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2009年從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引進秋月梨在甘肅景泰縣試栽。經15年試栽觀察,該品種綜合性狀表現優良,果實扁圓形,平均單果質量271.6 g;果皮黃褐色,有光澤;果肉乳白色,肉質細、口感酥脆,汁液多,石細胞較少,香甜可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6%~14.4%,果心小,品質上等,耐貯運;花期較晚,果實發育期147 d左右;生長勢強,抗寒耐旱,高抗梨黑斑病、褐斑病,抗腐爛病,對白粉病、梨木虱抗性較主栽品種黃冠弱,葉片有日燒和早衰現象,特殊年份果肉會發生木栓病。
關鍵詞" "秋月梨;引種;栽培技術;甘肅景泰
秋月梨是日本農林水產省果樹試驗場1998年雜交育成的中晚熟褐皮砂梨品種,親本為162-29(新高×豐水)和幸水,2001年品種登記[1],2002年引入我國山東萊陽,隨后湖北、江蘇、河南、上海、重慶、貴州等省市引種試栽[2],綜合性狀表現優良。2009年,甘肅省農業科學院林果花卉研究所從江蘇農科院引進秋月梨試栽,經過15年栽培觀察,該品種表現為結果早,果實整齊度高,外觀美,品質上等,豐產穩產,抗寒耐旱,生長結果性狀良好且穩定。
1" "引種園概況
引種園位于甘肅省景泰縣條山集團林果公司國家梨產業技術體系蘭州綜合試驗站核心試驗示范園內,地處騰格里沙漠南沿(37°12′00″N,104°02′05″E),屬溫帶干旱型大陸氣候,海拔1 648 m,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干旱少雨,多風沙,年均溫8.6 ℃,1月均溫 -6.7 ℃,7月均溫21.8 ℃,極端高溫39.4 ℃,極端低溫-27.3 ℃,年有效積溫3 038 ℃,年均降水量183.6 mm(集中在8—9月),年蒸發量3 040 mm,年日照時數2 652 h,無霜期151 d。果園土壤為砂質灰鈣土,pH值8.2,土層深厚(60 cm以下為砂礫土),土壤有機質含量1%,有灌溉條件,果園管理水平中上等。引種面積2畝,園地平坦,砧木為杜梨,自由紡錘樹形,株行距2 m×4 m。
2" "引種表現
2.1" "植物學特征" "樹姿直立,樹冠圓錐形。主干樹皮灰褐色、無裂紋,1年生枝陽面黃褐色、波浪形、無針刺,皮孔密度中等,嫩枝有茸毛。葉芽小、鈍尖、貼生,呈半楔狀,花芽卵圓形,長度6.68 mm,較小。幼葉褐紅色,成熟葉片綠色、卵圓形,葉姿斜向下,葉面抱合,縱向軸彎曲程度中等,葉尖漸尖,葉基圓形,葉緣鈍鋸齒、有刺芒,葉片平均長10.2 cm、寬6.6 cm,葉柄長2.11 cm,無托葉。每花序6~12朵花,花蕾白色,花冠白色,直徑2.88 cm,花藥粉紅色,花粉量大,花瓣卵圓形、重疊,5~8枚,柱頭高于花藥,雄蕊18~25枚,萼片外卷。
2.2" "果實主要經濟性狀" "果實整齊度高,扁圓或圓形,果形指數0.86,平均單果質量271.6 g;果面光潔,銹斑無或極少,果皮中薄、黃褐色,有光澤,蠟質多;果點圓形、中大、顯密;果梗直生,長2.67 cm、粗2.87 mm,梗洼中深、狹,萼洼淺、中廣,萼片脫落或殘存;果肉乳白色、酥脆,肉質細,石細胞較少,汁液多,香甜可口,品質上等;果心小,5個心室,單果種子數7~10粒,黑褐色,卵圓形,中等大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6%~14.4%,果實去皮硬度4.2 kg/cm2。耐貯運,常溫下可存放17 d以上,恒溫冷庫0~1 ℃條件下可存至翌年3月,長期貯藏無異味。詳見表1。
2.3" "生長結果習性" "幼樹樹勢強,結果后轉為中庸,頂端優勢強,萌芽力弱。1年生枝直立、粗壯、尖削度小、較脆,平均長度80.4 cm、粗度7.7 mm,平均節間長3.5 cm;坐果率高,每花序2~4個果,不易抽生果臺副梢,結果枝基部多形成潛伏芽和弱芽;成枝力強,剪口下可抽生1~4個枝。大樹高接第2年、成苗定植第3年即可開花結果,第5年進入盛果期,以短果枝結果為主,盛果期畝產量可達2 200 kg以上。采前落果輕。秋月梨6年生紡錘樹形樹相指標詳見表2。
