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題亮相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漸入深秋,天氣轉涼,世間萬物即將經歷清冷時節。過了這個秋冬,就能更好地應對后面更多的秋冬;過了這個秋冬,就能迎來更多的繁茂春夏。
以上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課后練兵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孟子》
一個博學者的思考,不如三個普通人的商討。——藏族諺語
以上語句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與思考?請你寫一篇文章,闡述你的認識。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導引
這是一道引語式材料作文題,材料的兩則言論都圍繞“思考”展開,但側重點略有不同,共同構成了關于個體思考與集體商討之間關系的探討。“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此句強調了獨立思考的重要性。“一個博學者的思考,不如三個普通人的商討。”此句突出了團隊商討和集體智慧的價值。
寫作時,必須圍繞著對關鍵詞“思考”與“商討”之間關系的探討來展開論述。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立意:
1.專注于獨立思考,輔以集體討論。無論面對什么問題,個人首先要有獨立且深入的思考,才能明確問題的核心和廣泛借鑒的方向,沒有獨立之思,就不具備談廣泛借鑒的基礎;集體討論應該是建立在個體獨立深思的基礎上,缺乏獨立深思的前提,廣泛討論只不過是一種沒有意義的群體叫嚷。
2.個體思考和集體討論都是思考,只是形式不同,應辯證看待。個體思考與集體討論,形式不同,也有各自的優勢和局限性,但本質上都是對問題的思考與研究,兩者相互補充,共同推動智慧的生成和發展,應辯證看待、靈活運用。如在某些需深入洞察的問題上,個體思考可能更為重要;而在需要多方協作和廣泛收集意見的問題上,集體商討則更具優勢。
【陳甜甜/供稿】
(同學們,歡迎將你的作文投寄給我們。地址:山西省太原市第232號郵政信箱;電子郵箱:gzb1zwzk@163.com。我們將擇優刊登,快來投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