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傷寒論》收錄的方劑一般以藥物組成、功效和主治病癥等命名,比如大家所熟知的小柴胡湯、麻黃湯就是以方中主要藥物的名稱作為該方的方名,再如理中丸有溫中陽、益脾氣、助運化之功,故名理中丸。真武湯源于《傷寒論》,那么,它是以什么原則命名的呢?接下來,我們便一起探秘真武湯。
一、真武湯的由來
真武湯是以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天神命名的。《傷寒明理論》中記載:“真武,北方水神也,而屬腎,用以治水焉。”簡單來說,北方天氣寒冷,容易受到寒邪侵襲。冬天陽氣不足,陰寒之氣盛行,容易導致人體脾腎陽氣虛弱,進而導致水飲內停。真武指的就是真武大帝,是北方鎮水的神,它的形象為龜蛇合體,能降龍治水,解決水患的問題。此方以真武命名,取自其溫陽利水之功,這種命名方法寓意深刻,耐人回味。
《傷寒論》太陽病篇第82條:“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陣陣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大意為,太陽病治療上應該發汗,若過汗則會損傷少陰之陽,導致陽虛水腫,從而出現心悸、頭暈目眩、身體晃動等癥狀。
《傷寒論》少陰病篇第316條:“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嘔者,真武湯主之。”大意為,少陰病第二三日到四五日,病情進展,開始腹痛,四肢沉重疼痛,腎陽漸漸衰弱,水氣入里不化,阻絡氣機,出現二便異常等癥狀。
總的來說,真武湯具有溫陽利水的功效,在臨床上主要治療以少陰陽虛為主的水泛證。那么,真武湯為什么會有這種功效呢?今天,我們就簡單地說一說。
二、組方解析
真武湯由茯苓、芍藥、白術、生姜、附子等五味中藥組成,諸藥配伍具有辛熱滲利合法、納酸柔于溫利之中的特點。
《傷寒論》原著中沒有找到關于真武湯方解的記載,因此,一直以來各醫家對真武湯中君藥的見解都有所不同。經查閱文獻,現在各醫家多認為附子為君藥,附子辛、甘、大熱,歸心、腎、脾經,既可溫腎助陽以化氣行水,又可暖脾抑陰以運化水濕。白術甘苦而溫,健脾益氣,燥濕利水;茯苓甘淡而平,利水滲濕;二者合附子以溫脾陽助脾運,共為臣藥。佐以生姜,辛溫解表,宣利肺氣,溫陽散寒以助附子之力,又合白術、茯苓辛散水氣,并能和胃降逆止嘔。
最后重點說說芍藥。芍藥在真武湯中作為佐藥,與生姜一起可以發揮四大作用:一是利小便以行水氣;二是斂陰,《傷寒論》第82條為太陽病,病因是太陽病過汗傷陽,此時芍藥既可以斂陰止汗,又可以益陰舒筋以緩解筋肉瞤動;三是柔肝緩急以止疼痛;四是反佐,制約附子辛熱燥烈峻猛之性,以利患者久服。全方合用瀉中有補,從而達到溫陽利水的功效。
三、主要現代應用
真武湯立方已有千年,舊時主要用于太陽病汗出傷陽證及少陰病陽虛水泛證;那么,其是否可以運用到現代臨床呢?答案是肯定的。
經查閱文獻,目前臨床上運用真武湯治療的疾病涉及循環系統、泌尿系統、呼吸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等,其中以心力衰竭、肺心病、腎病綜合征最為多見。
1.腎病綜合征
腎病綜合征是指以大量蛋白尿(蛋白尿≥3.5 g/d)、低蛋白血癥(血漿蛋白<30 g/L)、高脂血癥、水腫等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征。中醫理論將其歸于“水腫”“尿濁”“虛勞”等范疇,認為水腫、蛋白尿、虛勞等癥狀的出現離不開脾、肺、腎的影響。水谷精微的輸布與脾、肺、腎的功能相關,其功能受到影響就會造成水液循環障礙,引起水腫。究其本質為“正虛邪實”,正虛主要表現為氣陰虧虛、脾腎陽虛等,邪實主要包括水濕、痰瘀等病理產物。有研究表明,真武湯加減聯合常規西藥治療腎病綜合征能有效降低患者24小時尿蛋白水平,減輕患者的水腫情況,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2.慢性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心臟功能和結構改變,導致心臟舒張和收縮功能降低引起的一系列臨床綜合征。其中,慢性心力衰竭是導致心血管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中醫認為心力衰竭可歸為“心水”“胸痹”“水腫”“喘病”“痰飲”等范疇,現代中醫將其歸為“心水病”的范疇。如果辨證其屬于陽虛水泛證,可用溫陽、蠲飲等為治法,給予真武湯加減。有研究表明,給予心腎陽虛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規西藥,并聯合真武湯辨證治療,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進而有效改善心腎陽虛型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
3.肺源性心臟病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進展緩慢,主要以呼吸困難、氣促、心悸、乏力、勞動耐力下降、咳嗽、咯痰等為臨床表現。中醫將其歸為“咳嗽”“肺脹”“心悸”“水腫”“痰飲”等范疇。肺源性心臟病為本虛標實之證,病情容易拖延,難以痊愈。其中醫證型可包括胸陽不振、肺氣不足、氣血不足、痰飲內生、泛溢周身,治療以溫陽利水為主。有研究表明,真武湯聯合常規西藥治療肺源性心臟病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提高患者血氧含量,且安全性較好。
綜上所述,真武湯可以治療很多不同的病證,但從中醫證型分析,離不開“陽虛水泛”“脾腎陽虛”的范疇。由此可見,若想把經典名方更好地運用到現代臨床,最重要的還是辨證論治,把握病機。
四、用藥須知
在服用真武湯時,應注意清淡飲食,忌食生冷、辛辣刺激、油膩難消化的食物,戒煙戒酒,以免影響藥物療效。還需要注意的是,真武湯中含有芍藥和附子,根據“十八反,十九畏”理論,芍藥不能與藜蘆一起用,附子不宜與半夏、瓜蔞、瓜蔞子、瓜蔞皮、天花粉、川貝母、浙貝母、平貝母、伊貝母、湖北貝母、白蘞、白及同用。
此外,附子作為一種常用的中藥材,其毒性也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附子中含有的雙酯類生物堿(如烏頭堿、次烏頭堿等)具有較大的毒性,使用不當會引起心臟和神經毒性。雖然本方中所用的是附子的炮制品—炮附子,毒性有所減低,但用時也需要先煎、久煎,且仍應嚴格在醫生和藥師的指導下應用,尤其是哺乳期女性、老人、兒童等特殊人群,用藥須嚴格遵照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