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自習前,我趴在外面的陽臺上看風景。夕陽從西邊朦朦朧朧的群山中透出光芒來。天空與山交界的地方灰蒙蒙的,卻似有一支蘸了橙紅色顏料的畫筆冷不丁畫出一筆,映紅了一片灰。灰之外,又有一層交界,界線外過渡成黯淡的灰藍色。我猜,那應該是白天與黑夜的界線吧。
在這樣愜意的時刻,我讀著堀辰雄的《起風了》,不覺間竟念出聲來。我讀到“流云如沙子般在天空輕輕拂過。忽然間,不知不覺起風了”,話音剛落,頭頂忽地吹來一陣風。我愣住了。難道風聽見了自己的名字?我的頭發被它吹起又放下。
黃昏時分也能看到月亮,近半輪,浸在黑夜與白天的界線外的一片灰藍中。
風起,月明,夕陽西下,是誰正將夜空暈染?
我于是繼續念道:“在我們頭上,從葉間透出的蔚藍依稀可見,時而伸展時而收縮……”
(本刊原創稿件,視覺中國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