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某餐館給快遞小哥留包間”的暖新聞沖上熱搜。據報道,無論中午客流多火爆,這兩個包間都不對普通客人開放,而是雷打不動地為快遞小哥保留,而且葷素搭配的25元自助餐,快遞小哥花12元就能敞開吃。
特殊的包間,溫暖了快遞小哥,感動了眾多網友。按照商業邏輯,這頓愛心午餐確屬“賠本買賣”,但背后的善意傳遞異常可貴。幾年前,看到快遞小哥無償幫助居民,這家餐館老板深受觸動,隨即萌生了做愛心餐的想法,經過和街道溝通,暖心驛站就此開張,3年來服務近9萬人次,惠及轄區騎手160余人。
很多社會企業聽聞此事,也紛紛伸出援手,為店里送去食材,希望老板能把好事兒堅持干下去。相關街道總工會、商會也為餐廳提供了補助,讓愛心故事有了雙贏暖心的結尾。
(摘編自《北京日報》2024年11月15日)
素材解讀
1.暖心驛站彰顯城市溫度。一座城市,從來不只是鋼筋水泥的建筑森林,更是人們的寓心之所。關注不同群體的所思所想、所需所困,為其提供足夠關懷,實乃城市之責。
2.基層治理注入人文關懷。暖心驛站不僅是一個歇腳地,更是一座城市的“民生地標”。為人民服務從來不是一句口號,基層管理部門要制定出更多有溫度、有力度的民生舉措,切實把事關群眾的事落到實處。
適用話題
暖心驛站 城市溫度 基層治理 人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