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落實最高人民檢察院以“數字革命”驅動新時代法律監督整體提質增效的數字檢察戰略,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下文簡稱“二分院”)按照“業務主導、數據整合、技術支撐、重在應用”的要求,在上海市人民檢察院有力指導下,充分發揮直轄市區域特點和一體化工作優勢,積極探索“市院指導、分院統籌、一地建設、全域共享”的模型研發管理工作機制,統籌轄區基層院構建了一批好用、管用的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
2024年12月,在全國檢察機關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推廣活動中,二分院轄區共16個模型在最高檢上架,其中二分院、黃浦區人民檢察院列全國模型推廣優勝檢察院前列,寶山區人民檢察院列全國模型應用優勝檢察院前列。由二分院研發設計的“看守所日常監管活動法律監督模型”,因其緊貼刑事執行檢察“點多、線長、面廣”特點,錨定監督易發、多發風險領域,為全面、精準、有效監督提供充分技術支撐,在全國檢察機關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推廣活動中,被全國數百家檢察院應用,取得良好效果。
在二分院及轄區基層院研發的監督模型中,“看守所日常監管活動法律監督模型”在全國檢察機關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推廣活動中廣受好評,展示了該監督模型在賦能法律監督提質增效、促進高質效辦案方面“跨地域”的廣泛適用性和生命力。
2023年初,二分院在開展駐所檢察工作中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刑事執行檢察的不少業務數據有待進一步有效利用,業務數據和業務規則的分析與應用尚待加強。如看守所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罪犯的收押管理活動是否符合有關法律規定;在押人員的合法權益是否得到保障;看守所是否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超期羈押后,立即向人民檢察院發出超期羈押報告書并抄送辦案機關;被判處有期徒刑剩余刑期在三個月以上的罪犯是否在一個月內交付執行,是否存在“超期下監”的情況等。如果看守所與駐所檢察室之間信息互通不及時,人工核查又難以避免疏漏,那么就迫切需要技術手段為駐所檢察賦能增效。據此,二分院第四檢察部與數字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緊密協作,合理調配資源投入監督模型開發,率先協調有關單位獲取聯網數據,先期構建“超期下監”法律監督模型,嘗試通過數字模型進行智能篩查、關聯碰撞,從中發現超期未移送監獄執行刑罰的監督線索,監督看守所進一步規范交付執行活動,保障在押人員合法權益,有效解決人工篩查不全不準等問題,為確保罪犯及時交付執行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超期下監”模型運用一段時間后,二分院進一步加強業務需求調研,著手啟動對分院及轄區基層院相關同質化程度較高的模型的整合升級再造工作。其間,按照“同類互補、關聯點整合”的研發思路,在多次走訪調研和全面分析監督案件種類的基礎上,聚焦看守所日常監管執法活動中監督點較為集中的領域,以在押人員的權利保障為重點,把駐所檢察涉及的“超期下監”“收押管理”“在押人員合法權益保障”“超期羈押”4個監督點串聯起來,整合成為一個監督模型,有效實現了對原有的單一監督點的全面升級,形成了在全國檢察機關平臺上架的看守所日常監管活動法律監督模型2.0版。
為提升辦案人員的“用戶端”體驗,二分院以模型操作便捷易用為目標,通過有效的技術支撐,落實最高檢“重在應用”的要求,力爭讓監督模型在賦能駐所檢察方面既管用又好用。在開發升級看守所日常監管活動法律監督模型2.0版過程中,一方面緊盯駐所檢察業務需求,不斷優化模型運行邏輯。針對模型監督點種類、數量的差異性,秉承“既是建模者、又是使用者”的理念,研發數據整合小工具,設定模型運行邏輯,實現4個監督點彼此獨立運行,互不干擾。另一方面緊盯實用高效,不斷以數字賦能提升監督效率。由于模型數據來源穩定,結構化程度高,數據獲取簡單,只需要按照數據樣本導入數據、運行模型,即可提示監督線索,大大提高了問題發現的精準性。目前,二分院正會同轄區基層院繼續打造看守所日常監管活動法律監督模型3.0版,進一步提升數字檢察賦能刑事執行檢察監督的工作質效。
