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現政法干警守護人民幸福與安寧的真實風貌,折射法治中國建設的輝煌歷程。
由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共同指導,上海耀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長安出版傳媒有限公司、新疆樂動樂聽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的電視劇《真心英雄》,自1月1日起在北京衛視、東方衛視、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播出。該劇以公安、檢察、法院、國安、司法行政五大政法系統中的八組英雄模范人物(集體)為原型,展現政法干警守護人民幸福與安寧的真實風貌,折射法治中國建設的輝煌歷程。
《真心英雄》由八個單元故事組合而成,單元導演包括張睿、邢鍵鈞、金琛、劉家成、費聿竹、易軍、侶皓吉吉,單元編劇包括張鳶盎、彭三源、郭澄駿、秦語謙、海飛、謝曉旭、武瑤、馮驥、袁子彈、劉一千、楊哲、李楊(按單元播出順序排列),集結中國優秀影視創作人員,描繪一線政法干警群像。近日,編劇袁子彈、馮驥和導演費聿竹作為主創代表接受《綜藝報》采訪,分享單元劇和政法題材作品創作經驗。
源于真實故事" 致敬政法英雄
一線干警與犯罪分子斗智斗勇;社區民警為民服務無小事;監獄司法干警甘當“靈魂擺渡人”;國安干警守護國家機密;法官對法律底線的堅定執著……《真心英雄》通過大量源于真實案例的政法干警故事,增進觀眾對于政法工作的了解,展現政法英模的家國情懷和時代擔當。
回顧創作過程,三位參與采訪的主創代表不約而同地提到“真實”“英雄”等關鍵詞——這既是他們參與項目的初衷,也是貫穿整部作品的創作源泉。
《最后一個任務》單元編劇馮驥表示,為國家和人民付出一切的英雄是他心中最尊崇的人,這是整個項目最吸引他的地方。“崇尚英雄,才會出現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創作,讓大家共同歌頌英雄、銘記英雄、學習英雄。”
《正義天平》單元編劇袁子彈認為,“真實+社會意義”是這個項目最吸引她的特質。劇集講述大量公檢法系統真實英模故事,涉及不同職能部門。參與作品創作,讓袁子彈有機會了解不同戰線國家機構工作人員是如何運轉和保護普通人生活的,“感覺視角很獨特。”在她看來,自己負責的篇章看似不如刑偵緝毒題材那么“強戲劇性”,但這部分內容卻和每個人息息相關。“我希望這一篇章能夠重點強調法治和公平。”
《女子監獄》單元導演費聿竹表示,《真心英雄》最吸引人的地方是“真實性”,基于真實人物和事件,全方位展示奮戰在一線的英雄故事。“很榮幸我可以參與其中,通過這部作品向觀眾還原我們的英雄。作品也給予我一個機會向英雄致敬。”
平衡真實性與戲劇性
《真心英雄》由真實案件和現實原型改編而成,《女子監獄》單元講述菜鳥女獄警的成長之路;《正義天平》單元中的女法官,即便犧牲自我,也要維護公平正義;《最后一個任務》單元,誓死與毒品犯罪抗爭到底的父子兩代緝毒干警,讓政法英模的奉獻精神直抵人心。
在費聿竹看來,《真心英雄》并非傳統意義上以刻畫人物為主的傳記片。從創作角度來講,“真實”是生動的,具備天然生命力。然而,對于戲劇,“真實”也是粗糲的、未經雕琢的。“這就意味著此次創作重心在于如何把握‘真實’的度,如何準確尋找人物原型和戲劇創作的平衡點。”
為此,團隊實地采風調研,積累了大量鮮活生動素材,將發生在英雄身上的多個真實案例拆解整合,以懸疑犯罪類型化方式呈現給觀眾。《真心英雄》將觀眾帶入八個緊張刺激的故事,隨著故事起伏側寫人物,還原真實、生動的英雄。“這是一次嘗試,我想這也是《真心英雄》的特點。”費聿竹如是說。
袁子彈介紹,由真實人物改編的影視作品既要兼顧真實性和戲劇性,還要考慮社會影響和原型人物家屬的感受。在創作過程中,不同單元的主創會開會交流經驗,共同出謀劃策。另外,政法委提供很多真實案例與細節,以及一些重要情節的解題思路。
單元劇創作經驗談
談及單元劇和傳統長劇集創作差異,馮驥表示,二者各有所長,單元劇創作更像電影模式。袁子彈認為,單元劇在篇幅上更緊湊,整體表達上可涉及更廣范圍,不同單元風格不同,能滿足不同人群的觀看需求。“《真心英雄》創作陣容強大,無論是幕后主創,還是演員,都有很多新鮮搭配和嘗試,觀眾會比較有新鮮感。”
在袁子彈看來,單元劇也存在短板:篇幅精練,無法細致展開故事,故事與故事之間的勾連不夠緊密,容易降低觀眾黏性。此外,不同單元創作難度有所不同。她舉例,從編劇角度來說,有些單元情節較激烈,故事相對好寫,反之則難。比如,《正義天平》單元的主角是法官,專業內容比較多,劇情不像刑警緝毒之類,可以有很激烈或極致的情節。“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塑造人物,這對我來說是一個考驗。”
哪些題材更適合以單元劇形式呈現?袁子彈表示,類似《唐朝詭事錄》這種志怪故事比較適合單元劇形式。“相信經過大家的不斷嘗試,會發掘出更多能與單元劇相結合的題材,進一步豐富影視內容樣態,為行業提供新創作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