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家禽飼養業的不斷發展,傳統飼養模式面臨著環境控制不精確、勞動成本高、生產效率低等問題。因此,智能籠養系統應運而生,成為提高生產效率和動物福利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智能籠養系統的核心技術及其應用領域,重點探討了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在家禽飼養中的融合應用。通過實時監控和智能調節,智能籠養系統實現了在糞污清理、精準飼喂、禽蛋收集等方面的自動化,提高了飼養管理的精度和效率,并能有效應對環境變化和疾病預防。然而,智能籠養系統在技術集成、設備標準化、數據安全等方面仍面臨挑戰。本文還展望了智能籠養系統未來的發展趨勢,強調跨學科技術的深度融合以及系統成本的降低將是推動其普及的關鍵因素,以期為進一步提高家禽智能籠養水平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智能籠養系統;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家禽飼養;自動化
中圖分類號:S815.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0769(2025)01-0064-04
目前,家禽飼養已成為我國農業的重要領域。隨著養殖業的不斷進步,家禽飼養模式逐漸由傳統的庭院式或個體養殖轉向規模化、產業化、集約化和自動化的生產方式,這推動了籠養技術的創新與發展[1]。籠養系統能夠在有限的空間內對家禽進行高效管理,可減少暴力行為和疾病傳播,從而提升生產效率[2]。然而,隨著環境要求和動物福利問題關注度的提高,傳統籠養模式暴露出一些問題。密閉的環境極易導致空氣質量下降,溫濕度難以控制,疾病傳播風險增加,從而影響家禽健康和生產表現[3]。此外,籠養模式過度依賴人工進行喂養、清潔和監控,導致效率低下和人工成本過高。為了克服這些局限性,智能籠養技術應運而生。智能籠養系統結合物聯網、自動化控制和數據分析等前沿技術,能夠實時監控和調整飼養環境,優化家禽生長條件。本文旨在探討智能籠養系統的現狀和發展前景,分析其在提高家禽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和提高動物福利方面的應用與貢獻。
1 "智能籠養系統的核心技術
1.1 物聯網技術
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技術的應用為實現養殖業中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通過嵌入式系統、傳感器、執行器等硬件設備,物聯網能夠收集環境數據,并通過網絡傳輸至云平臺或其他處理設備,實現對飼養環境的實時監控和自動調節[4]。在智能籠養系統中,養殖場通過布設多種傳感器,收集溫度、濕度、氣體組成等參數,可構建一個全面的監控網絡[5]。同時,將收集到的飼養環境、畜禽生長狀態及行為等信息上傳至系統進行處理和分析,可以幫助工作人員做出合理決策,提高生產效率[6]。當監測數據超過設定閾值時,系統將自動報警,幫助管理人員及時排查潛在問題,甚至精準定位特定的畜禽個體。此外,該技術還可與多種調控設備(如紅外燈、風扇、濕簾、增氧機等)聯動,根據設定參數自動調整設備運行,實現高效且精準的自動化飼養管理[7]。
1.2 大數據技術
由于畜禽飼養方面的數據呈現多元化、異構性、跨平臺和跨系統的特點,亟需大數據技術進行智能分析。大數據指的是傳統數據處理軟件難以應對的大規模、復雜的數據集,具有高體量、高速度、多樣性、真實性和高價值等特點[8]。通過傳感器、攝像頭、全球定位系統等設備實時收集環境數據、畜禽行為及健康狀況等數據,并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將這些復雜數據整合到決策系統中,建立飼養模型、預測環境參數等,可以使養殖場主做出更加精準和高效的管理決策[9]。目前,大數據技術已應用于標準化飼養管理,能夠合理預測畜禽需求并快速響應,還可識別潛在的疾病風險[10]。
1.3 人工智能技術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通過模擬人類的思維和判斷過程,旨在借助智能機器替代人類完成危險、重復或復雜的任務。AI技術融合了語音識別、機器視覺、虛擬現實及可穿戴設備等關鍵技術,能夠在畜禽生產和管理過程中發揮全面作用,甚至實現遠程智能控制,替代人工操作,從而提高管理效率并降低人工成本[11]。目前,AI技術已廣泛應用于飼喂、清潔和撿蛋等領域。通過深度學習和視覺技術,AI能夠根據實際需要調整飼喂策略,優化自動化飼喂流程,也可以對禽蛋進行高精度識別,實現籠養模式下禽蛋的自動拾取與計數。此外,AI還能夠根據復雜的動態環境變化制定合適的機器人前進路徑,實現機器人自主避障、自動充電、禽蛋收集等功能,展現了智能技術在清潔作業中的應用潛力[12]。
2 "智能籠養系統的應用領域
2.1 溫濕度調節及有害氣體監測
