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俊 點睛師:胡正剛
點睛前:
巷道口,一把高木凳
戴老花鏡的老湯低著頭
桌上銼刀和鑰匙片,時光是一把舊鎖
旁邊理發店,一縷縷頭發紛落
腦袋圓光的小覃技藝純熟
吧臺前的妻子安靜坐著
她看上去還很虛弱
前段時間剛從醫院做完放療
穿舊軍裝的老熊,早忘了下崗多少年
走街串巷,口哨歡快
一天到晚扯著嗓子喊:灌煤氣哦,灌煤氣哦……
早高峰,繁華街路口
紅燈再一次
為人間安排著秩序
點睛后:
巷道口,一把高木凳
戴老花鏡的老湯低著頭
桌上銼刀和鑰匙片,時光是一把舊鎖
旁邊理發店,一縷縷頭發紛落
腦袋圓光的小覃技藝純熟
吧臺前的妻子安靜坐著
她看上去還很虛弱
前段時間剛從醫院做完放療
穿舊軍裝的老熊,早忘了下崗多少年
走街串巷,口哨歡快
一天到晚扯著嗓子喊:灌煤氣哦,灌煤氣哦……
早高峰,繁華街路口
紅燈再一次
為人間安排著秩序
(最后一段,作者試圖對之前的描述作收束和總結,可惜的是,敘述和情感力度不足,導致這種嘗試偏離了整首詩的敘述和情感主線。前面三段,讀得出個體對命運的抗爭,洋溢著一種堅韌的意志和蓬勃的生命力;而在第四段里,“紅燈再一次/為人間安排著秩序”,與前面三段的敘述相悖,關聯性也不大,略顯大而無當。建議作者再斟酌)
點睛師評論:
敘事是漢語詩歌的源頭和優秀傳統之一,在新詩的寫作中,許多詩人也通過具體的創作實踐和驗證著敘事的重要性。不得不承認,詩歌敘事的難度是巨大的,它需要在實與虛、輕與重、事件與語言、敘述與抒情之間,找到一個恰當的切入點和一種合適的敘述(抒情)節奏。《廣角鏡》是一首場景式的敘事詩,如同一組照片,作者雖未在詩歌中“露面”,但詩中的人物和事件都是作者親眼所見、親耳所聞,從中不難讀出作者敏銳的觀察力和把所見所聞轉化為詩歌語言的能力。美中不足的是,整首詩歌缺乏一條明晰的敘述和情感主線,敘述稍顯零散、凌亂,語言也略單薄,停留在把見聞和盤托出的層面,欠缺一種成為詩歌所必需的錘煉和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