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市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加強城市基層黨建工作部署,重點抓實“五個到位”,在建強組織、服務群眾、融合治理、培育隊伍、升級陣地等方面持續發力,對加快推進“五大率先突破行動”大安模式提供重要支撐作用,推動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水平和服務群眾效能雙提升。
堅持組織體系覆蓋到位,筑牢基層治理戰斗堡壘。健全縱橫聯動的組織體系。縱向延伸,健全“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五級組織架構,建立網格黨支部137個,將黨組織觸角延伸到網格小區、居民樓棟,把網格內各領域黨員就近編入樓棟黨小組,推選為黨員中心戶;橫向拓展,推動17個城市基層工作聯盟實體化運行,覆蓋各領域、各行業,夯實基層治理根基。構建一貫到底的責任鏈條。健全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負責、有關部門和行業系統齊抓共管的領導體制和責任機制,澆鑄市、街道、社區上下聯動、一貫到底的“動力主軸”,形成上下共同發力的“大黨建”格局,推動政策、資源、權力進一步向基層傾斜,使城市黨建工作共下基層治理一盤棋,夯實黨在城市的執政根基。建強統籌有力的基層堡壘。抓住賦權、減負、增效這個關鍵環節,明確街道職能定位,建立權責清單,執行準入制度,用制度推進“條條”圍著“塊塊”轉,加強基礎保障,健全社區工作者職業體系,強化黨群服務中心(站)建設,使街道社區成為連接區域內各領域黨組織、凝聚基層治理合力的“軸心”,貫徹黨的意圖,服務居民百姓,使其真正成為堅強戰斗堡壘。
堅持黨員先鋒示范到位,提升基層治理服務水平。“設崗式”服務,讓黨員所長對接居民所需。為減輕基層黨員干部負擔,大安市率先探索開發集黨員報到、活動認領、積分兌換、反饋提醒等功能于一體的“雙報到·大安先鋒行”服務平臺,引導在職黨員結合個人實際進行選崗,充分調動3850名黨員干部進社區認領服務崗位,提供法律援助、健康義診等特長服務110余次,積極參與常態化服務活動6000余人次,為社區治理注入強大的“紅色動力”。“派單式”服務,讓黨員所為助力社區治理。由社區黨組織多渠道收集社情民意,線上發布服務項目,報到黨組織和在職黨員“線上認領、線下服務”,讓進社區報到的黨組織和在職黨員知道“干什么”、“怎么干”,常態化進網格、領項目、做服務,對接群眾需求清單366個,實施服務項目125個,兌現居民“微心愿”2097個。“聯動式”服務,讓黨員所能共解堵點難題。聚焦群眾普遍關注的物業管理、小區環境、供熱供水等難點堵點,以街道社區黨組織為軸心,召開聯席會、議事協商會、多方聯動會,開展聯合執法,發揮報到黨組織最大資源優勢、專業優勢。
堅持多元力量融合到位,加強基層治理綜合能力。“黨建+治理”,促進網格融合。整合市市監局、市行政執法局、市應急局的執法力量,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法院的司法力量,市住建局、市人社局的民生服務力量,與社區網格精準對接,將多方力量編入所屬網格隊伍中,形成“有事共商、矛盾共解、難題共破”合作模式,建成一網統管、聚力融合、執法護航的矛盾糾紛化解新格局。“黨建+法律”,強化法治融合。整合資源,將法院、司法、公安等司法力量融入基層治理格局,成立矛盾糾紛一體化調處中心,采取“常駐+輪值”相結合的聯合辦公方式,對矛盾糾紛進行依法調處。依托向前來尋求幫助的黨員、群眾推出“咨詢-指導-普法-服務”的服務新模式,由街道直接調度指揮,開展聯合執法200余次,確保基層有權力快速解決群眾身邊的執法領域問題。“黨建+物業”,助力服務融合。構建“一融合二引領三營造”物業黨群服務體系,塑造社區黨組織、物業服務企業、業主委員會“三方聯動”服務模式,形成工作合力,共同解決小區管理瓶頸難題,滿足居民多元化需求。
堅持干部隊伍培育到位,激活基層治理動能活力。靶向賦能精培優育。綜合考慮基層治理專干的個人特點、專業背景、發展方向等因素,推行“結對幫帶”工作模式,明確街道黨工委副書記為社區治理專干的結對幫帶人,所在社區黨組織書記為思想幫帶人,所在社區業務骨干為直接幫帶人,面對面進行交流溝通,手把手進行工作指導,心貼心進行思想教育。2024年組織60名街道(社區)干部與36名社區治理專干精準搭建幫帶對子36對,切實提升干部隊伍履職能力和服務質效。激勵約束常抓嚴管。堅持教育與監督并重,激勵與約束并舉,強化待遇保障激勵,落實休假、體檢、職級晉升等保障措施。研究制定《大安市關于推動基層治理專干在干而論道中成長成才的二十條舉措》,督促激勵專干履職盡責,推動沉在基層、干在一線、用在關鍵,更好地為民服務。采取“四不兩直”方式,不定期對基層治理專干作用發揮情況進行調研指導,確保宏觀指導、督促檢查、日常管理“三個到位”。崗位練兵科學選用。樹立“早壓擔子早成才”導向,將全市基層治理專干和社區工作者分別放在社區治理一線,協助抓好社區重點工作任務。注重社區工作者的成長,著重選拔工作表現突出、符合任職條件的優秀社區工作者按規定程序進入“兩委”班子;市委將暢通晉升渠道,擇優選拔在社區工作滿5年、業績突出、能力較強、符合任職條件的社區工作者進入街道事業單位領導班子,激發其干事創業的熱情。
堅持服務陣地建設到位,推動基層治理順暢高效。聚焦規劃布局,夯實陣地基礎。積極推動財政、住建、城管、街道等部門單位全面摸清國有資產資源現狀,通過盤活利用、合作共建、社區代管等方式,完善社區陣地綜合服務功能,使閑置資產在黨群陣地建設、擴充惠民經費、便民為民服務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2024年共創新打造2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并完成新址搬遷,優化升級黨群服務站3個,有效解決了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場地不足、活動空間緊張等問題。聚焦優化升級,強化陣地服務。秉持“辦公場所最小化,服務功能最大化”的改造理念,精準對接群眾需求,整合會議室、圖書室、文明實踐站、綜治中心等功能相似的功能室,錯峰開展群眾活動和學習教育,實現“一室多用”,規范設置居民矛盾糾紛調解、經典文化傳承、民情懇談、舞蹈聲樂、繪畫棋牌等功能室,釋放更多活動空間。對全市12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內外標牌、氛圍營造、環境衛生等方面進行提檔升級,聚焦服務便民,提高陣地效能。聚焦“一站式”服務理念,以“為民、便民、惠民”為宗旨,優化服務形式,開設綜合服務窗口,設立“引導臺”,整合服務項目,將業務辦理流程制作成“服務事項便民條”,實現一次性辦結。針對行動不便的居民,指定專職網格員開展領辦、代辦服務,提供主動式便捷服務,全面提升服務質效。
(作者:中共大安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責任編輯/王若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