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昭君故事民間書寫的世俗功能指向

2025-03-13 00:00:00祖晶晶
美與時代·下 2025年1期

摘" 要:漢代昭君出塞這一歷史事件在中國歷史上有著深遠影響,以此為藍本創作的文學作品更是琳瑯滿目。《王昭君變文》與“昭君寶卷”是昭君故事俗文學書寫的代表,以史實為基礎,以民間化視角重塑昭君形象,因創作年代與創作者身份的不同,二者被賦予了不同的文化意蘊,帶有鮮明的創作立場及創作態度。通過文本解讀與比較研究,了解昭君故事民間書寫創作的時代原因及時代烙印下的世俗功能指向,更為深刻地理解民間群體的愿望與追求。

關鍵詞:昭君出塞;變文;昭君寶卷;世俗功能指向

“昭君出塞”的故事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王昭君,名嬙,字昭君,是歷史中真實存在的人物,她作為“和平使者”的故事千百年來盛傳不衰,逐漸演變成人們筆下典型的人物形象,促成了許多通俗易懂的民間文學作品的產生。河西走廊民間廣為流傳的昭君故事大致源自唐代的《王昭君變文》與明清時期的“昭君寶卷”,以“昭君出塞”的歷史史實為故事藍本,但受題材和歷史背景等因素的影響,內容不盡相同。

一、史實與創作:昭君的不同人生

昭君出塞的歷史故事記載于《漢書》《后漢書》。位于漢王朝北部邊境的匈奴侵擾漢王朝已久,漢武帝下令攻打匈奴,以解決長期困擾邊境人民的邊患問題。經過持續作戰,匈奴受到致命打擊,實力銳減。長期存在于匈奴內部的紛爭也隨著外部戰爭的失利愈演愈烈,致使匈奴內部戰爭不斷,部族之間相互殘殺。呼韓邪單于所率之部因勢單力薄,無法在匈奴各部族間安身,他們意識到只有歸附漢王朝稱臣,得到漢王朝支援,才可能有保護部族不被滅亡的能力。于是呼韓邪率部南下,歸附漢朝。漢王朝給予呼韓邪部財力、物力、人力上的支持后,令其重返漠北。匈奴另一部族的郅支單于因怨恨漢王朝扶持呼韓邪部而誅殺漢王朝使臣,致使自己部落為漢軍誅滅。殺雞儆猴,此事一出,震懾了匈奴的其他部落首領。呼韓邪雖已歸附漢王朝,但此事件對他的影響也是極大?!稘h書·匈奴傳》記載:“郅支既誅,呼韓邪單于且喜且懼,上書言曰:‘常愿謁見天子,誠以郅支在西方,恐其與烏孫俱來擊臣,以故未得至漢。今郅支己伏誅,愿入朝見?!盵1]3803此次入朝覲見,呼韓邪便表達了“愿婿漢氏以自親”的愿望。《漢書·元帝紀》載:

竟寧元年春正月,匈奴呼韓邪單于來朝。詔曰:“匈奴郅支單于背叛禮義,既伏其辜,呼韓邪單于不忘恩德,鄉慕禮義,復修朝賀之禮,愿保塞傳之無窮,邊垂長無兵革之事。其改元為竟寧,賜單于待詔掖庭王檣為閼氏?!盵1]297

此時的王昭君正以后宮良家子的身份待詔掖庭,漢元帝遂將她賜予呼韓邪單于隨其返回漠北,被封為“寧胡閼氏”,顏師古注曰“言胡得之,國以安寧也”[1]3807。昭君出塞第三年,呼韓邪單于死,依據匈奴婚俗,“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2]164,王昭君嫁給了呼韓邪單于大閼氏的兒子,即新即位的復株累若鞮單于。漢成帝鴻嘉元年,復株累若鞮單于死,其弟且糜胥立為搜諧若鞮單于,但昭君再未復嫁,寡居而終。

范曄所著《后漢書》中“昭君出塞”記載在《南匈奴列傳》:

初,單于弟右谷蠡王伊屠知牙師以次當為左賢王。左賢王即是單于儲副。單于欲傳其子,遂殺知牙師,知牙師者,王昭君之子也。昭君字嬙,南郡人也。初,元帝時,以良家子選入掖庭。時,呼韓邪來朝,帝敕以宮女五人賜之。昭君入宮數歲,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呼韓邪臨辭大會,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景裴回,竦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于失信,遂于匈奴,生二子,及呼韓邪死,其前閼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書求歸,成帝敕令從胡俗,遂復為后單于閼氏焉。[3]2941

此敘述大致與《漢書》記載相似,不同之處:一是王昭君久居掖庭卻未見皇帝,難免心生悲怨,于是主動請求出塞和親;二是對王昭君的外貌作了明確的記載;三是描述了漢元帝初見王昭君時的驚訝與不舍。

