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六個堅持”原則,集中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論述的核心要義,是對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寶貴經驗的科學總結,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遵循。我國的改革探尋之路,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為指引,不斷得到深化與演進?!傲鶄€堅持”原則,既是理論概括,又是本質要求,是一個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揭示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與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邏輯與辯證關系。必須明確中國共產黨始終處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核心地位,善于總結和運用經驗是黨的制勝法寶,注重系統集成是增強改革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的重要保證,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作風。
關鍵詞: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六個堅持;本質要求
中圖分類號:D25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25)01-0009-05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既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全面深化改革的實踐續篇,也是新征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新篇[1],是對新時代新征程舉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再宣示。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是指導新征程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綱領性文件。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總結和運用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寶貴經驗,貫徹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守正創新、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堅持系統觀念等原則[2]4。這六條重大原則集中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論述的核心要義,是對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寶貴經驗的科學總結[2]17。準確領會和貫徹這些重大原則,對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大意義,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偉大實踐中,我們必須始終堅持、倍加珍惜,并不斷豐富和發展。
一、深刻把握“六個堅持”原則的時代意蘊
我國的改革探尋之路,從思想解放發端,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為指引,不斷得到深化與演進。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六個堅持”原則是歷史的總結、時代的產物、智慧的結晶,以科學思想理論引領前行,以主動歷史擔當把握時代潮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得以深化?!碧貏e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通過理論與實踐的不斷創新,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歷史性偉大成就。
1.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為內容,開啟了劃時代的改革開放新時期。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拉開改革開放大幕,具有劃時代意義,以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為內容,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我國邁出追趕時代的歷史步伐。在黨和國家面臨何去何從的重大歷史關頭,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沖破長期“左”傾錯誤的嚴重束縛,重新確立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做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改革開放作為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三大里程碑之一,是我們黨的一次偉大覺醒。1979年3月,鄧小平同志代表黨中央在理論工作務虛會上講話指出,在中國要實現四個現代化,必須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無產階級專政即人民民主專政、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這四項基本原則是“實現四個現代化的根本前提”[3]。由此,四項基本原則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和改革開放,構成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基本內容。改革開放后,我們黨深刻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經驗,實施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做出了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出了經濟建設“三步走”戰略,規劃從“解決人民溫飽問題”到“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再到“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發展路線。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開放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次偉大革命,正是這個偉大革命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飛躍!”[4]
2.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科學總結了“四個堅持”的重要經驗,開啟了劃時代全面深化改革新篇章。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吹響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我國進入全面深化改革新階段,開啟了劃時代的全面深化改革新篇章。面對國內外環境發生的極為廣泛而深刻的變化,我國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觸及的利益格局、涉及的矛盾和問題越來越復雜和尖銳,正是在這重要關頭,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我國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全局性的戰略部署,改革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再出發。圍繞全面深化改革,以思想理論創新引領改革實踐創新[5],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其中科學總結了堅持黨的領導,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堅持以人為本和堅持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的“四個堅持”最重要經驗,作為全面深化改革必須遵循的原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堅持改革開放正確方向,我們要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敢于向積存多年的頑瘴痼疾開刀,切實做到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確立了“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從戰略重點、優先順序、主攻方向、工作機制、推進方式,以及時間表、路線圖進行了科學布局,深刻表明了改革的鮮明性質和根本任務[2]19。全面深化改革的縱深推進,解決了我國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
