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哪里去尋找更加可觀的收益、如何重新制定理財計劃,幾乎變成了眾多中國人的一個時代課題。他們有的奔波于縣城小銀行間,只為了尋找3%—4%利率的存款項目;有的提前還房貸,以節省利息支出……
這樣一群人,讓人聯想到了日本0利率時代的另一群人—渡邊太太。
在1991年日本房地產泡沫破裂后,一群昭和末期的高知女性,在一杯又一杯下午茶中碰出了“保衛家庭錢包”的新出路。在日本政府不斷的降息策略下,日本利率一路下行,最終來到了0.5%甚至負利率時代。
為了保住家庭的錢包、維持經濟高增長時期的家庭生活水平,那些掌握著家庭財政大權的太太們,沒有坐以待斃,轉身看到了利率更高的海外市場,采取了低息借入日元,再高利率存入外國銀行的辦法,每月能賺取上萬美元的收入。
當然,渡邊太太們能夠成為套利高手的原因,一方面是日本早已放開了外匯限制,另一方面是她們恰好在家庭中充當CFO的角色,支配著大量的家庭資金,并且接受過高等教育,具備一定的理財知識。
除了炒匯套利之外,渡邊太太們的身影還會出現在各種能夠賺錢的金融投資項目里,美股、債券、黃金等等都是她們的目標。顯然,她們也為“海外日本”的名號出了一份力。
盡管在中國,每人每年只有5萬美元的外匯額度,但這并不妨礙中國投資者看到并抓住海外市場的投資機會。而今時今日,取代“日本渡邊太太們”的下午茶會,社交平臺成為“中國渡邊太太們”信息交流的主要場所。
信息正在大范圍流動,“渡邊太太現象”正在中國上演??s小的信息差,讓資產保衛戰得以席卷每一個手中有資產且具備理財意識的中國人。
而在中國的女性中,她們既可以是“中國版的渡邊太太”,詳細地列出規劃,在確保家庭基本開銷的前提下尋找更高收益的投資;她們也可以是“渡邊小姐”,和伴侶財務分離,獨立投資理財。
盡管中國女性投資者群體還遠遠沒有如“日本渡邊太太”一般,達到能夠擾動國際市場的地步;盡管相比當年的日本,中國仍有大量優質資產,但她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為了不讓雞蛋放在同樣的籃子里,在可承受的風險范圍內,去全球尋找收益更加可觀的投資項目。
顧清的一天,被各大市場開收盤的時間點切割開來。
“印度和韓國市場至少到下午三點半,恒生是下午四點結束,晚上十點半美股開盤?!鳖櫱尻种割^算。按照慣例,早上九點半,顧清要先查看A股市場情況,然后關注恒生指數的走勢。
現在的顧清,只剩下一筆2025年到期的三年期3%利率定存,她更希望錢可以流動起來。
顧清的男友是金融系出身,是他建議顧清可以關注美股基金?!暗粫嬖V我可以買哪一支,我覺得不能靠他,也不能隨便買,于是就開始研究?!?/p>
從身邊人獲得啟發的,還有周月。
2024年上半年,朋友在美股市場里大賺了一筆,周月看了看自己“一頓操作但沒賺什么錢”的賬戶,不免有些心動。“閑錢我一般是在銀行買些理財,或者在京東金融上存小金庫,但隨著2024年存款利率的幾次下調,這些理財產品的收益都降低很多?!?/p>
在周月的視角里,盡管短期內美國的政策、國際關系與戰爭等多重因素會影響美元的匯率,但是如果把時間拉長,美元則會因為全球貨幣的地位變得相對穩定。考慮過這一點之后,她認為,長期持有美元仍然是可行的。
周月試著研究美股市場,但過于復雜的開戶流程讓她望而卻步?!斑@事兒埋下了一個種子,后來我以此為基礎順著去研究美元,發現美元定存和美元理財的方式相對簡單,利率也高一些?!?/p>
平衡投資精力與收益,也是瑞秋一家關注海外投資機會時的關鍵考量。不過,他們的海外投資則開始得更早些。從畢業后的海內外投資經驗出發,在兩人組建家庭的2023年,瑞秋一家決定要堅持定投美股指數基金。
“美股的話,回撤大概在30%到40%,其實(如果要做選擇的話)比較清晰。確定定投(指數基金),是在兩年前?!比鹎锏睦瞎忉尩?。
也是從兩年前開始,瑞秋以家庭為單位記賬拉表,把家庭的月度開支與儲蓄率可視化,以明晰家庭的錢到底都散落在什么地方。
2024年,瑞秋開始和無數保險經紀人聊產品。彼時,瑞秋還在孕中期。家庭即將迎來第三名成員,她在做投資決策時相當審慎。
瑞秋心里明白,不能完全相信保險經紀人的話術,100%的分紅實現率不太可能實現。于是,她把市面上所有熱門產品都翻了個遍,拉表對比了各個產品的歷史分紅實現率,用最差的歷史數據進行計算。
投資顧問林樺告訴南風窗,其實海外投資的趨勢一直存在?!昂蜕弦粋€時代的投資者相比,新貴們的投資習慣很不一樣,具體體現在更加理性、信息差被打破,且海內外選擇更加多元。從資產投資的角度來說,新貴們基本上是投資幣、海房和私募。”
不過,一個關鍵問題是,海外投資并非如人民幣定存般“保本”。就算為了更高的利率而選擇美元或者其他外幣定存,匯率差的存在也會帶來收益的變動。
于是,一個本就奔著收益而進行投資的投資者,除了把錢掏出去之外,還必須學習并總結。為此,有更多的投資者,選擇長期持有外幣,以減少匯率波動對收益的影響。