對于古代民間的普通民眾來講,受身份地位、文化素養等因素的限制,像《漢書》《后漢書》這樣的正統史書他們幾乎是看不到的,普通民眾對歷史的了解便只能通過一些民間方式來實現,即便有幸可觀正史,更具趣味性的民間書寫似乎也更能贏得普通民眾的青睞。一種“不登大雅之堂,不為學士大夫所重視,而流行于民間,成為大眾嗜好,所喜悅的東西”[4]1滿足了普通民眾的精神需求,鄭振鐸先生將此稱為“俗文學”。19世紀末20世紀初,敦煌莫高窟藏經洞遺書面世,塵封了近千年的文化寶藏重回大眾視野,其中最有價值的便是俗文學作品“敦煌變文”①。敦煌變文是一種講唱文體,流行于唐五代時期,產生之初主要以講唱佛經和佛教故事為主,后來人們把中國的歷史故事、神話故事等融入其中,“講的部分用散文,唱的部分用韻文。這樣的文體,在中國是嶄新的,未之前有的。故能夠號召一時的聽眾,而使之‘轉相鼓扇扶樹。愚夫冶婦樂聞其說。聽者填咽寺舍’”[4]138。

唐朝后期邊疆關系較為復雜,地處邊疆的河西走廊地區更是能深切地感受到復雜邊疆關系帶來的緊張氛圍,昭君故事便成了當時當地民眾感時傷世的有利載體,《王昭君變文》應時而生。

現存《王昭君變文》原本藏于法國巴黎國家圖書館,編號為“伯2553”。此本上卷殘缺較多,因此昭君身處漢宮出塞前的具體故事我們無從知曉;下卷完好,主要描述的是昭君出塞后的故事,比正史中的描寫更為細致,人物形象更加飽滿立體,增加了昭君不被漢元帝召見的悲憤、元帝對昭君的不舍以及昭君期盼歸漢等情節,展現出一位思念家國、郁郁寡歡卻又擔負使命、深明大義的昭君形象。“漢女愁吟,番王笑和;寧知惆悵,何別聲哀”[5]156,殘卷開端就言明昭君、番王對于出塞和親一事各自不同的態度,昭君的不情愿感染著她在前往漠北路途中的所見所聞,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不如意,

妾聞:“居塞北者,不知江海有萬斛之船;居江南之人,不知塞北有千里之雪?!贝颂幙鄰椭乜啵箯椭卦?。行經數月,途程向盡,歸家啼遙。迅昔不停,即至牙帳。更無城郭,空有山川。地僻多風……不蠶而衣,不田而食。既無谷麥,噉肉充糧少有絲麻,織毛為服。[5]156

寥寥數語可見昭君對漠北的不滿,此次和親定是情非所愿的無奈之舉。

昭君一度登山,千回下淚,慈母只今何在?君王不見追來。當嫁單于,誰望喜樂?良由畫匠,捉妾陵持,遂使望斷黃沙,悲連紫塞,長辭赤縣,永別神州。[5]156-157

遠嫁他鄉,人生地不熟,昭君心中難免凄苦難耐,對家國和漢元帝的思念,不禁使她感嘆路遙情難敘,千里禮難行。長久的思念情緒積壓內心致使昭君一病不起,單于疼惜昭君,為使其康復,祭山川、求日月,但終未挽回,昭君還是在滿懷愁緒中去世。雖被迫和親遠嫁漠北,但昭君深明大義知使命?!版劊骸弴?,大而大,小而小,強自強,弱自弱。何用逞雷電之意氣,爭烽火之聲威,獨樂一身,苦他萬姓!’”[5]156一位擁有民族和睦意識的“和平使者”形象躍然紙上。任何一場戰爭的受害者都是勞苦大眾,統治者為了領土的擴張發動戰爭,致使民眾流離失所,昭君所言正是漢、匈兩族廣大民眾的心聲,和平是兩族民眾共同的期待。這或許也是創作《王昭君變文》想要表達的心聲。變文中塑造出的昭君形象與正史基本相符。

寶卷是敦煌變文的遠房親戚,它們之間存在著“傳承——變異——發展”的關系,在傳承中變異,在變異中發展②。從《王昭君變文》到“昭君寶卷”,無論形式還是內容都產生了一定的變異與創新?!罢丫龑毦怼笔橇餍杏诤游髯呃鹊摹巴撂禺a”[6]300,有《昭君和番寶卷》《昭君和北番寶卷》和《昭君出塞寶卷》,分別收錄在《酒泉寶卷》《金張掖寶卷》和《山丹寶卷》。酒泉、張掖、山丹都是位于河西走廊的重鎮。何為“寶卷”?車錫倫先生在《中國寶卷研究》中作了定義:“寶卷是一種十分古老的、在宗教(主要是佛教和明清各民族間教派)和民間信仰活動中,按照一定儀軌演唱的說唱文本?!盵7]1河西寶卷便是流行于河西走廊地區的一種說唱式民間曲藝藝術形式,“昭君寶卷”屬河西寶卷中的歷史題材寶卷⑥,這類寶卷大多以歷史人物故事為藍本,但又不受歷史故事原貌的制約,廣泛吸收民間傳說,加工、渲染、再創造,演義出一部具有濃烈傳奇色彩的歷史故事。

