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研究區(qū)為典型的致密砂巖氣藏,目前該氣藏已進入后期井網加密調整階段。近幾年,加密水平井主要有靶點間斜插、排間平行和排間錯位三種加密方式,其中排間平行加密方式的氣井開發(fā)效果最好。隨著生產開發(fā)的進行,目前,加密井井距在400至600m之間,井間干擾制約著氣井產能。為研究合理井距,將儲層按儲量豐度分為四種類型,以排間平行的加密方式為例,針對不同儲層類型設計井距為100至1000m的10種方案,考慮同時布井和鄰井生產5年后加密布井兩種情況,分別生成井距與預測可采儲量關系圖版。采用現場實際井例驗證,圖版誤差較小,后期可以用于指導加密井部署和產量預測。
關鍵詞:致密砂巖氣藏;加密水平井;儲量豐度;合理井距; 關系圖版
研究區(qū)沉積類型為典型的障壁砂壩,主要圍繞主砂壩部署加密調整井,加密方式有3種,分別為靶點間斜插加密井、排間錯位加密井和排間平行加密井,加密后平均井距586m。加密井主要挖潛井間未動用儲量,一般位于儲量豐度較高區(qū)域的井產能較高,但受到井間干擾的影響,部分井產能較低。對3種加密類型的氣井分別進行研究,發(fā)現排間平行加密方式的預測可采儲量最高,隨著井距的逐漸減少,井間干擾嚴重影響氣井產能,因此,亟需針對不同儲層類型下的合理井距進行研究。
馬立軍等(2024)[1]在室內理論計算和數值模擬研究的指導下,進行了不同井距的礦場開發(fā)實踐,基于數值模擬,綜合考慮單井產油量和區(qū)塊產油量,優(yōu)選出合理井距范圍。王志中(2024)[2]選取普適性較好的單井合理控制儲量法、合理單井配產法和合理采氣速度法等進行分析,明確了開發(fā)井距確定中的關鍵參數,通過統計回歸和概率分析方法,形成了不同物性條件下、不同氣藏類型的經驗圖版。肖明國等(2024)[3]在總結下黃巖區(qū)塊各項開發(fā)地質條件的基礎上,通過合理儲量法、經濟極限井距法、模擬法等對研究區(qū)的井網進行優(yōu)化。基于前人的研究方法,結合本區(qū)塊的研究現狀,利用Harmony軟件分別采用四種儲層類型的相關參數建立理論模型,設定好氣井的相關生產參數,擬定100至1000m的10組不同井距方案,開展不同井距與預測可采儲量的關系研究,考慮同時布井和后期加密布井兩種情況,生成不同井距與預測可采儲量關系圖版,用于后期指導加密布井和預測可采儲量。
一、建立解析模型
根據研究區(qū)氣藏儲層實際參數范圍,四類儲層的相關參數設置如表1所示。早期同時布井模型中,3口井均在同一天投產。后期加密布井模型中,兩端的2口井在同一天投產,中間的1口加密井在5年后投產。設定好生產控制參數后運行模型,結果顯示:在井距為300m以下時,井間沒有壓力未波及區(qū)域,井間干擾較為嚴重;當井距達到400m左右時,井間開始出現壓力波及影響減弱的區(qū)域;當井距增加到700m時,井間存在壓力波及影響較弱區(qū)域,井間存在無法采出的剩余儲量(圖1)。
二、井距與預測可采儲量關系圖版