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科學地提出了“六個堅持”原則,開啟了劃時代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部署、總動員。2024年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具有繼往開來的重要意義,開啟了劃時代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部署、總動員。全會深刻洞察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6],審議通過的《決定》是指導新征程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綱領性文件,向世界釋放出了新時代我國堅定不移高舉改革開放旗幟的強烈信號。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更加注重系統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點,更加注重改革實效[7]。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圍繞黨的中心任務謀劃和部署改革,是黨領導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币灾袊浆F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黨的二十大報告定義的“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目的是在新征程上,要靠中國式現代化凝心聚力,要靠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錨定的是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為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奠定堅實基礎[2]16。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從“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到“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彰顯了我們黨將改革進行到底的決心和信心。在全面貫徹“六個堅持”原則中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進一步”這三個字,蘊含著歷史的再接續、時代的新圖景,以及久久為功的韌勁。從戰略重點來看,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心在改革,關鍵在深化,重點在全面。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首要是堅持,重點是推動,關鍵是謀劃[8]。40多年來,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從農村到城市、從沿海到內地、從經濟領域到其他領域漸次展開和不斷推進。歷史見證滄桑巨變,我國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從跟跑、并跑到領跑,由追趕時代到引領時代,事實充分表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劃時代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是劃時代的,同樣,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也將是劃時代的。
二、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六個堅持”原則的辯證關系與本質要求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六個堅持”原則,既是理論概括,又是本質要求,內涵十分豐富,是一個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揭示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與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邏輯與辯證關系,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遵循。
1.內涵深刻,聯系緊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六個堅持”原則,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明確回答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領導力量、重大舉措、實現道路等帶基礎性、根本性和關鍵性的核心問題?!傲鶄€堅持”原則構成了中國共產黨理論創新的邏輯框架,為新時代探索理論創新和推進理論創造指明了實踐路徑[9]。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堅持守正創新,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顯著標識;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內在要求;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障;堅持系統觀念,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學思想方法[2]163。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六個堅持”原則,構建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論引領和實踐指引。必須牢牢把握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內在邏輯,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全面把握“六個堅持”原則,共同確保繼續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行穩致遠[2]13。
2.統籌推進,全面協調。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六個堅持”原則構建的理論體系和實踐圖景,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保證和強大動力。貫徹“六個堅持”原則,必須堅持普遍聯系的、全面系統的、發展變化的觀點,形成科學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以整體觀念、全局觀念,堅定信念保持政治定力,確保統籌推進、全面協調,不能有任何偏頗。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確保著改革的正確方向和正確道路。改革的目的是把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和價值追求貫穿改革的始終。做到老百姓關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什么、推進什么。緊跟時代步伐,順應實踐發展,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動搖[2]167。加快推進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不斷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和國家治理效能。善于運用系統思維、系統方法,不斷增強各項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讓每一項改革舉措都能釋放出最大效應。
3.與時俱進,求真務實。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六個堅持”原則始終貫穿著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的精神特質,體現了堅持與發展的統一、繼承與創新的統一。全面深化改革是不斷前進的,指導這種實踐的科學理論也是不斷前進的。“六個堅持”原則不是封閉的,而是不斷發展的。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改革呈現全面發力、多點突破、蹄疾步穩、縱深推進的生動局面。改革永無止境,認識真理永無止境,理論創新也永無止境。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作為“實現四個現代化的根本前提”。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把科學總結的“四個堅持”重要經驗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遵循。黨的二十大提出前進道路上必須把握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堅持發揚斗爭精神的“五個堅持”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依據和實踐指南[10]。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進一步深化改革的“六個堅持”原則,與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提出的四項基本原則、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四個堅持”、黨的二十大提出的“五個堅持”的科學內涵是高度一致的,充分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科學運用,彰顯了我們黨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的精神。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確立的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一脈相承,同黨的二十大做出的戰略部署也是有機銜接的[11]。面對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還將面臨各種難以預料的風險和挑戰,必須保持道不變、志不改的強大定力。相信,只要始終堅持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精神,勇于改革、勇于創新,就能不斷有所發現、有所創造并不斷前進。