“昭君寶卷”更多著墨于昭君與漢皇的小愛。宮廷畫匠毛延壽奉詔前往民間為漢皇選美,將選中的美人畫像呈上以供召幸,畫像美丑全在于賄賂毛延壽金銀的多少,昭君因拒絕賄賂毛延壽而遭到丑化,久居漢宮未得見漢皇半面。此中貓膩為皇后所察覺,便邀漢皇同去掖庭一探究竟。是金子總會發光,昭君的美貌自然是得到漢皇的傾慕,被選為西宮妃子。毛延壽得知事情敗露,恐受懲罰的他逃至匈奴,并在匈奴單于面前極盡其所能地鼓吹昭君之美貌,力勸單于出兵大漢搶奪昭君。匈奴勢大,漢皇為形勢所迫,不得不忍痛將昭君送去和番。臨行之前設宴送別,昭君難舍漢皇食不下咽,漢皇心疼昭君淚流滿面,在場宮娥彩女也是紛紛落淚。漢皇派遣大臣劉文龍護送昭君出塞,率領文武百官離宮相送,昭君則在一片啼哭聲中踏上了和番之路。昭君一路先遇猛虎,再遇鵝毛大雪,受風寒臥病在雁門關休養。休養期間,托鴻雁千里傳血書給漢皇以表相思之苦,漢皇看到血書未回復,昭君領會其意,暗恨漢皇無情,傷情淚干。昭君做夢夢到九姑娘娘贈她一件可保貞節的仙衣,夢醒后發現身邊果真有一件光芒萬丈的仙衣,忙將它穿在身上。和番隊伍在距離番營不遠處停下,昭君提出三件事請番王應允:一要向天朝納貢,二要禁番兵入關掠侵,三要忠于漢皇不反叛。番王見昭君貌美,悉數答應。昭君入番地,見害她之人毛延壽大受封賞,發誓要將他千刀萬剮以泄心頭之恨。番王為與昭君盡快成親,不問緣由地答應昭君斬了毛延壽。成親之時,昭君身上的仙衣如同針氈,只要番王靠近,就被扎得渾身是血,為此,昭君謊稱只要在河上修一座橋用以還愿,仙衣便可自動褪去。番王聞言下令修橋,耗時十六年得以完工。番王苦等十六年,終于可以如愿與昭君完婚,乞料在與昭君一同登橋還愿時,昭君縱身一躍,跳入河中了此一生。

“昭君寶卷”中的故事情節充滿了神話色彩,虛構出的夸張情節,如“九姑娘娘賜仙衣”“鴻雁傳血書”,使整個故事更加曲折生動。正如段平先生所說:“河西寶卷有一定的迷信成分,但它基本上忠實于原來的民間故事,神話化,它的浪漫主義的表現手法,正是寶卷創作的一大明顯特色?!盵8]132情節越是曲折離奇,就越能吸引民眾,這對于終日勞作又缺乏娛樂活動的勞苦大眾來說未嘗不是一件趣事。寶卷中塑造出的昭君形象,堅貞不屈,有血有肉有骨氣,有計謀,知進退,敢愛敢恨,拒絕和番時她大喊“倒不如,我今日,死在宮里”[6]276,“今死在,虎口里,倒也干凈”[6]280,慟惜命運不公時她哀嚎“苦皇天,不睜眼,逼我和番”[6]277,處置毛延壽時她果敢剛直高聲罵道“仇報仇,怨報怨,理所當然”[6]293。比變文中忍氣吞聲、郁郁而終的形象更加鮮活,更富人情味。

二、民間故事書寫的世俗功能指向

(一)針砭時政:“只因女色能御外”

昭君出塞和親一事發生在漢代。兩漢時期的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由漢王朝及其周邊的匈奴、羌、西域諸族等少數民族共同組成,因各民族文化信仰、風俗習慣的差異,致使各民族之間產生摩擦、矛盾和紛爭。發展一個國家的關鍵在于發展與穩定,能否處理好與周邊少數民族的關系關乎漢王朝的繁榮與邊境安寧。而“和親”則是統治者們首選的解決辦法,不費一兵一卒便可化干戈為玉帛。這一特殊婚姻形式的產生并非偶然,是基于歷史與現實之上確立的。和親源起漢朝,但卻在唐朝最為盛行。唐朝建立初期,因國內形勢動蕩且周邊環境復雜,統治者便向漢朝借鑒了傳承幾百年的和親經驗,對內武力統一,對外則是以和親安定邊疆。戰時如此,和平時亦然。走向正規的唐王朝依舊將和親作為安防邊疆的首選。

唐朝“和親”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唐朝前期,前期唐王朝自居為“天下之主”,奉行“華夷一家”的民族政策,以大國的高姿態扶持周邊少數民族,從而顯示對少數民族首領的恩寵,而周邊少數民族則更渴望倚靠唐王朝這棵大樹發展自己,“和親”亦是最佳方式?!敦懹^政要》中記載了鐵勒首領向唐王朝請婚時,唐太宗的一段話:“北狄風俗,多由內政,(和親公主)既生子,則我外孫,不侵中國,斷可知矣。以此而言,邊境足得三十年來無事。”[9]263此時的和親公主背靠唐王朝這一堅實后盾,在少數民族倍受尊重,憑借其影響力逐步改善少數民族落后的生活方式。比如,文成公主和親吐蕃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入藏時所帶的那些吃喝所必備的物品,是當時唐王朝民眾廣泛使用之物,但在邊陲少數地區則被視為珍寶,更重要的是,給吐蕃帶去了先進的中原文化,包括經典的文史書籍,營造工藝與技術方面的書籍,醫學醫方、藥方以及農業種子及技術等多方面的文化?!缎绿茣酚涊d:“弄贊率兵次柏海親迎,見道宗,執婿禮恭甚,見中國服飾之美,縮縮愧沮。歸國,自以其先未有昏帝女者,乃為公主筑一城以夸后世,遂立宮室以居。公主惡國人赭面,弄贊下令國中禁之。自褫氈罽,襲紈綃,為華風。遣諸豪子弟入國學,習《詩》《書》。又請儒者典書疏?!盵10]6074由此想見,唐王朝前期的和親公主所受待遇之高。

