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們眼里,她們是指路引航的“知心媽媽”,她們是雪中送炭的“貼心媽媽”,她們是筑夢未來的“暖心媽媽”。江蘇省高郵市婦聯自2014年起便發起愛心媽媽結對幫扶行動,十年,涌現出無數動人的故事……
供電媽媽:愛心接力"一路護航
十多年前,在高郵市婦聯牽線下,臨澤鎮營南村特困兒童宋宋成為國網高郵供電公司結對助學的“春蕾女童”。那年,供電公司女工委主任陳仲霞和營銷部員工吳益峻等愛心媽媽第一次來到宋宋家中探望。宋宋的媽媽因為精神殘疾,不能自理,宋宋一邊刻苦學習,一邊還要像大人一樣照顧家庭。陳仲霞和吳益峻被深深打動了。
每年的春節前與開學季,供電媽媽們都會前往宋宋家中,送去集體的慰問金,幫助宋宋添置學習生活用品;平時更會去宋宋家送上媽媽般的貼心關懷。
當宋宋完成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習,選擇到高郵中等專業學校繼續學習時,供電媽媽們決定繼續支持宋宋的學業。每到開學,供電媽媽都提前送來學費、生活費;每逢節日,她們會捎來衣物、食品。供電媽媽的手機里都存著宋宋每一任班主任的聯系方式,她們常與老師溝通,及時掌握宋宋的學習情況、心理動態。
2020年6月,吳益峻收到宋宋的微信消息,她被鹽城工學院錄取。吳益峻一時間淚水盈滿眼眶,因為她知道,宋宋能夠被心儀的大學錄取背后付出了多少汗水。
在大學開學前,4位供電媽媽特意趕到宋宋家中,幫她準備學習和生活用品,囑咐她在學校的注意事項。宋宋20歲生日,她想用寒假打工的錢請媽媽們吃個飯,楊玲等供電媽媽立即行動起來,陪宋宋度過了一個難忘的生日。2022年的母親節,宋宋精心制作了微信視頻和電子賀卡,發給曾經幫助過她的43位供電媽媽,祝她們母親節快樂。
13年來,供電媽媽的愛一直在路上。這份愛像電燈,既點亮了宋宋的成長路,也照亮了供電媽媽自己。如今宋宋已經畢業,正在上海某期貨公司做UI設計,她加入志愿者隊伍,積極參加公益活動,經常向騰訊公益基金捐款。除了宋宋,供電媽媽們還先后在界首、周山、送橋等地成立“郵益思供電春蕾班”,護航農村留守困境兒童成長。
卸甲“媽媽微家”:匯愛同行"共筑未來
2021年,卸甲鎮婦聯承接“把愛帶回家"相伴共成長”公益項目,鎮婦聯主席胡星鳳積極為當地25名困境兒童尋找匹配1+N愛心媽媽團隊,她帶頭與小輝結對擔任愛心媽媽。
小輝父親去世,母親改嫁,他與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家庭經濟困難。小輝性格內向,不怎么愿意與陌生人交談,說話時聲音小小的,非常不自信。熱心的胡媽媽便經常走訪小輝的家、學校,帶他一起參加各類關愛活動,希望能用母愛的溫柔化解他心中的孤獨與恐懼,使他成長為陽光自信的孩子。經過一段時間的陪伴,小輝與胡媽媽的感情逐漸親密。胡媽媽說:“有一年春節,年初一一大早,小輝就用語音給我拜年了,我當時真的太感動了。”
為提升愛心媽媽關愛服務的成效,胡星鳳牽頭成立愛心媽媽婦女微家,鎮婦聯執委、村婦聯主席、教師、優秀黨員、優秀巾幗志愿者等40多位來自不同領域的愛心人士加入愛心媽媽行列。她們經常相聚在微家陣地,交流幫扶兒童情況,相互取長補短,商議方法對策,將關愛工作做得更細更實。
關愛困境兒童需要多方聯動、精準發力。近年來,通過胡星鳳的大力爭取,“糧食集團春蕾班”在卸甲設立,“一戶一策”微關愛項目6名困境兒童家庭得到幫助,太陽雨志愿者協會、紅馬甲志愿者協會等愛心組織也紛紛到卸甲鎮結對資助困境兒童,全鎮40多名困境兒童通過愛心媽媽結對活動受到幫助。