4.穩中求進,先立后破。中國式現代化是在改革開放中不斷推進的,也必將在改革開放中開辟廣闊前景[2]14。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開放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堅持全面改革,在各項改革協同配合中推進?!碑斍埃瑖H國內形勢紛繁復雜,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日新月異,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先立后破,不斷將改革引向深入。在改革深入推進中,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體現了鮮明的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穩和進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辯證統一的關系。穩是大局和基礎,穩得住才能進得了;進是方向和動力,不進難以穩,只有不斷地進,才能提高穩的水平。立與破,是辯證統一關系。要把握好調整政策和推動改革的時度效,“該立的要積極主動立起來,該破的要在立的基礎上堅決破”,堅持穩扎穩打,保持戰略定力。以堅定的發展信心、積極的擔當作為,最大程度減輕“未立先破”帶來的風險和陣痛。以體制機制的全面創新提升現代化體系的治理效能[12],推動改革和發展深度融合、高效聯動,確保改革與發展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不斷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向廣度和深度進軍。要強化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緊緊抓住影響現代化事業的體制機制障礙和結構性矛盾,奔著問題去、盯著問題改[13]。當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堅持穩中求進、先立后破,對于增強發展信心和底氣,應對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社會預期偏弱等困難和挑戰,尤為重要。
三、全面把握“六個堅持”原則的深刻啟示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必須全面把握和堅持運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六個堅持”原則,增強風險意識和底線思維,保持戰略定力,堅定發展信心,開辟中國式現代化的廣闊前景。
1.中國共產黨始終處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核心地位。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運所系。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六個堅持”的原則,其中,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第一位的,是統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黨的領導,全面從嚴治黨,是改革開放取得成功的關鍵和根本?!敝袊伯a黨是最高的政治領導力量,始終處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核心地位。《決定》強調:“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把黨的領導貫穿改革各方面全過程,確保改革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進?!盵2]18改革開放40多年偉大實踐深刻揭示,正是因為有了黨的全面領導,才確保我國在改革開放問題上的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成功應對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克服無數艱難險阻,開啟了改革開放新時期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事實表明,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確保改革正確方向、深入推進的根本保障。全面深化改革的提出,總結并吸取改革開放以來堅持黨的領導的成功歷史經驗[11]。改革開放任務越重,越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越要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2]2。我們必須更加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更加堅定做到“兩個維護”,確保黨對改革發展的全面領導,牢牢掌握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領導權、管理權和指揮權[14],不斷提高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
2.善于總結和運用經驗是中國共產黨的制勝法寶。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善于總結和運用經驗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是我們黨成熟的重要標志。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總結和運用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寶貴經驗,提煉出“六個堅持”原則,這是黨和人民共同創造的精神財富,對于增強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學性、預見性、主動性、創造性,推動改革行穩致遠,具有重大指導意義[15],為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制勝法寶[16]。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一步步走過來,很重要的一條就是不斷總結經驗、提高本領,不斷提高應對風險、迎接挑戰、化險為夷的能力水平。”縱觀我們黨的歷史,在經歷多次關乎生死存亡的歷史關節點,都能經受住重大挫折的嚴峻考驗。在這一過程中,我們黨善于總結經驗、汲取前行智慧和力量,帶領廣大人民從站起來走向富起來、強起來。改革開放初期,圍繞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根本問題,通過總結借鑒世界社會主義歷史經驗,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17]。習近平總書記全面總結了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善于運用歷史規律的高度政治自覺和責任擔當,把握歷史發展大勢,掌握歷史發展主動。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著力總結了黨的百年奮斗成就和歷史經驗,號召全黨要以清醒的認識和執著的奮斗爭取在新時代新征程上贏得主動、贏得未來[17]。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我們要繼續從新的歷史特點和具體實踐出發,善于總結運用黨在不同歷史時期成功應對風險挑戰的豐富經驗,堅持黨的領導強化改革頂層設計的總體擘畫[18],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3.注重系統集成是增強改革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的重要保證。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謀劃和推進改革,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全局觀念,強化戰略思維、辯證思維,分輕重緩急,更加注重系統集成?!眻猿窒到y觀念,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個寶貴經驗,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貫徹的一條重大原則[19]。事實充分表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項宏大工程,不能靠零敲碎打調整,也不能碎片化修補,必須是全面的系統的改革和改進。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實現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圍到系統集成、全面深化的轉變[20]。以改革舉措協調配套,注重系統集成,提升整體效能?!