第二階段則是唐王朝中后期,此時的“和親”就是挽救政權的良方。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叛軍方張,形勢嚴峻,肅宗令敦煌王李承宷與回紇和親,以達“修好征兵”的目的,并將回紇送來和親的公主加封為毗伽公主。有了這層關系,回紇堅定地派遣太子葉護和將軍帝德率兵4000余人前去助唐平亂。回紇助唐平亂使處于被動挨打的大唐軍隊轉危為安,最終平定“安史之亂”,取得最后的勝利。公元758年,回紇憑平叛有功向唐肅宗提出和親之請。為表酬謝之誠意,肅宗將次女封為寧國公主嫁往回紇,與毗伽闕可汗成婚,這是唐朝首次將皇帝親生女兒送去和親,至此拉開了唐朝以真公主和親的序幕。中央政權的衰弱必定使周邊少數民族強盛,且回紇憑借平叛之功居功自傲。下嫁回紇毗伽可汗的寧國公主剛到回紇就被無理對待,可汗穩坐帳中榻上未曾出門迎接,并趾高氣昂地質問來使為何不進帳以君臣之禮拜見他。和親公主的命運與國家命運連為一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出嫁之后常在娘家和婆家之間斡旋關系,兩家一旦發生什么,和親公主必定是第一遭罪之人,但政權之間的較量極為復雜,有時發生的問題并非是她們能解決的。大難臨頭之時,和親公主或遣送回國,或直接殺害,亦或成為爭奪對象被他族擄走,命運極其坎坷。這才是和親公主極為不幸之事。

根據《王昭君變文》中“故知生有地,死有處,可惜明妃,奄從風燭。八百余年,墳今上在”[5]159一句推測其創作時間,諸家論爭不一。容肇祖《唐寫本〈明妃傳〉殘卷跋》中認為,呼韓邪單于求娶昭君是在竟寧元年(公元前33年),距此八百余年大致就是唐朝大歷年間(公元766-779年),最晚不過宣宗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張壽林《王昭君故事演變之點點滴滴》認為《王昭君變文》中的“八百余年”是一個年份的象征,代表著此變文創作于公元八百五十年左右,即唐朝末年。鄭文《〈王昭君變文〉創作時間臆測》結合唐代史實推斷《王昭君變文》的創作時間在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84年)唐與吐蕃清水會盟后至宣宗大中初年(公元847年)之間。邵文實《敦煌邊塞文學研究》中,結合時間、史料、地理位置等線索,推斷《王昭君變文》創作于吐蕃占領河西之時,即公元781-848年之間。而高國藩《敦煌本王昭君故事研究》認為“八百余年”應從昭君出生之時(公元前63年)算起,至唐玄宗開元25年(公元737年),恰好時在盛唐。顯然,盛唐一說有失偏頗。其他幾種說法認為《王昭君變文》大致創作于中晚唐時期。

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戍守邊疆的軍隊內撤平亂,吐蕃乘機攻占河西地區,并對此區域實行長期統治,回紇也因助唐平亂勢力大增、居功自傲,兩家少數民族政權日漸壯大產生了巨大的威脅,而此時的唐王朝政治、經濟勢力已大不如前,這就迫使唐王朝采取“和親”措施來維護周邊穩定以緩解壓力。而《王昭君變文》實際上就是對中晚唐對外關系緊張的一個反映,變文中多處稱昭君為“公主”,如“公主亡時仆亦死,誰能在后哭孤魂”[5]158“駙馬賜其千匹彩,公主仍留十斛珠”[5]159“維年月日,謹以清酌之奠,祭漢公主王昭君之靈”[5]160,這與歷史中昭君原本“待詔掖庭”的身份大有不同,但這恰恰符合唐朝送公主出嫁和親的慣例。無論之前是什么身份,若要肩負“和親”使命,就要加封公主身份,以彰顯大唐榮耀,強調對少數民族政權的重視?!锻跽丫兾摹穭撟鞯木唧w年份我們無從考證,但可推斷出其創作于中晚唐時期,其創作活動不一定要等到河西地區被吐蕃統治的唐民奮起反抗之時,可能是反抗之前為振奮人心作的思想準備,也可能是后來唐民追思回紇和親公主的坎坷命運時所作。將昭君出塞史實加以渲染豐富,引起讀者共鳴,以達到喚起民族意識的目的,同時表達出人們內心的渴望和平的愛國主義精神。

對于和親公主個人而言,和親就是犧牲小我成全大我的具體體現,是個人為國家的穩定作出的犧牲。也有許多唐詩訴說著和親公主的無奈與悲哀,如劉憲《奉和送金城公主入西蕃應制》“外館逾河右,行營指路岐。和親悲遠嫁,忍愛泣將離。旌旆羌風引,軒車漢月隨。那堪馬上曲,時向管中吹”[11]780,司馬逸客《昭君怨》“漢道方全盛,朝廷足武臣。何須薄命妾,辛苦事和親”[11]1075,杜甫《警急》“才名舊楚將,妙略擁兵機。玉壘雖傳檄,松州會解圍。和親知拙計,公主漫無歸。青海今誰得,西戎實飽飛”[11]2465,戎昱《詠史》“漢家青史上,計拙是和親。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婦人。豈能將玉貌,便擬靜胡塵。地下千年骨,誰為輔佐臣”[11]3011,及張籍《送和番公主》“塞上如今無戰塵,漢家公主出和親。邑司猶屬宗卿寺,冊號還同虜帳人。九姓旗幡先引路,一生衣服盡隨身。氈城南望無回日,空見沙蓬水柳春”[11]4337等。