2.4" "物候期" "在甘肅景泰,3月下旬花芽萌動,4月中旬花序開始分離,4月下旬盛花,花期9~12 d,5月上旬展葉,6月下旬新梢停止生長,9月下旬果實成熟,果實發育期147 d,營養生長天數約210 d。詳見表3。
2.5" "適應性和抗逆性" "秋月梨在甘肅景泰能正常生長結果,且樹體健壯,抗寒、耐旱、耐鹽堿,越冬后未出現枝干、葉片和花芽等器官損傷,栽培性狀一致性、穩定性好。一般田間栽培管理條件下,高抗梨黑斑病、褐斑病,抗腐爛病,對白粉病、梨木虱抗性較主栽品種黃冠弱,葉片有日燒和老化早衰現象,在夏季高溫干旱年份,果肉有木栓病發生,且果實偏小。
3" "栽培要點
3.1" "栽植及整形修剪" "建園時選擇交通便利、晚霜發生頻次少、土壤深厚無污染、水肥條件良好、排灌方便、便于機械操作和日常管理、遠離污染源的地塊。選杜梨作基砧,高位嫁接(20 cm以上);株行距3 m×4 m;授粉品種選中梨1號、黃冠等,配置比例4~5 ∶ 1。
采用疏散分層樹形或紡錘樹形;幼樹及時開角、拉枝,輕剪少疏,培養強健的骨干枝;結果后,疏、剪結合,及時剪除背上抽生直立強旺枝,結果后的枝組與弱枝及時回縮,促使其更新復壯,合理疏枝減少營養無效消耗,合理負載調節生長和結果平衡。
3.2" "花果管理" "結合冬剪,疏除過多、過密花芽;花序分離后,每10 cm選留1個健康無損的側方位花序;花期及時放蜂或人工授粉;謝花后15 d疏果,疏除小、病、殘、畸形果,每個花序留1個果,果間距20~25 cm,強枝多留,弱枝少留或不留。
3.3" "肥水管理" "加強生長季肥水管理。幼樹期果園生草或覆蓋,行間間作淺根矮稈作物或豆科植物,行內覆蓋麥秸、玉米稈,結合中耕深翻漚肥?;室愿靸炠|有機肥為主,每畝施肥量4 m3。生長季追施三元復合肥+有機菌肥,及時灌水。結果后自然生草和中耕深翻結合,根據樹勢和負載量,按斤果斤肥的標準施有機肥,花前、花后、幼果期各追施1次尿素+磷酸一銨+三元復合肥+微生物菌肥,結合病蟲防控噴施Ca、Fe、Mg、B、Zn等中微量元素水溶肥和氨基酸葉面肥。果實膨大期追施三元復合肥+過磷酸鈣+硫酸鉀,葉面追施磷酸二氫鉀和氨基酸葉面肥。早春灌萌芽水,封凍前灌封凍水,新梢速長期和果實膨大期需水量較大,要及時澆水,其他時期根據土壤墑情確定灌水次數和灌水量。
3.4" "病蟲草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腐爛病、黑脛病、黑斑病、白粉病,蟲害主要有梨木虱、梨小食心蟲、梨莖蜂、蚜蟲、紅蜘蛛等,應注意加強前期預防和綜合防治。
采用高位嫁接苗木建園可從根本上防治黑脛病。其他病蟲害防治措施:3月下旬,梨木虱出蟄盛期,噴1次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000倍液+25%丙環唑乳油4 000倍液;花序分離期,噴3~5波美度石硫合劑1次;花后,噴1.8%阿維菌素乳油2 000倍液+5%吡蟲啉乳油1 500倍液防治梨木虱、蚜蟲、梨實蜂;5月下旬至6月上旬,噴75%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30%噻蟲嗪懸浮劑2 000倍液防治梨黑斑病、梨木虱等;7月中旬,噴1次8%阿維噠螨靈乳油1 500倍液+25%戊唑醇1 500倍液防治梨木虱、梨小食心蟲、紅蜘蛛和黑斑病。以后根據病蟲發生情況針對性防控。
草害防控措施:果園自然生草,生長季及時去除高稈、串根性、纏繞性雜草,梨果生育期內根據降水和草情,及時刈割雜草,留茬高度10 cm以下,暑季結合降雨及時翻耕。
4" "引種小結
秋月梨為中晚熟褐皮梨新品種,花期較晚,可有效減輕花期晚霜凍害,其果實外觀漂亮,果形端正,整齊度高,肉質細嫩,汁多味甜,品質上乘,耐貯運,抗病蟲,生態適應性較強,市場認可度高,競爭力強,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可在甘肅景泰沿黃灌區水肥條件較好區域及類似生態區小規模推廣。亦可作為培育晚花梨品種的優良種質資源加以利用。
參考文獻
[1] 于慧芹.秋月梨在江蘇豐縣的表現及栽培技術要點[J].中國果樹,2014(1):62-64+86.
[2] 宮玉東,陳啟明,魏樹偉,等.秋月梨在重慶地區的引種表現及水平網架栽培關鍵技術[J].中國南方果樹,2024, 53 (5): 201-205.
[3] 曹玉芬.梨種質資源描述規范和數據標準[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