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明友 點睛師:張二棍
點睛前:
橋梁矮下身去,雨水向東
成奔赴之勢
帶走的枯枝爛葉,有些,繼續被帶走
有些棄于岸上
多像我無奈而又潦草的半生?
河道的位置,一再失控
我和一朵云,繼續保持渾濁
傍晚時分,我裹緊雨衣,從你的水田旁經過
浸泡已久的稻禾
仿佛一個死結,正被天空無情嫌棄
或抽打著
點睛后:
橋梁矮下身姿,雨水向東
成烈士奔赴之勢
河中的枯枝爛葉,一些如佞臣
隨波逐流。一些如忠良,被棄于岸上
河道是崩壞的王朝,一再失控
我和一朵云,繼續保持亂世的渾濁
傍晚時分,我裹緊雨衣,仿佛
裹緊了無奈而又潦草的半生
從你的水田旁經過
浸泡已久的稻禾,宛如一個個死結
正被天空無情嫌棄
或抽打著
點睛師評論:
這首短詩,由物及己,由目及心,可謂物哀之作。物哀,是中國古代詩歌的重要核心。物哀,會將人間甚至宇宙,濃縮成一個悲喜交加、生死更迭的現場,所以物哀不僅有視覺沖擊和情感共振,也時刻生發著一種攬鏡自照、睹物思我的自省意識與自治精神。這首短詩,完成度算是比較好的,在滂沱大雨中、泱泱大水邊,誘發了作者的無奈與無力,并雕琢成詩。當然,可能是作者不夠用心,前后兩個比喻,顯得稍微粗糙,相互之間也沒有形成犄角和縱深。希望作者略用心思,修改一下,自有一番天地。我在前面,稍稍動幾個詞,與作者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