如果說唐王朝是“和親”的鼎盛時期,那么,清王朝便將“和親”運用到極致,可以說滿蒙的和親直接促成了清王朝的建立。在清王朝建立之前,各民族矛盾日益激烈,面對強大的明王朝及剽悍的蒙古族,勢力相對薄弱的后金,根據形勢選擇與蒙古族各部和親結盟,以此加強自身勢力,鞏固政權。隨著后金勢力的逐漸強大,明王朝日漸衰落,加之倭寇的侵擾,明王朝內憂外患,整體呈現出漢弱蕃強的形勢。面對外部強敵,明王朝內部懦弱腐朽,不堪一擊。文學作品是反映社會現實的一面鏡子,“昭君寶卷”真實地反映了這一情形。寶卷中的漢皇送別昭君時這樣寫道:“漢皇望著昭君,不覺陣陣心寒,也說不得了。昭君見漢皇這樣,便代(帶)說代(帶)哭地問漢皇:‘今日離分,何日才得相逢?’漢皇流著淚說:‘娘娘前去和番,保國救民,千古流傳?!盵6]277漢皇雖萬分不舍,但不得不含淚將昭君出嫁至匈奴,即使此時的昭君已是漢皇的“西宮妃子”,也要被迫二嫁,原因則是“單于勢強,不給不成,元帝為國家著想”[6]275,漢皇的懦弱無能表露無疑,滿朝文武大臣更是貪生怕死,無人能堪大任,將國家安危、民族和睦之重擔強加給一個弱女子,“若不肯,舍美人,強敵壓境,我祖宗,萬年業,難保兇吉”[6]275。另外,就寶卷中漢皇與番王的形象,我們不難發現,相較于漢皇的好色、懦弱、絕情,番王對昭君更顯出幾分真情,雖也是因色起意,但后續對昭君要求的滿足以及為昭君還愿造橋苦等16年卻也有些許真心在里面。寶卷中雖有虛構成分,但也實屬暗示了中國歷史上漢弱蕃強情況下復雜的政治環境。

(二)教化勸誡:“自古道好女子不配二夫”

“昭君寶卷”中有一個從頭至尾貫穿全篇的信息就是從一而終、誓死不從二夫的貞節觀。寶卷中為了真切地表達昭君不愿遠赴塞外的情緒,安排了和親途中路遇猛虎吃人的情節,昭君嚇得差點從馬上摔下來,膽戰心驚,但轉念一想,“今死在,虎口里,倒也干凈”[6]280,與其嫁去蠻荒之地受辱,不如被老虎吃掉守住貞節;后來和親隊伍到達雁門關,又安排昭君在九姑廟夢中被九姑娘娘賜予仙衣以保貞節;到了番地,昭君先更是借敬酒之名灌醉番王逃過成親。后番王又打點成親,被九姑娘娘賜予昭君的仙衣刺得鮮血淋漓、昏迷在地,昭君借此順勢闡明緣由:

別(白)羊河,修佛橋,我有心愿;許下愿,病早好,早日成婚。我昨日,作了夢,金甲神靈,給銀針,十二根,長在我身。說奴家,不還愿,授我作寡,活活地,罰娘娘,不得成親。[6]294

以此逃過第二次成親。昭君希望番王能幫她還愿,褪去渾身銀針,以便盡快成婚,這不過是昭君拖延成親的說辭罷了,但番王還是下令工部著手造橋。因難度較大,這座橋一造便是十六年,

只(這)座橋,整修了,一十六年,費錢糧,費人工,無計無數。只(這)關(光)陰,細算來,山河變色,只(這)日月,人過了,必變容顏。十六年,說不盡,昭君苦夢,許(訴)不盡,番王的,那般心煎。[6]295

昭君為保貞節,苦悶煎熬、孤苦無訴十六年。如今橋已建成,成婚在即,番王十六年心焦后終于要如愿成親,誰曾想,昭君早已做好了在還愿之日了此殘生的打算,殉難前留給番王一首詩:

豆蔻年華別漢君,伴云護月到番京。玉容不似此一點,難得番王十六春。[6]299

就“難得番王十六春”一句來看,昭君似乎被番王十六年的信守諾言所感動,“內心中,說番王,真是有心”[6]298,但她心中堅守的那份貞節觀不允許她“一女侍二夫”,最終從橋上一躍而下,投水身亡,只留番王原地發呆。

