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伯峻先生是當代研究《左傳》的大家,其《春秋左傳注》(中華書局二0一六年版)是當代研究《左傳》的扛鼎之作。該書354頁“僖公九年《經》”下注云:“《 水經·濁漳水注》又引《春秋古地名》(當是《土地名》之訛)。”依據楊先生所言,則《春秋古地名》是《春秋土地名》的訛誤。
按:《水經·濁漳水注》所引作“《春秋古地》”,而楊先生誤衍一“名”。另外,此書與著者為西晉京相璠的《春秋土地名》也不是同一本書。《春秋土地名》一書久已散佚,從清代學者王謨《漢唐地理書鈔》對此書的輯佚情況來看,《水經注》多次引用該書,均稱作“京相璠的《春秋土地名》 ”而從未作“《 春秋古地》 ”者。多處不誤,而此處獨誤的可能性并不大。
另外,《水經·濁漳水注》:“《 春秋古地》云:葵丘,地名,今鄴西三臺是也。”而“鄴”在西晉,為了避晉愍帝司馬鄴之諱,曾一度改為“臨漳”。京相璠生當晉代,不可能稱作“今鄴西”。也由此可證《春秋古地》與《春秋土地名》絕非一書。楊先生此處論斷有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