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省腦科醫院)卒中篩查與隨訪管理門診接診了一位“自我醫療者”李大叔,李大叔因家人患腦卒中,而自己血壓也偏高,便心生恐懼,他竟擅自服用家人所用的降壓藥物,這一吃就是3年。其間,他從未到醫院全面檢查過,而且只要出現頭暈,李大叔就自行增加降壓藥的劑量。
然而,這一看似聰明的“自救行為”卻未帶來預期的效果。腦心健康管理師在為李大叔量血壓時,發現其左右兩側上臂的血壓均超過了154/95毫米汞柱,更令人擔憂的是,通過詢問了解到,李大叔在這3年間,除了經常頭痛,還出現了夜尿明顯增多的情況。這些跡象都表明,李大叔的健康狀況已經亮起了紅燈。
高血壓患者切勿隨意服藥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其危害在于可能導致心血管系統、腎臟等多個靶器官的損傷。
許多患者在面對高血壓時,可能會選擇自行購買降壓藥物進行服用,但這種做法存在極大的風險,下面為大家提供一些專業的治療建議。
不同降壓藥物作用機制各異
目前市場上常見的降壓藥物主要包括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和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等。這些藥物雖然都能起到降壓作用,但其作用機制不同,適合的患者類型也不同,應遵醫囑用藥。
隨意服藥的危害
高血壓患者如果隨意選擇降壓藥物,可能會面臨多重風險。一是藥物可能無法有效控制血壓,導致靶器官繼續受損;二是可能引發嚴重的藥物副作用,甚至危及生命,例如,自行調整藥物劑量或隨意更換藥物,可能導致血壓波動過大,從而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風險。
合理治療建議
(1)明確診斷 發生血壓升高后,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血壓監測、血生化檢查、尿常規檢查等,以明確高血壓的診斷和嚴重程度。
(2)生活方式干預 高血壓患者應改善飲食習慣,減少鈉鹽攝入,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攝入,并適當進行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等。這些措施有助于降低血壓、提高生活質量。
(3)遵醫囑用藥 高血壓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降壓藥物,并按時按量服藥。不可自行調整藥物劑量或更換藥物,以免影響治療效果。
(4)定期監測血壓 高血壓患者須定期監測血壓,了解血壓控制情況。若血壓持續高于目標值,應及時就診,調整治療方案。
(5)注意藥物相互作用 高血壓患者可能同時患有其他疾病,需要服用多種藥物。此時要注意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應。患者在就診時,應告知醫生自己正在服用的所有藥物。
(6)注意時間和季節規律 血壓波動有一定的時間和季節規律,若發現血壓升高,應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調整藥物的劑量或種類,切勿自行加藥或換藥。
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省腦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柴曉利提醒:高血壓患者不能隨意吃藥。在面對高血壓時,應保持冷靜,遵循醫囑,首先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必要時選擇合適的降壓藥物協同治療,定期隨診,按照醫囑增減藥物,萬萬不可隨意服用別人用的降壓藥物。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控制血壓,減少靶器官的損害,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