動和內對焦結構設計,在啟動和停止時能提供出色的響應性和控制性。另外它擁有不錯的防抖能力,擁有CIPA2024 標準的中央5.5級防抖效果。安裝于EOS R6 Mark II,EOS R7 等支持機身防抖功能的相機時,能實現鏡頭光學防抖與機身防抖的協同控制,最高可達8 級中央防抖、7.5級邊緣防抖。
百年徠卡 世紀見證者 攝影巡展開幕
2 月7 日,為紀念徠卡品牌百年慶典,德國威茲勒徠卡畫廊以“百年徠卡:世紀見證者”為主題,舉辦首場展覽——通過精心遴選的攝影佳作與文獻檔案,一覽徠卡典藏館的豐富館藏,重現百年徠卡的珍藏記憶,開啟一座亟待探索的故事寶庫。該展覽將持續到2025 年6 月1 日。
作為塑造世界攝影百年演進歷史的先驅,徠卡自初代機型問世后,便對新的圖像形式做出了決定性的貢獻,更借35mm 攝影技術開創了獨屬的視覺語言。自此,徠卡致力于推廣影像文化,在20 世紀成功開發的相機系統也不斷革新著影像的發展和認知。徠卡與不同攝影領域的大師巨匠們緊密合作,與無數攝影愛好者、徠卡擁躉、科學家以及技術愛好者攜手并進,最終凝練成這座集相機技術產品與海量影像于一體的徠卡典藏館。館藏中諸多經典之作以通常所說的攝影師“樣張”被收集,并作為作品范本珍藏,亦代表著對已取得成就的致敬。其包羅萬象的收藏譜系從建筑到新聞攝影,從肖像藝術到靜物,從街頭攝影到紀實攝影,完整勾勒出徠卡攝影的光影維度。
本次展覽匯聚50 余件作品:既有托馬斯·霍普克(Thomas Hoepker)、弗蘭克·霍瓦特(Frank Horvat)、托尼·施奈德斯(Toni Schneiders)和埃里希·安根恩德特(Erich Angenendt) 等徠卡攝影大師的經典作品,亦囊括徠卡攝影鑒賞家霍斯特·H·鮑曼(Horst H. Baumann)、彼得· 科尼利厄斯(Peter Cornelius)、漢斯· 西爾維斯特(HansSilvester)等徠卡代表人物的典范之作,以及來自不知名徠卡攝影師、值得重新挖掘其藝術價值的作品, 如尤利烏斯· 本克(Julius Behnke)、洛塔爾· 克里梅克(Lothar Klimek), 齊格弗里德· 哈蒂格(Siegfried Hartig)和漢斯·科德斯 (HansCordes)等。除以經典方式裝裱的作品外,部分珍品還以原始索引卡片形式呈現,展現了徠卡典藏館多元化的館藏形式。此外,展覽還將包含部分早年作為廣告宣傳品出現在徠卡相機專賣店、博覽會的視覺檔案,如今,它們展示著當時的視覺美學和對影像愛好者的影響力。徠卡相機公司將在阿聯酋迪拜、意大利米蘭、美國紐約、中國上海、日本東京等國際都市舉辦徠卡百年系列慶典活動,遍布全球的徠卡畫廊也將舉辦高規格大師杰作展覽,共溯光影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