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主席在今年新年賀詞中強調:“家事國事天下事,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是頭等大事。”我們要“把老百姓身邊的大事小情解決好,讓大家笑容更多、心里更暖”。
在歷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主席多次指出:“現在,社會節奏很快,大家都很忙碌,工作生活壓力都很大。”“家家戶戶都盼著孩子能有好的教育,老人能有好的養老服務,年輕人能有更多發展機會。這些樸實的愿望,就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了解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就是教育、就業、收入、社保、醫療、養老、居住、環境等方面的事情,大家有許多收獲,也有不少操心事、煩心事。”習主席一次次飽含深情地道出了我們的心聲,念念不忘我們的關注點。因為他一直傾聽著群眾、始終惦記著人民,對廣大百姓的急難愁盼始終“一枝一葉總關情”。
與以往一樣,2024年,習近平主席考察足跡遍布全國各地農村、企業、社區、連隊,給各界群眾回信20多封(公開發表)。他一次次與基層群眾面對面交談,一封封信件往來同各界群眾交流互動,對廣大人民安危冷暖的心心念念溢于言表,對百姓群眾急難愁盼的深刻關切躍然紙上,充分彰顯了赤誠熾熱的人民情懷,深刻詮釋了“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的不懈追求。
2024年,全國基礎養老金月最低標準提高20元,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萬多個,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整體帶動相關產品銷售額超1萬億元,存量房貸利率批量下調惠及5000萬戶家庭……“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永遠是我們黨的奮斗目標”的理念落實到了一項項具體舉措中。
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囑,為人民而奮斗,我們就擁有最堅實的依托、最強大的底氣。正因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人民至上,凝聚了廣大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干字當頭、實字為先。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國內需求不足和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條件下,順利完成了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中國式現代化邁出了新的堅實步伐,我國經濟展現出了強大韌性和潛力。
2024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30萬億元,新能源汽車年產量首次突破1000萬輛,糧食產量突破1.4萬億斤;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競相涌現,集成電路、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領域取得了新成果。“嫦娥六號首次月背采樣”,夢想號探秘大洋,深中通道踏浪海天,南極秦嶺站崛起冰原,展現了中國人逐夢星辰大海的豪情壯志。一個個重要突破,為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注入了充沛動能。“從0到1”的原創性、顛覆性創新,“從1到100”“從100到N”的科技成果轉化,我們在科技高峰上留下的每一個足跡、邁出的每一個步伐,都是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各行業各領域無數科技工作者盡心竭力、創新求變的碩果。
中國式現代化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干出來的,幸福美好生活是每一個人、每一雙手打拼出來的。對于奮斗者來說,時代是最大的舞臺,時間是最大的變量,創造是最大的價值,奮斗是最大的幸福。“夢雖遙,追則能達;愿雖艱,持則可圓。”在新年賀詞中,習近平主席深刻指出:“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個人都是主角,每一分付出都彌足珍貴,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輝。”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又一重要年份。讓我們每個人手挽手與時代同行,肩并肩和時間賽跑,心連著心一起追夢,在新征程上留下自己深深的前行腳印。讓我們每個人在2026年來臨之際,都可以毫無愧色地大聲說一句:“我沒有辜負習近平主席的殷切期望。在自己崗位上,我做到了力當主角盡責任,傾心付出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