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手機在生活中運用的普及,傳統的數字、字母組合加密方式逐漸被認為煩瑣,而手勢密碼由于可以更快完成解鎖,被越來越廣泛地使用。你的手勢密碼安全嗎?帶著這個問題,同學們進行了項目式學習研討,首先通過問卷調查,搜集了全班同學的手勢密碼作為調查樣本,接下來每組同學根據調查結果,選定了四個不同的研究方向。
方向一:如果將手勢密碼視作在9個點中不重復地選取一些點,進行排列組合,選取第一個點的可能性有9種,選取第二個點的可能性有8種,選取第三個點的可能性有7種……如果我們把每個點都用上,一共有9×8×7×6×5×4×3×2×1=362880種可能性,還是相當安全的。但是,在調查問卷中有10%的同學只用了5個點,僅有9×8×7×6×5=15120種可能性,安全性就降低很多,較容易被枚舉法測試出來。故這組同學得出結論:選取的點數越多,安全性越高。當然,有些在實際使用中不可能的組合要排除(例如一個點如果沒使用過,就不允許跨過)。以上可能性的計算方式為估算。
方向二:同學們發現手勢密碼其實就是兩點連接的線段組成的,觀察這些線段的構成:水平豎直線分別有相鄰點和跨點兩種,斜線有1×1、1×2、2×1、1×3、3×1、2×2、2×3、3×2和3×3九種(編者注:九種斜線指的是相應長、寬的長方形或相應邊長的正方形的對角線)。經過統計發現:相鄰點的使用頻率遠高于其他,一個原因是受到點的選擇范圍限制,另一原因,同學們猜測可能是心理因素,或者手指操作幅度的限制。統計發現,僅有17%的同學在手勢密碼中用到了3×3,48%的同學用到了2×3或3×2,但幾乎全部同學都用到了1×1,連線幅度越小,使用頻率越高。這就意味著使用大幅度變化的連線,能讓你的手勢密碼更稀有,但這樣做是否會更安全呢?
方向三:也有同學注意到,在起始點的選擇上,從左上開始的第一行標記為1、2、3號點,第二行從左到右標記為4、5、6號點……雖然我們計算可能性時將9個點看成等可能選擇,但統計中發現,實際上有50%左右的同學選擇從1號點開始,故同學們提出:反其道行之,選擇不常用的起始點開始,可能會更安全。
方向四:在同學們闡述其設計手勢密碼的思路時,只有少量同學選擇將九個點看作1~9的數字,用點代替某個數字密碼排列,更多的同學僅僅是從形狀的角度去設計手勢密碼,故而L形、Z形、星形的密碼大量出現,甚至同一個班中就出現好幾個撞密碼的同學。于是第四個研究方向主要從圖形的角度考慮:經過統計,手勢密碼中軸對稱圖形、中心對稱圖形的數量達到了驚人的40%。于是同學們認為:設計成不規則圖形的手勢密碼會更安全。
通過以上四個方向的統計研究,同學們各自得出了不同的結論,你是否認同呢?面對同一份樣本,當我們從不同的視角進行統計,竟能得出如此豐富多彩的結果。由此可見,統計并不僅僅是簡單的樣本調查、數據整理、圖表描述,更重要的是統計視角的選擇。
附:問卷調查
一、請參照下圖左邊,在右圖畫出你常用的手勢密碼,并標上序號。
二、請簡單描述你設置這個手勢密碼的依據。
(作者單位:江蘇師范大學附屬昆山市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