寶卷的教化勸誡功能源于它的宗教屬性。源于唐代佛教俗講的寶卷原為佛教對俗世宣揚的一種,在宣講佛理的同時,自然地擔負起勸導世俗棄惡從善的職責。寶卷作為民間教化觀的載體,最為關注的問題就是民間社會最基礎的家庭倫理道德觀念,體現在女子身上首要的就是貞節觀。千百年來,女子的貞節一直被視為衡量女子德行的標準,因此,在當時社會,教化女子恪守貞節也成了寶卷所要教化的內容之一。何謂貞節?《周易·師》曰:“貞,正也?!盵12]50“節,竹約也?!倍斡癫迷凇墩f文解字注》中將其引申為“節制”之意?!柏懝潯边B文始于漢代,張衡《思玄賦》曰“伊中情之信修兮,慕古人之貞節”[13]591,注曰:“貞節,堅貞的節操?!盵13]597貞節是男權社會對女性單方面的占有要求,是婦女在婚姻范圍內最基本的道德準則。宗法社會,為保家族血統的純正,妻子必須堅守貞節。自漢代以來,貞節理論逐漸趨于成熟。董仲舒提出“三綱五?!钡姆饨▊惱碛^念,即有“夫為妻綱”;《儀禮》中有“三從”之義,即“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14]920;班昭《女誡》有婦女“四德”;西漢劉向《列女傳》中《貞順》《節義》二篇賦予了貞節觀念更加豐富的內涵,極力強調不受辱,不二嫁的理念;東漢班固《白虎通》繼承并發展了董仲舒的貞節思想,強調“從一而終”;漢末王符《潛夫論》更是將女子的“鮮潔”作為衡量其道德的標準,將改嫁、再嫁的女子看作“不貞潔”“無廉恥”。這些系統反映“男尊女卑”的封建倫理觀念都形成于漢朝,其內涵在以后的發展中,不斷得到充實、延伸、拓展。

“昭君寶卷”產生于明清之際,亦或更晚,這段時期正是貞節觀進一步加強之際。宋元時代,受程朱理學思想的影響,士大夫們開始極力鼓吹女性貞節。明朝推翻元朝統治建立漢族政權,為“剔除”蒙古文化的殘余,復興儒家道德秩序,從中央到地方鄉村都采取了教化和控制措施,而旌表便是其中之一。明朝上承宋朝文化,“理學”的統治地位進一步加強,這種關于倫理和社會關系的哲學,成為官方哲學,強調道德完善與自我修養,因而女性的貞節觀變得更為嚴苛、具體。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頒布詔令,貞婦守節可旌表門閭④立貞節牌坊,本家差役也可免除。在明代,只有士紳身份的人家才有資格免除差役。因此,一人守節帶來的不僅是實際的經濟效益,還有家族的名望及社會地位。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又詔曰,地方官員要積極上報貞節女性,如若不報則受懲罰,這就使得地方官員更加不遺余力地提倡、表彰貞節。嘉靖年間(公元1522-1566年)旌表貞節女性的數量激增[15]34。此后明朝政府將旌表、免差役規范化、制度化、常規化,對刺激婦女決心守節起到了積極的影響,以此來達到教化民俗的目的。獎懲分明,獎勵貞節婦女的同時,對那些改嫁、再嫁的婦女明令加以貶斥及歧視。官家受誥命婦改嫁,要追奪誥敕,按一定程序“斷罪離異”;平民婦女若夫死改嫁,將受到經濟制裁,既得不到丈夫留下的財產,還會失去從娘家帶至夫家的嫁妝⑤。這樣的懲治手段還是很嚴厲的。當婦德與政治相關聯時,婦女就不能隔絕于政事之外了,她們在肩負道德責任的同時還要考慮家族長遠發展的利害。在這樣的制度刺激下,明朝的守節婦女猛增不減。

除了制度鼓勵,對女性的教育也格外重視貞節觀的內化。女性著作與女教書受到追捧,如《女鑒》《女訓》《閨范》等,這些將“三從四德”等女性規范內化于心,促進貞節觀的不斷深化,成為當時女性群體的共同認知。守節在明代不再只是一種道德理想,而是一種道德實踐,這種道德實踐在明后期愈發激烈。婦女作為這一文化的參與者,無論出自何階層,擁有何種社會背景,她們的行為都圍繞著這套被定義為“光榮與恥辱”“高貴與卑賤”的核心價值觀念展開,后又通過自己的行為,讓這套觀念再生產、再傳播。明朝關于貞節婦女的故事層出不窮,清人在編撰《明史·列女傳》時大約收錄265位烈女,雖只收錄顯要貞婦,但顯要貞婦的數量也是龐大到難以全面覆蓋,更別提一些平常貞婦了,最終只好以“今掇其尤者,或以年次,或以類從,具著于篇,視前史殆將倍之。然而姓名湮滅者,尚不可勝計,存其什一,亦足以示勸云”[16]7690簡言之。

到了清朝,貞節觀念更是無以復加。清廷入關之初,順治帝就一再下令旌表“忠孝節烈”之人,大力倡導“守貞殉節”。一些宣揚綱常倫理,提倡女性溫良淑德,勸解女子遵循倫理的讀物,如《新婦譜補》《教女遺規》等,都成為了女性的普通讀物。作為少數民族政權,清朝大力提倡貞節觀大抵是因為滿人想為自己的民族身份認同尋求一個出口。歷史學家曼素恩認為,清王朝將旌表制度視為承繼大統合法化的手段,通過將漢族文化規范強化到更為系統化,便可以光明正大地宣稱他們是代表了漢族本土的道德和社會體系。歷史學家歐立德認為清朝強化貞節觀是要確立滿漢民族對等和平的關系,使民眾接受滿族皇帝就是名正言順的統治者。這樣的方式既是一種尋求身份認同的方式,模糊民族界限,更利于統治管理,也是低層次文化向高層次文化進步的表現,旨在掩蓋他們的蠻夷歷史、淡化夷狄身份。