陽光天使媽媽團:愛你,不止10年
朱海燕是一名醫務工作者,經常要到各鄉鎮進行醫療指導服務工作,留守兒童天真的笑容和眼神中難以掩飾的孤寂,讓她難以忘懷。10年前,朱海燕和志同道合的幾位朋友籌備成立了高郵市陽光志愿者協會,致力于農村困境留守兒童幫扶。她請各鄉鎮婦聯提供名單,進行一對一的幫扶,不僅資助孩子們的學費生活費,更是在生活中給予無微不至的關照。“愛一個孩子,就要全身心去愛”,這是朱海燕經常對陽光天使媽媽們說的話。
10年,當初的6人小團隊,已經發展到現在的86位愛心媽媽,先后幫扶了108個孩子。天使媽媽團的姐妹們來自各行各業,有愛心,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具備一定的經濟基礎,真心關愛著留守兒童。朱海燕也會走入鄉鎮村莊進行實地走訪,根據每位孩子的性格,為他們匹配合適的“媽媽”。
每年暑假,朱海燕都會組織夏令營。媽媽們帶著孩子,去過揚州、無錫、南京、常州,游玩樂園,增長知識,孩子們也成了好朋友。他們經常在一起過“六一”,一起過春節,大家聚在一起,就是一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
韓素玲是朱海燕的同事,她曾為白血病人捐獻過造血干細胞,入選了2016年“中國好人榜”。聽說朱海燕的善舉后,韓素玲立刻要求加入媽媽團。韓素玲第一次見到小汪時,就對這個黑瘦黑瘦的小姑娘心生憐憫。韓素玲給小汪買了新衣服、新文具,一有時間就去看望她。在后來的日子里,韓素玲經常去臨澤看望女兒,寒暑假時就把小汪接到家里住上一段時間。現在的小汪正在高郵市讀高中,平時住校。她一有時間就會給韓素玲發微信“媽媽,我想回家吃飯”,韓素玲就把她接回家美美吃一頓。每次考試成績出來了,小汪都會第一時間告訴韓素玲。
幫扶一位留守兒童,不僅僅是經濟上的資助,更要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小雨6歲,沒有爸爸也沒有媽媽,和爺爺一起生活。來自稅務局的趙玲初見小雨就心疼不已,每周六都把小雨帶回家,跟自己的孩子一起學習一起玩耍。小雨掛在嘴邊的話就是:“我的趙玲媽媽是世界上最漂亮最溫柔的媽媽。”隨著小雨的長大,青春叛逆期也悄然而至,她開始變得迷惘敏感。細心的趙玲發現情況不對,趕緊聯系團里的心理咨詢師,給小雨進行心理疏導,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海燕說:“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這些孩子,讓他們遇見了這個世界的深情、暖情、真情,他們是幸運的,而我們是幸福的。”
近期,高郵市婦聯聯合市民政局,舉辦了“郵福童享"愛伴成長”愛心媽媽結對關愛啟動儀式,高郵市60余家部門(單位)、公司(企業)的機關干部紛紛報名擔任愛心媽媽。接下來,市婦聯將以“1名愛心人士+1名困境兒童”“1個愛心團隊+1名困境兒童”“1個愛心團隊+春蕾班”等形式,不斷提升關愛服務能力和水平,匯聚更多的愛心力量,為愛心媽媽賦能。
韓粉琴:江蘇省高郵市婦聯副主席
譚萌:江蘇省高郵市婦聯家兒部部長
編輯"喬可可"1525188915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