“所有的理財都要交學費?!敝茉抡f。她并沒有研究太長時間,便踏入了美元理財的“河流”,她始終覺得,理財這件事是需要一邊做一邊學的,“只有自己實踐了,才能逐漸得出一些結論”。
從2024年6月開始,周月分批次逐月加碼,但她萬萬沒想到,“正好買在了匯率最高點,9月份的時候算了一下,已經賠了7600多元,心態有點崩”。
但周月明白,在低點,更不能隨意動作。而虧損之外,周月卻還發現,自己的資金對不上。
“美元一般是分批次兌換的,所以每次價格都不一樣。但是理財收益端只有一個總數,并不能清楚準確地知道收益?!北种乇镜牧己迷竿茉麻_始拉表,對比收益,研究美元的邏輯和理財的收益構成。
一開始,顧清也不懂怎么買?!疤貏e是2024年七八月的時候有個大回調,估計有很多人看到這樣的趨勢就馬上拋,當時我也是這樣的恐慌心理,沒有經驗,馬上拋了,導致現在還有一只重倉的美股基金還是虧損狀態。”
在顧清看來,自己最初在美股上吃的虧,原因之一是不會看周期和時機。低買高賣的投資準則看起來簡單,實際上仍然需要人足夠了解國際市場,掌握足夠多的信息,才能判斷何時回調,回調是否到位。
至于是加倉還是減倉的決定,則還要進一步考慮自己的“人性”。顧清由此開始自我復盤,給自己設定一個心理預期盈利點,盈利到某個點,顧清就會考慮是否要落袋為安,“投資者真的不能太貪心”。
她同時也寫投資筆記,把所有的教訓都記錄下來。“其實像金融科技這個領域,他們會有一個大模型去研究預測,到底什么變量會對股市產生什么樣的影響。而這個變量是很多的,比如政策面的、市場面的、情緒面的,還有像DeepSeek這種生產力的進步。當然DeepSeek這種因素,我們這些散戶是預估不到的?!?/p>
經歷過幾個熊市與牛市的輪回之后,顧清才找到了一點點周期上的規律?!按┰街芷谥螅胖烂拦善鋵嵱信iL熊短的規律,所以在短周期里,其實要抄底才對。同時還要有耐心?!?/p>
無論如何,每人每年的外匯限額仍然是存在的?!埃êM馐袌鐾顿Y)也賺不了太多錢?!绷謽逭f道。
但顧清覺得這筆學費交得值:“就是上了一課,你也不虧,對吧?”
“你到底貪不貪婪,到底敢不敢冒險,能不能懂及時止損的概念,也可以看到自己判斷外部世界的眼光是怎么樣的?!睂︻櫱鍋碚f,這筆虧掉的錢讓她把自己看得更清楚:“這其實是一種管理風險的能力,而不是說只是賺錢。人生也是這樣,你要管理好你的健康和家庭中有可能存在的風險。”
顧清享受支配錢的過程。在她看來,錢如果不進行交易,便只是貨幣,它必然無法給人帶來任何東西。她拿出30%的錢作為活錢儲備,35%投資于A股的股票基金和債基中,35%則放在海外市場。
在投資中,顧清自認為是一個偏穩健,但也愿意去冒一定風險的人。她正在爭取按照標準普爾家庭資產配置的比例,來配置自己的投資組合。
標準普爾資產配置模型廣為人知,瑞秋一家則已經在踐行。
從穩健的投資風格出發,瑞秋一家選擇把家庭資產大致分為四個部分。
一部分是能夠支撐家庭6個月左右日常開支的活錢,大約是家庭資產的10%;一部分則是家庭在三年內需要使用到的錢,以及三年內重大決策可能需要投入的錢,這部分錢大約占到家庭資產的40%,瑞秋會選擇穩健的投資組合;一部分則是除去前兩部分之外的,家庭可以用以長期投資配置部分的錢,大約是家庭資產的10%到20%,“可以理解為是我們用來沖一沖收益率的錢”;剩下的,買了一些健康類的保險和分紅型的保險。
這是典型的標準普爾資產配置模型,瑞秋解釋道:“我們是想,在交學費的前提下,它(學費)不能影響我們的生活,所以我們得把活錢還有穩健類型的東西配置清楚之后,剩下的錢再考慮去做‘交學費’這個動作。我們沖收益部分的投資比例一定會控制在不會讓我們很焦慮,影響我們的生活的前提下?!?/p>
定投收益的相對確定性,吸引了夫妻二人。這筆錢,他們打算放至少5年到7年。因為他們投資的,更多是一種向上的長期趨勢,而不是獲得短期收益。保持穩健的回報之一是,從進入美股市場至今,瑞秋夫妻兩人還沒有虧過。
在瑞秋看來,保持穩定的投資心態,才可以長久地持有產品,“如果短期跌了你又出來,那交的學費會更多”。
對于理財所要花費的時間和精力,瑞秋倒是看得更開些。她自述自己是喜歡花時間研究理財產品的,尤其是在組建家庭之后,“就會想著說要怎么把錢管好”。于是,追求穩健的瑞秋也才會一頁一頁地,仔細地翻閱產品資料,不停地進行對比。
2024年12月,顧清在登上出差的飛機前,看了一眼海外的股票基金,彼時數據全部在高點。
這時,已經是下午三點,距離當日收盤的時間不多了,顧清需要在起飛前快速決定是否要止盈、落袋為安。她思忖著自己的性格,害怕自己后悔。
飛機快要起飛了,她決定,不再操作。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顧清、周月、林樺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