稕Q定》指出:“堅持系統觀念,處理好經濟和社會、政府和市場、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發展和安全等重大關系,增強改革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盵2]18使各項改革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實施過程中相互促進、在實際成效上相得益彰。因此,我們在制定每一項具體措施時,都需要有全局觀、整體觀,自覺在大局下行動,切實做到上下貫通、左右協調,防止顧此失彼甚至相互掣肘。重點要加強對改革系統性的布局、全面性的謀劃,從而使各方面改革得到相互配合、相互協同,達到優質高效。要處理好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關系、全局和局部的關系、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的關系。比如,因地制宜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實行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布局建設未來產業的同向發力、全面發力,通過發揮系統集成效能,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4.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作風。全面落實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則,必須提高貫徹執行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部署轉化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大力量?!笔聦嵆浞直砻鳎ヂ鋵嵤屈h的政治路線、思想路線、群眾路線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領導干部黨性和政績觀的重要標志。要把釘子釘到位,首要的是把改革精神吃透?!耙乐箍蘸案母锟谔枺乐购唵无D發照搬中央文件,防止機械式督察檢查考核?!薄稕Q定》中的每一項改革舉措,都是扎根于博大深邃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必須學深悟透其精神實質,深刻領會和把握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題、重大原則、重大舉措、根本保證,增強推進改革的思想自覺[21]。要把釘子釘到位,必須結合實際、因地制宜。要大興調查研究,走好群眾路線,問需、問計于民。聚焦實際問題,摸清影響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困難與根源,真正了解發展所需、改革所急。努力做到察實情、出實招、求實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價值取向,要使改革開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轉化成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把釘子釘到位,要以重點帶動全局。樹立戰略眼光、戰略思維,善于運用矛盾分析方法[22]。既抓重要領域、重要任務、重要試點,又抓關鍵主體、關鍵環節、關鍵節點,實行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標相結合。要把釘子釘到位,必須精準施策、適時適度,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爸灰俏覀兛礈柿说?、認定了的事情,堅定信心、下決心干,就沒有干不成的。”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貴在堅定不移、久久為功[23]。因此,要充分調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積極性,凝聚改革共識,形成推進改革的強大合力,激發起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磅礴之力。
參考文獻:
[1]杜尚澤,鄺西曦,等.新征程上的一份綱領性文件——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側記[N].人民日報,2024-07-20(2).
[2]《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 定》輔導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
[3]中國共產黨簡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共黨史出版社,2021.
[4]習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5]邱超奕,金歆.堅定不移高舉改革開放旗幟、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共中央舉行新聞發布會解讀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N].人民日報,2024-07-20(3).
[6]王浩,張爍.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與會同志談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N].人民日報,2024-07-20(2).
[7]羅珊珊,屈信明.以更大的決心和力度深化改革開放[N].人民日報,2024-04-21(1).
[8]董元吉,李宗赫.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內涵特征、生成邏輯與原則遵循——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J/OL].克拉瑪依學刊,[2024-08-22].http://kns.cnki.net/kcms/detail/65.
1285.C.20240820.1547.002.html.
[9]郭,盧楚婷.“六個堅持”:中國共產黨理論創新的根本遵循[J].廣東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24(3):11-16.
[10]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11]王偉光.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推進中國式現代化[J].紅旗文稿,2024(14):4-8.
[12]涂良川,張寶翠.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敘事——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J].西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4(3).
[13]張夏恒.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歷程、要點及指向——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J].黨政研究,2024(6).
[14]劉成,明芳.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邏輯意蘊、時代價值及演進理路[J/OL].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4-08-22].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0.1023.c.20240816.1402.004.html.
[15]本報評論員.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論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N].人民日報,2024-07-21(1).
[16]季正聚.深刻領會和把握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則[N].人民日報,2024-07-23(9).
[17]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18]蒲清平,馬睿.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系統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邏輯進路[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4(4).
[19]本報評論員.更加注重系統集成,使各方面改革相互配合、協同高效[N].人民日報,2024-07-24.
[20]黃一兵.深刻認識和把握“六個堅持”重大原則[N].光明日報,2024-08-14(6).
[21]包心鑒.全面深化改革: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原則和根本動力[J].山東社會科學,2024(7):5-16.
[22]孫明增.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貫徹的“六個堅持”重大原則[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24(4).
[23]李林蔚.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N].人民日報,2024-07-23(19).
收稿日期:2024-11-07
基金項目:江蘇省社科應用研究精品工程“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的動力機制與實現路徑研究”(23SYC-88)
作者簡介:成青青,特約研究員,高級講師,博士,從事黨的建設、區域經濟與科技創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