此外,清初士人為貞節婦女撰文,給予她們的大力贊美更是推動了清代貞節觀的深化發展。滿清入關對于諸多漢族士人而言并非是單純的改朝換代,更意味著“夷狄”文化對華夏文明的征服,他們對貞節婦女的關注源自他們在改朝換代的民族傷痛中所處的位置,這種關注已與貞節婦女的道德責任無多大關聯,更多的是將貞節觀賦予了民族危機時代的新意義,如將節婦比照忠臣,忠于夫家的節婦就如同忠于君主的臣子,以表達自己對前朝的忠誠,加之清朝的一些具有民族歧視政策的頒布,更是加劇了清初士人對前朝滅亡的追思。婦女貞節被賦予忠君愛國的意義后,致使擁有民族身份的清初士人不遺余力地將其推廣開來。

三、總結

“國家和儒家精英也更致力于以道德準則來規范民眾的生活,儒家的修身持家治國平天下的理論被看作政治領導的指導原則。通過在全國表彰道德楷模的‘旌表’等制度,政府在城鎮鄉村推廣正統道德價值的措施日趨成熟。儒家正統的性別價值觀貫穿于國家法典、家訓族規、教化作品,甚至通俗文學中,不僅對規范精英階層且對規范普通百姓的行為起到了作用?!盵15]4

綜觀通俗文學,興于唐宋盛于明清,以“論世情、說因果”的方式反映或引導當時社會的倫理,其中反映“不二嫁”貞節觀的作品不在少數。唐王朝好佛道輕禮教,科舉考試所推崇的進士科看重的是詩賦和時務,可見儒家思想在唐廟堂之上的影響之微,對江湖之遠倫理導向的作用就更是微乎其微了。加之唐王朝外交廣泛,受多元文化影響較大,整個社會環境是相當開放的,唐高宗李治立父親妃嬪武則天為后,唐玄宗封兒媳楊玉環為妃,這些亂倫之事都未被譴責,可見婦女貞節在當時還不被看重。唐傳奇《鶯鶯傳》中,崔鶯鶯與張生動情相好,傳詩書以求尋歡,私通約會,僅數夕便同床共寢。后來張生認定鶯鶯是妖于常人的尤物,棄之不理,始亂終棄。后兩個各自婚娶。二人之事被傳得沸沸揚揚,但人們只當是一樁佳話韻事,罕有人批判二人非婚同居,譴責鶯鶯失貞喪節。后張生欲求鶯鶯復合,鶯鶯也是毫不避諱地大方回絕,可見,當時貞節觀對女性的婚戀生活并未產生多大影響,失身又另嫁之事常有發生。又有《李娃傳》,開篇即是“汧國夫人李娃,長安之娼女也。節行瑰奇,有足稱者”[17]117。李娃在遇到滎陽公子之前是一名長安娼妓,與滎陽公子私定終身后歷經磨難終圓滿,被皇帝封為汧國夫人,獲得了很高的榮譽。作者在文末更是感慨:“嗟乎,倡蕩之姬,節行如是,雖古先烈女,不能踰也。焉得不為之嘆息哉!”[17]123作者大膽描寫青樓女子的狹義與才華,同情之時不忘贊美其品行。李娃與滎陽公子的終成眷屬反映了唐代輕貞節重品貌的價值觀念。宋朝時期的話本小說多以情愛為主,表現青年男女抗拒包辦婚姻,渴望愛情,勇于追求的本真性情,并未強調守身如玉的貞節觀,如《碾玉觀音》《志誠張主管》等。元朝時期的禮教雖未對民眾思想的控制產生嚴重影響,但貞節意識已略有顯現,通俗文學作品中有《拜月亭》《墻頭馬上》勇敢純樸追求愛情的青年男女,也有《荊釵記》中被逼改嫁,為保貞節投河自盡的錢玉蓮,《節婦馬氏傳》中寧可病死也不讓男人看病的馬寡婦。可見創作此類作品的劇作家意圖之明顯,《荊釵記》開場更是揚言要讓義夫節婦千古傳揚。相較于唐傳奇⑥,明小說作品中男女對私定終身更為慎重,雖也有此念頭,但更多的是“指天立誓”⑦、“眉目傳情”⑧等一些“發乎情,止乎禮”的舉動,鮮有私定終身的實踐者。《謝小娥傳》初現于唐,經明人凌濛初改編后名為《李公佐巧解夢中言 謝小娥智擒船上盜》,內容大多一致,只有小部分改動,如“誓心不嫁”后改編增加了“我混跡多年,已非得以;若今日嫁人,女貞何在?寧死不可”[18]203的自述,顯而易見,小娥“不二嫁”的原因是受到了貞節觀的約束。明朝還有諸多宣揚“不二嫁”的作品,如《錢秀才錯占鳳凰儔》《蔡瑞虹忍辱報仇》等。女子被動失節需以死明志,那主動失節必受嚴酷懲罰,施懲者可以不是官府,丈夫可直接嚴懲失貞妻子,《蔣淑真刎頸鴛鴦會》中張二官在證實妻子有婚外情后便讓其人頭落地,這種血腥行為卻能得到官府與社會的寬容諒解。綜上所述,明朝之前的貞節觀念是淡化的,至明朝時禁錮思想的枷鎖越收越緊趨于成熟,貞節觀不斷被強化。

