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小月15歲那年,正處于初三關鍵的階段。那時的她,面臨著中考的巨大壓力,有些迷茫和焦慮。作為父親的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決定和孩子坐下來好好談談。
“小月,爸爸知道你最近學習很辛苦,但我們得一起想想未來的方向。”我輕輕地說道。
小月抬起頭,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困惑和不安,聲音有些低落地說道:“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考上理想的高中,更不知道未來要做什么。”
我微笑著說:“那我們一起來繪制一張夢想地圖怎么樣?把大目標分解成一個個小目標,這樣一步步去實現。”
小月的眼睛亮了一下,但隨即又有些懷疑:“真的能行嗎?”
“不試試怎么知道呢?”我鼓勵道。
于是,我們找來一張大大的白紙和彩筆。首先,我們在紙的正上方寫下了“夢想地圖”四個字。
“你先想想,你的最終夢想是什么?”
小月沉思片刻,堅定地說:“我想考上一所好大學,以后成為一名優秀的設計師。”
“好,那這就是我們的大目標。”我把這句話寫在了紙的最上方。
接下來,我們開始分解這個大目標。“要考上好大學,首先要考上好高中。那我們先定一個小目標,這次中考要進入咱們市的名牌高中。”
小月點了點頭,若有所思。
“那樣的話,你的各科成績需要達到什么水平呢?”我繼續引導。
小月開始分析自己的學習情況:“我語文還不錯,但數學和英語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我們把一個個具體的目標寫在了紙上,并在旁邊標注了每個月需要提高的分數。
“除了學習成績,身體素質也很重要哦。”我提醒小月。
“對,那我每周要鍛煉三次,每次30分鐘。”
就這樣,我們把大夢想分解成了一個個具體的、可衡量的小目標,并把這張夢想地圖貼在了小月房間最顯眼的地方。
起初的幾周,小月充滿了熱情和動力。她每天按照地圖上的計劃認真學習、鍛煉。第一次模擬考試,她的數學成績提高了,英語也進步了。看到成績的那一刻,小月興奮地跑過來抱住我說:“爸爸,夢想地圖真的有用!”
然而,挫折很快就來了。第二次模擬考試,小月的成績不但沒有進步,反而下降了。她的心情一下子跌入谷底,回到家就把自己關在房間里。我敲門進去,看到小月正坐在書桌前,淚水在眼眶里打轉。
“別灰心,這只是一次考試,我們找找原因。”
“爸爸,我已經很努力了,為什么還是不行?我覺得夢想地圖根本沒用!”小月有些激動地說。
我坐在她身邊,耐心地說:“實現夢想的道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這次沒考好,可能是學習方法有問題,或者考試的時候太緊張了。我們再看看夢想地圖,調整一下計劃。”
在我的鼓勵下,小月和我一起重新分析了她的學習情況,發現她在一些難題上花費了太多時間,導致基礎題失分較多。于是,我們修改了學習計劃,增加了基礎知識的復習時間。
接下來的日子里,小月重新振作起來。可就在中考前一個月,小月突然生病了,需要在家休息一周,這讓她再次陷入了焦慮。
“爸爸,我落下了這么多課,怎么辦?”
我撫摸著她的頭說:“孩子,別擔心,我們利用這一周好好養病,等病好了再把落下的課補回來,夢想地圖還在那里等著我們呢。”
小月在養病期間也沒有閑著,她在病床上看書、做筆記。病好回到學校后,利用課余時間找老師和同學請教,努力追趕進度。終于,中考的日子來臨了。小月走進考場的那一刻,我在心里默默地為她祈禱。成績公布的那一天,我們全家都緊張地圍在電腦前。當看到她的成績超過了萬州中學的錄取分數線時,我們激動地歡呼起來。
進入高中后,我們又一起繪制了新的夢想地圖,為考上理想的大學而努力。高中的學習更加緊張和艱苦,但那張夢想地圖始終激勵著小月勇往直前。經過三年的拼搏,女兒最終以優異的成績被成都一所985大學的設計專業錄取。如今,小月已經在大學里追逐著她的夢想。這么多年過去了,“夢想地圖”依然貼在她的書桌前,提醒著她不忘初心,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