溫濕度和有害氣體對家禽的健康及生產性能有顯著影響。傳統養殖依賴人工采集和環境數據調節,存在反應遲緩和效果差的局限性;而智能籠養系統則通過溫濕度、二氧化碳、氨氣等傳感器全面監控飼養環境,并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遠程處理數據,進行預警[13]。此外,系統能夠自動調節風機、濕簾等設備,實現對環境的實時監控與精準調節,能夠實現對雞籠和雞舍的精準化和高效化管理。Kuhanraj等[14]提出的智能雞舍設計,通過集成空氣過濾和自動清潔功能,既優化了空氣質量,又減少了病原菌積聚,為家禽提供了更加健康的生產環境。
2.2 疾病監控
疾病控制對于減少家禽因病死亡和生產性能下降至關重要,有助于確保家禽產品的穩定供應[15]。因此,建立完善的疾病防控體系是智能籠養系統的核心組成部分之一。智能籠養系統通過物聯網和傳感器實時監測家禽的生理數據,并結合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技術,評估其與正常數據的差異,以實現疾病的預防和控制。此外,智能系統還能持續追蹤家禽的行為模式,分析異常行為,并及時識別潛在的疾病風險。Butt等[16]指出,利用智能傳感器監測動物體溫、心率等生理參數,有助于及早發現健康隱患,并通過數據分析預測疾病風險,從而采取預防措施來避免疫情暴發。
2.3 糞污清理
家禽糞污通常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如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等,這些病原體能夠通過空氣、水和土壤等途徑傳播,從而增加家禽及人類感染疾病的風險[17]。因此,家禽籠養過程中的糞污清理問題亟需得到有效解決,而智能籠養技術為此提供了一種創新的解決方案。通過整合自動清理設備,利用物聯網技術實時監測糞污堆積情況,并借助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分析,智能籠養系統能夠及時清理家禽排泄物,同時根據數據反饋自動調整清理頻率和強度,從而提高清理的效率與精確性[16,18],同時也可減少因人工操作不當造成的遺漏情況。
2.4 飼喂系統
精準飼喂旨在通過制定科學的飼喂策略和控制飼料投放量,使實際飼喂量與理論營養需求相匹配,以保障畜禽在不同階段的健康生長,減少飼料浪費并降低生產成本[19]。建立高效的飼喂系統需要首先收集大量家禽個體信息,進行數學建模,分析其營養需求,進而構建動態營養模型。隨后,利用計算機算法精確計算出既滿足個體營養需求又兼顧成本效益的飼料配方。最終,通過智能飼喂技術,使用多臺飼喂器作為自動控制終端,對目標個體進行精準飼喂。肖德琴等[11]提出的智能層管理系統集成了自動化飼喂功能,能夠根據實時監測的數據自動調整飼料供應,確保家禽獲得最佳的營養和生長條件。此外,Yang等[20]提出的智能監控系統能夠根據健康數據自動判斷動物的飼養需求,并進行智能調整,提高飼養管理的精準度。
2.5 撿蛋系統
自動化設備在禽蛋收集中的應用是智能籠養系統的一個關鍵功能。傳統籠養模式依賴飼養員手動統計家禽的產蛋規律并進行收集,這大大降低了生產效率[21]。相比之下,智能籠養系統通過大數據模型對產蛋周期進行預測,實現禽蛋收集的智能化、自動化,提高了生產效率。通過整合自動收蛋設備,智能籠養系統可以根據實時監控數據自動判斷禽蛋的產出狀態,并通過自動傳輸系統將禽蛋送至指定區域,從而提高收集效率[22]。同時,利用人工智能和計算機視覺技術,智能籠養系統能夠實時檢查禽蛋的外觀,自動分類并根據質量等級進行處理,進而提升禽蛋的市場競爭力[20]。通過實現自動化收集,智能籠養系統可減少人工干預,確保禽蛋收集過程的穩定性和高效性。
3 "智能籠養技術的挑戰與發展趨勢
3.1 技術挑戰
盡管智能籠養技術在家禽生產中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但其技術復雜性和系統集成問題仍然是推廣和應用的重大障礙[23]。智能籠養系統涉及多個技術領域,包括物聯網、人工智能和自動化控制等,這些技術之間的兼容性和協同工作存在一定的挑戰。同時,系統集成和設備的標準化尚未完善,導致設備之間的互操作性差,增加了應用成本。此外,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問題變得日益重要。智能籠養系統需要收集大量的環境數據、動物健康數據等敏感信息,這些數據的泄露和濫用可能會導致嚴重經濟損失。因此,如何在保證數據流通性和便捷性的前提下確保數據安全是當前面臨的難題。
3.2 發展趨勢
智能籠養技術的發展將依賴于跨學科技術的深度融合,尤其是在人工智能、物聯網、機器人技術和數據科學等領域的協同應用。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智能籠養將進一步實現自動化和智能化,推動養殖效益和動物福利的提升。同時,隨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智能籠養系統將更多依賴于數據驅動的決策支持,提供精準的飼養建議和健康管理方案,進一步優化生產效率。此外,智能籠養系統的普及也面臨著成本和經濟性的問題,降低系統成本、簡化技術和優化系統架構將成為推動智能籠養系統廣泛應用的重要方向。
4 "結論
