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樊德林 點睛師:胡正剛
點睛前:
有時候,他會像河流一樣
躲進一枚漿果里,等待采摘
他就是那個懷揣明月,獨自
夜行的人。他拒絕成為收割
磷火的鐮刀
也不愿成為烏鴉
黑色禮服上,一塊透明的補丁
他渴望成為一個詞語,擁有
明亮的光芒和遼闊的內心
暫時無法定性的生活,讓他更傾
向于在泥塑的供詞里
收集閃電的眼神,和羊群的背影
他在霜粒中,還原自己的清白之身
并借助火焰,完成衰老和消亡
那時,他會把木雕的青蓮
安放在占卜的龜甲旁邊。沙漏里
奔跑出一匹白馬,背上馱著
來自北方的第一片雪花
萬物如此安靜。嬰兒的啼哭聲
穿過世界的穹頂,抵達人間
點睛后:
抵達
他是那個懷揣明月
獨自夜行的人,拒絕成為
收割磷火的鐮刀,也不愿成為
烏鴉黑色禮服上的補丁
無法定性的生活,讓他習慣
在泥塑的供詞里,收集
閃電的眼神和羊群的背影
他渴望擁有明亮的光芒
和遼闊的內心,渴望在霜粒中
還原自己,借助火焰
完成衰老和消亡。沙漏里
跑出一匹白馬,背上馱著
來自北方的第一片雪花
萬物安靜。嬰兒的啼哭聲
穿過世界的穹頂,抵達人間
點睛師評論:
這是一首很成熟的作品,語調深沉婉轉,意象綿密,抒情氣息濃郁。在具體的文本里,綿密的意象和詞語是一把雙刃劍,把握得當,詩歌能呈現出獨特的氣質;若收束不住,也會導致繁復凌亂,顯出辭藻堆砌之感。這首詩還可以略作削刪,使之更緊湊一些。相較于其他文體,詩歌的語言更加簡練,在有限的文本里輾轉騰挪,很考驗作者敲詞煉句的功力,斷句和分行是詩歌最基礎,也是十分重要的修辭方式,影響到整首詩的氣韻、語感和節奏,這首作品個別斷句分行之處,尚有改進的空間。另一點小建議是,標題里的“路過人間”稍顯空泛,也與結尾處的“抵達人間”語意沖突,可以再斟酌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