通俗文學書寫作為最大眾的教化方式,所反映出的社會現象以及“重視風俗教化、規范人倫秩序”創作意圖都對民眾思想有著引導教化作用,而寶卷對于教化勸誡作用的特殊性在于它所具有的宗教屬性,關乎民間信仰,教化勸誡效果更加明顯?!罢丫龑毦怼泵撎ビ诿耖g,語言通俗易懂,內容上更容易為民眾所接受,尤其作為女性題材故事,更受廣大女性的喜愛,將貞節觀融入故事書寫,更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以達到教化民俗的目的,是印有時代烙印的產物。

注釋:

①鄭振鐸先生將敦煌遺書中的俗文學統稱為“變文”,后世學者,如榮新江,將“變文”細分為講經文、變文、因緣、詞文、話本、故事賦、俗賦、曲子詞、通俗詩等不同類型。由此,“變文”就有了廣義與狹義之分。李貴生在《從敦煌變文到河西寶卷——河西寶卷的淵源與發展》中將此作了更為明確的說明,“廣義的變文指敦煌遺書中所有的通俗說唱文學作品,狹義的變文只指其中標明‘變文’或‘變’的作品以及具有‘變文’特征的作品?!被诖耍疚牡难芯繉ο笾釜M義的敦煌變文。

②參見李貴生《從敦煌變文到河西寶卷——河西寶卷的淵源與發展》載,《青海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1期。

③根據朱瑜章《河西寶卷存目輯考》,河西寶卷根據題材可分為宗教題材寶卷和世俗題材寶卷兩大類。世俗題材寶卷又可以細化為歷史題材寶卷、時政演義題材寶卷、民間故事類寶卷以及童話語言類寶卷。

④據盧葦菁所言,旌表制度在中國歷史上很早就確立,是一種很古老的做法,可追溯到漢朝,是儒家治國核心概念的表現之一,是儒家君主仁惠恩澤的表示,在明清時期變得更規則、更重要。

⑤詳情參見董倩:《試論明代貞節觀的嬗變》,《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03年12月第15卷第6期。

⑥如《霍小玉傳》中李益與霍小玉“兩好相映,才貌相兼”,當日便有“極其歡愛”之舉。

⑦詳見《樂小舍拼生覓偶》。

⑧詳見《鬧樊樓多情周勝仙》。

參考文獻:

[1]班固.顏師古,注.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2013.

[2]彭衛.漢代婚姻形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3]范曄.李賢,等注.后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5.

[4]鄭振鐸.中國俗文學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5]黃征,張涌泉.敦煌變文校[M].北京:中華書局,1997.

[6]方步和.河西寶卷真本校注研究[M].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1992.

[7]車錫倫.中國寶卷研究[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8]段平.河西民間寶卷的調查研究[M].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1992.

[9]吳兢.貞觀政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0]歐陽修,等.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11]彭定求.全唐詩[M].北京:中華書局,1980.

[12]李學勤.周易正義標點本[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13]費振剛,仇仲謙,劉南平.全漢賦校注[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5.

[14]鄭玄.儀禮注疏[M].賈公彥,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15]盧葦菁.矢志不渝:明清時期的貞女現象[M].秦立彥,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

[16]張廷玉.明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4.

[17]汪辟疆.唐人小說[M].北京:北京聯合出版社,2016.

[18]凌初.初刻拍案驚奇[M].北京:中華書局,2009.

作者簡介:祖晶晶,復旦大學中文系中國古代文學專業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魏晉南北朝文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观看国产精美视频| 国产美女自慰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青青草国产免费国产| 亚洲国产在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21p大胆| 免费国产好深啊好涨好硬视频| 欧美午夜久久| 这里只有精品国产| 亚洲第一国产综合| 成人福利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欧美另类| 国产91麻豆免费观看|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97| 亚洲成人网在线观看| 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 狠狠亚洲五月天| 国产成人福利在线视老湿机| 欧美日韩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 在线视频无码| 午夜精品国产自在| 久久精品嫩草研究院| 国产天天射| 18黑白丝水手服自慰喷水网站| 久久国产乱子| 日韩成人免费网站|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 日本免费高清一区| 免费国产高清视频| 午夜免费小视频|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尤物精品| 黄色网页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不卡| 亚洲国产日韩视频观看| 99精品国产电影| 99激情网| 久久免费看片| 精品无码专区亚洲|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app|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 91偷拍一区| 婷婷激情五月网|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影院| 久无码久无码av无码|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奇米777| 欧美日韩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拍在线|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91|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AⅤ| 日本人又色又爽的视频| 天天摸夜夜操| 国产一级妓女av网站| 亚洲另类国产欧美一区二区|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在线第一| 国产麻豆va精品视频| 一区二区无码在线视频|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 亚国产欧美在线人成| aⅴ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 国产精品视频3p| 高潮毛片无遮挡高清视频播放| www成人国产在线观看网站| 欧美不卡视频一区发布| 新SSS无码手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污视频| 五月天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国产在线第二页| 国产自视频| 丝袜国产一区| 中日韩欧亚无码视频| 成人在线不卡视频| 精品丝袜美腿国产一区| 国产成人永久免费视频| 免费无码又爽又黄又刺激网站|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欧美色图第一页| 狼友av永久网站免费观看| 欧美视频在线观看第一页| 中国国产A一级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