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愛華 點睛師:胡正剛
點睛前:
絳色罐子,煨在灶頭
等大葉茶的香味用飯勺喂養一天的時光
它想起大雪時節的事情
冰冷的嘴唇觸碰著黑釉色的罐口
一些塤的聲音四處彌漫
遠處,蒿草脫下舊草帽,像一匹野馬奔騰
在田野上,越來越兇猛
水的話變多,它說了春天的事情也說了
更遠一些的冬天
順便洗兩只菖蒲的新劍掛在門環上
喜愛蜻蜓小憩的那把掃帚
祖母用它清掃自己布鞋下的那條小徑
她掃落葉,掃塵土和雪,掃所有的紛爭
把小小的愁苦和深深的悲傷聚攏
然后,沿著小徑走向了自己的墓穴
坐在門前的臺階上
我想起了父親
用盡他一生的力氣去壘那幾塊凈潔的青石
他總是在修補一些東西
每一處因意外帶來的裂紋和傷口都得到愈合
他還修補屋頂和屋頂上不飽滿的月亮
點睛后:
夏日
絳色罐子,煨在灶頭
等大葉茶的香味用飯勺喂養一天的時光
它想起大雪時節的事情
冰冷的嘴唇觸碰著黑釉色的罐口
一些塤的聲音四處彌漫
遠處,蒿草脫下舊草帽,像一匹野馬奔騰
在田野上,越來越兇猛
水的話變多,它說了春天的事情也說了
更遠一些的冬天
順便洗兩只菖蒲的新劍掛在門環上
喜愛蜻蜓小憩的那把掃帚
祖母用它清掃自己布鞋下的那條小徑
她掃落葉,掃塵土和雪,掃所有的紛爭
把小小的愁苦和深深的悲傷聚攏
然后,沿著小徑走向了自己的墓穴
坐在門前的臺階上
我想起了父親
用盡他一生的力氣去壘那幾塊凈潔的青石
他總是在修補一些東西
每一處因意外帶來的裂紋和傷口都得到愈合
他還修補屋頂和屋頂上不飽滿的月亮
點睛師評論:
這首作品言之有物,描述的場景很有畫面感,閱讀的時候仿佛讀者也置身詩歌的場景中。詩歌最大的魅力是凝練的語言所蘊含和呈現出來的詩意與情感張力,繁復的場景、意象和詞語,會讓整首詩的節奏和氣息顯得凌亂、渙散;單首詩歌,不適宜全景式的描繪和書寫,建議作者摒棄繁復的場景和意象,收斂心神,專注于一個主要場景,如釘釘子一般,朝著一個點持續發力,那樣表達效果會好一些。由于文本較長,全詩分為4節,但節與節之間的關聯稍顯松散,缺乏承接和回應。另一個問題是,這首詩題為《夏日筆記》,但全詩中除了第二節里的“順便洗兩只菖蒲的新劍掛在門環上”和第三節里的“喜愛蜻蜓小憩的那把掃帚”,其余詩句似乎與夏天關聯度不大。以“夏日筆記”為標題,稍顯空泛了一些,建議作者斟酌,詩歌的標題應該具體、有指向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