考慮同時布井生產及鄰井生產5年后部署加密井兩種情況,分別針對Ⅰ、Ⅱ、Ⅲ、Ⅳ四類儲層開展井距為100至1000m的數模預測,基于模型預測的可采儲量,分別生成井距與預測可采儲量的關系圖版。Ⅰ~Ⅲ類儲層對應的經濟界限井距依次為300m、400m、500m,Ⅳ類儲層儲量豐度過低,不具備布井條件。將經濟界限井距投放到同時布井不同井距與預測可采儲量關系圖版上可以看出(圖2),經濟界限井距對應的預測可采儲量均未達到最大值,并且越好的儲層,其可采儲量的最大值越大。從圖版上看,Ⅰ類儲層對應的合理井距為600至800m,此時的預測可采儲量達到最大,井距繼續(xù)加大,預測可采儲量也不會有明顯的增加;Ⅱ類儲層對應的合理井距為600至700m;Ⅲ類儲層對應的合理井距為600m。根據不同加密井距與預測可采儲量關系圖版(圖3),Ⅰ類儲層加密井距為300至500m之間時,井距增加對應的預測可采儲量增幅較小,井間干擾的影響較小,當井距增加到800m以后,幾乎不存在井間干擾,即Ⅰ類儲層合理井距為300至500m。同理,Ⅱ類儲層合理井距為400至500m,Ⅲ類儲層合理井距為500至600m,Ⅳ類井儲量豐度過低,目前無布井條件。
三、關系圖版的適用性
(1)同時布井井距與預測可采儲量關系圖版
為驗證同時布井井距與預測可采儲量關系圖版在現場的適用性,選擇兩個早期投產水平井井組,按照對應的井距和預測可采儲量投點在圖版上。井組(一)對應的井有3口,1井、2井、3井的井距均為900m,3口井實際預測可采儲量與圖版上對應的預測可采儲量的相對誤差分別為17.5%、10.9%和8.6%,誤差大的原因是實際儲層儲量豐度高于模型設計豐度值(圖4,表2)。井組(二)中Ⅲ類儲層對應的井有3口,4井、5井、6井的平均井距為800m,實際單井平均預測可采儲量與圖版上對應的預測可采儲量相對誤差為5.5%(圖4,表3),總體來看,誤差較小,圖版適用性較好。
(2)鄰井生產5年不同加密井距與預測可采儲量關系圖版
為驗證鄰井生產5年后加密井距與預測可采儲量關系圖版在現場的適用性,選取4口加密井,按照對應的井距和預測可采儲量投點在圖版上。加密井都存在井身穿過多類儲層的現象,Ⅰ/Ⅱ/Ⅲ類加密井共有3口,7井、8井、10井的加密井距分別為630m、400m、600m,實際預測可采儲量與圖版上對應的預測可采儲量的相對誤差分別為5.4%、3.4%和3.9%,誤差值相對較小。Ⅰ/Ⅱ類加密井有1口,9井加密井距為550m,實際預測可采儲量與圖版上對應的預測可采儲量的相對誤差為6.6%(圖5,表4)。整體來看,后期加密井的實際預測可采儲量與圖版設計可采儲量的相對誤差較小,對于研究區(qū)氣藏而言,該圖版可以對后期加密布井和產能預測提供參考。
四、結論
(1)根據不同井距及不同儲層類型生產模型,發(fā)現隨著井距的增加,井間干擾減弱,預測可采儲量增加,當井距增加到一定范圍以后,預測可采儲量基本不變。
(2)同時布井不同井距與可采儲量關系圖版顯示,Ⅰ類儲層合理井距為600至800m,Ⅱ類儲層合理井距為600至700m,Ⅲ類儲層合理井距為600m,Ⅳ類儲層目前無開采價值。
(3)鄰井生產5年不同加密井距與可采儲量關系圖版顯示,Ⅰ類儲層合理井距為300至500m,Ⅱ類儲層合理井距為400至500m,Ⅲ類儲層合理井距為500至600m,Ⅳ類儲層目前無開采價值。
參考文獻:
[1]馬立軍、柴慧強、馮立勇等。礦場參數法優(yōu)化陸相夾層型頁巖油水平井合理井距[J].石油鉆采工藝, 2024(5).
[2] 王志中。海上氣田開發(fā)評價中合理井距確定方法[J].天然氣勘探與開發(fā), 2024, 47(2):61-67.DOI:10.12055/gaskk.issn.1673-3177.2024.02.007.
[3]肖明國、孫鵬杰。下黃巖煤層氣開發(fā)有利地質條件及合理井網密度分析[J].中國煤炭地質, 2024, 36(2):13-18.DOI:10.3969/j.issn.1674-1803.2024.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