智能籠養技術作為現代家禽飼養的創新性解決方案,結合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已經在提高飼養效率、降低成本、優化生產環境以及改善動物福利方面展現出巨大的潛力。通過自動化、精準化的管理,智能籠養系統不僅能夠有效解決傳統籠養模式中存在的環境控制不精準、人工成本過高和生產效率低等問題,還能在疾病防控、糞污清理、飼喂管理和禽蛋收集等方面實現自動化和智能化,大幅提升家禽飼養的可持續性與經濟效益。然而,智能籠養系統的廣泛應用仍面臨技術復雜性、系統集成、設備標準化以及數據安全等挑戰。因此,降低系統成本、優化技術架構、增強系統的兼容性和易用性,將是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同時,數據隱私保護和安全性問題也應得到充分重視,以確保智能籠養系統的長期可持續發展。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跨學科融合,智能籠養系統將在更廣泛的領域得到推廣,推動養殖業的轉型升級。
參考文獻
[1] 賈立達.籠養蛋雞健康養殖技術研究的現狀及展望[J].中國畜牧業,2024(20):84-85.
[2] 尤麗霞.肉雞養殖飼養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吉林畜牧獸醫,2020,41(6):37.
[3] 王彩霞.智能環控技術在肉雞養殖中的應用[J].中國畜牧業,2024(15):41-42.
[4] 孫曉轉,牛星,劉泉城.智能養殖在畜禽生產中的應用[J].養殖與飼料,2024,23(8):49-52.
[5] 包天舒,張凌霞,羅歡,等.基于ZigBee技術的鴿子智能養殖系統設計[J].電子制作,2024,32(21):100-103.
[6] 楊亞讓.基于物聯網技術的畜類智慧養殖和畜類養殖溯源系統方案設計[J].糧油與飼料科技,2024(8):147-149.
[7] 張麗輝.白羽肉雞現代化飼養管理[J].四川畜牧獸醫,2024,51(2):49-50.
[8] 高梟熙.大數據技術在畜禽行為監測與管理中的應用與挑戰[J].畜禽業,2024,35(8):32-35.
[9] 莫中凱,李海強.基于大數據技術的智能養殖平臺通信設計與實現探析[J].科技資訊,2024,22(15):144-146,222.
[10] 縱禮.大數據技術在畜牧業中的發展與應用[J].畜禽業,2020,31(11):59,61.
[11] 肖德琴,黃一桂,熊悅淞,等.畜禽機器人技術研究進展與未來展望[J].華南農業大學學報,2024,45(5):624-634.
[12] 連京華,祝偉,孫凱,等.人工智能技術在家禽生產中的應用[J].中國家禽,2018,40(9):61-63.
[13] 付曉,魏曉莉,嚴士超,等.畜舍飼養環境智能監控研究現狀及展望[J].華南農業大學學報,2024,45(5):672-684.
[14] KUHANRAJ K K,SUMAIYA M.The smart coop: revolutionizing chicken care with automation[J].Progress i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and Technology,2024,5(2):9-19.
[15] 賈喆,王璐.家禽健康養殖與疾病防控策略[J].中國禽業導刊,2024,41(12):55-57.
[16] BUTT R A,REHMAN T,QURESHI M A.A smart IoT-enabled cage for the farming of ground birds[J].Engineering Proceedings,2023,46(1):26.
[17] 王官艷.畜禽健康養殖及糞污治理措施[J].農家參謀,2022(15):90-92.
[18] WEI Y G,WEI Q,AN D.Intelligent monitoring and control technologies of open sea cage culture: A review[J].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2020,169:105119.
[19] 郭偉豪,李海軍,郝文博,等.羊只飼喂機器人控制系統設計與出料試驗[J].黑龍江畜牧獸醫,2024(5):55-60.
[20] YANG D E,CUI D,YING Y B.Development and trends of chicken farming robots in chicken farming tasks: A review[J].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2024,221:108916.
[21] 李俊婷,周浩,張元平.蛋鴨場自動撿蛋設施的應用初探[J].浙江畜牧獸醫,2019,44(2):1,4.
[22] 付志成,衛江紅,顧延昀,等.自動撿蛋箱[J].河北農機,2020(12):18-19.
[23] 董輝,周榮新,伊惠.淺析肉鴨立體智能飼養模式的優勢與前景[J].家禽科學,2021(8):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