按照《上海市檢察機關關于深化檢察一體化助推檢察工作現代化的指導意見(試行)》部署,二分院堅持把貫徹落實數字檢察戰略與檢察一體化建設融合推進,充分發揮分院在一體協同推進上海數字檢察建設中的承上啟下作用,以創新監督模型研發管理機制為抓手,構建上下級院雙向交互的數字檢察工作體系。成立了由分管檢察長牽頭、數字辦專人統籌、業務條線專人負責的工作專班,挑選業務水平高、數字檢察理念先進、有一定技術背景的干警負責統籌協調、研發運用以及推廣應用法律監督模型相關工作。形成了市院全面統籌、分院協同指導、區院全力支撐的工作模式。堅持每月定期召開數字專班會議,適時組織轄區基層院召開數字檢察工作專項調度會。積極參與2024年全國檢察機關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推廣活動,及時就轄區一體化推動該項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統一思想,理清思路,找準重點,明確要求,確保最高檢和市院數字檢察的相關部署要求不折不扣落實到位。
二分院始終堅持“業務主導”和“重在應用”的目的導向,按照業務條線、監督重點、應用效果等多維度,對分院和轄區基層院前期研發的96個模型進行篩選優化,對具有同質性的模型進行整合、優化、升級,提升每個監督模型的“比較優勢”延長“生命周期”,通過模型的常態化迭代升級,下好工作“先手棋”,為后期參加全國檢察機關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推廣活動積累先期經驗和技術儲備。
在推進數字檢察工作的過程中,二分院還注意突出建用并舉,促進監督模型研發的完善定型。一是重點關注轄區已建模但未上架模型,及時進行技術指導,梳理解決模型上架過程中的難點,針對上架過程中較為常見的異地成案數量不足等問題開展全面摸排,及時跟進相關情況并上報市院,統籌異地應用,助力模型在最高檢平臺上架。二是始終把“業務主導”“重在應用”的要求作為模型應用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最高檢及市院平臺上選擇管用、好用的模型,指導轄區基層院及時應用到檢察辦案中,為賦能法律監督提質增效。三是充分利用二分院作為上海市數字檢察聯系點先行先試優勢,積極爭取最高檢數字辦、市院的有力指導和技術支持,率先向轄區基層院全面開放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平臺的使用權限,引導基層院在平臺上搭建、使用模型,為監督模型的搭建和推廣活動順利推進奠定了良好基礎。
二分院以參加全國檢察機關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推廣活動為契機,增強合作共贏意識,不斷改進“供給側”的優質服務,努力提升“需求側”的用戶體驗,切實增強“看守所日常監管活動法律監督模型”等在全國檢察機關的推廣和應用效果。
立足直轄市的區域特點,發揮檢察一體化優勢,二分院在市院的統籌和有力推動下,較好地實現了監督模型由“一地建設”到“全域共享”,“看守所日常監管活動法律監督模型”等一批監督模型首先在上海全市檢察機關得到有效推廣應用,為后續在全國檢察機關的推廣和模型優化升級打下基礎。
為做好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推廣,二分院著眼雙贏多贏,著眼“用戶需求”,努力在工作中提供優質服務。一方面完善“辦案指引”。為了讓模型更加簡潔易用,便于用戶能夠更加直觀地看到每個監督點所需要的數據源,二分院不斷完善監督模型的“辦案指引”,特別是聚焦模型監督點介紹、數據獲取、數據分析、數據比對等內容,以圖表形式直觀展現,確保操作方便易行。另一方面成立服務團隊。成立由數字檢察辦案團隊與技術人員組成的專業化模型服務團隊,針對異地應用中遇到的技術、業務問題,全天候及時提供精準易懂的解決方案,全方位助力異地應用成案,得到了各地檢察機關的普遍好評。
編輯:沈析宇" " 17555627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