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在的,我家小孫子挺調(diào)皮的,應(yīng)對大人的心眼子實在不少,可有一點不錯,盡管我們的姓名他都知道,但他從來不直呼,哪怕有人故意逗他,都不行。朋友們都夸我們教導(dǎo)有方。
孫子嘴上對我們不直呼其名,卻敢大膽地寫在紙上,尤其是他爺爺?shù)拇竺粚懙拇螖?shù)最多。起初,“騙”我寫爺爺名字給他看,照著畫出來,畫得缺胳膊少腿的;識得幾個字了,爺爺?shù)拿种杏幸粋€字還是不會寫,小家伙有自己的辦法,兩個中文字再加一個拼音。問他:“這么費事,為什么不直接就寫‘爺爺’兩個字?”小家伙頭一歪眼一瞪,一臉不可思議地說:“我們是在比賽呢,哪有比賽的人叫‘爺爺’的?”
孫子身高不及大人的腰,起初,與我們在院子里比賽踢足球,他當(dāng)然比不過我們。我有時故意“放水”讓他贏,我好脫身干活去。可爺爺從來都不讓著他,小家伙輸?shù)靡凰浚呌浄謹(jǐn)?shù)邊哭鼻子。爺爺還借機(jī)教育:“愿賭服輸,怎么還哭呢?”
每次踢球比賽都是以孫子哭、爺爺氣惱收場,我以他們把花盆砸壞了為由明令禁止踢球比賽,并改為拍籃球比賽。這下,爺爺?shù)纳砀卟徽純?yōu)勢了,腰彎久了會酸,只要他腰稍稍直起來,計數(shù)的孫子就大喊:“您結(jié)束了,該我了!”把爺爺?shù)某煽冟嵵氐赜浽谠缫褱?zhǔn)備好的紙上,接過球,嘻嘻一笑,一口氣拍下去。人小個矮,不必彎腰,拍得輕輕松松,嘴里數(shù)數(shù),不貪心,只要超過爺爺一兩個就“鳴金收兵”。孫子會把雙方的成績記下來,然后在自己名字后畫上小紅旗和五顏六色的禮花,爺爺名字后只畫個“哭臉”,找雙面膠把“成績表”貼在冰箱門上,下次比賽成績出來后再替換,搞得冰箱門從來沒有空閑過。不過,只貼自己贏爺爺輸?shù)谋荣惤Y(jié)果,反之,冰箱門上的“成績表”就會不翼而飛了。我們笑話他贏得起、輸不起,他就“裝聾作啞”。
孫子與我下五子棋規(guī)規(guī)矩矩,各有輸贏。可下飛行棋時,我懶得看那些規(guī)則,便由他說了算,我自然從未贏過。孫子覺得與“不求上進(jìn)”的我玩飛行棋太沒意思,就纏著爺爺玩兒,但他還想自己說了算。爺爺氣他不守規(guī)則,抗議道:“你又當(dāng)運動員,又當(dāng)裁判員,不行!”于是,爺爺拂袖而去,選擇罷賽。后來,心軟的爺爺見他實在無聊,就與他一起研究飛行棋的比賽規(guī)則,比賽過程中,一旦有爭議爺孫倆會重溫規(guī)則。于是,一場比賽沒個把鐘頭下不來,再加上賽前要設(shè)計成績表,賽后要張貼成績表,摸摸弄弄,小半天工夫就過去了,正好讓家里的電視機(jī)和平板電腦都休息休息。
只是看著爺爺?shù)拇竺粚O子一次次涂鴉在白紙上,且一次次都是慘敗的成績,我們都替爺爺鳴不平。孫子則煞有介事地說:“我們是在比賽呢,你們不是說愿賭服輸嗎?”“那你也不能在爺爺名字后畫‘哭臉’啊,何況爺爺根本沒哭。”“他心里可能在哭呀,誰輸了比賽還高興?”孫子的理由總是很充分。
唉,孩子,我該怎么跟你說輸了比賽哭也沒用這個道理呢?又怎么跟你說比賽重在參與的道理呢?不過,我為爺爺打抱不平,可爺爺卻不領(lǐng)情:“他跟你比賽,你有時故意讓他贏,這是不對的!”
“爺爺說得對!因為我們是在比賽呢,不能故意輸,這是犯規(guī)!”聽著孫子義正詞嚴(yán)地為自己辯護(hù),我開始心虛臉紅:敢情他啥都懂,看來我這個陪練太不合格了。無論如何,爺孫倆比賽發(fā)生的趣事,確實給我們的晚年生活增加了很多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