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發病原因尚不明確,但與遺傳、年齡、環境、習慣及職業等多因素有關。危險因素越多,發病風險越大。初期癥狀不明顯,病情進展后癥狀逐漸顯現。
慢性咳嗽:這是慢阻肺患者最常見的癥狀之一。咳嗽多以清晨和夜間為主,表現為陣發性咳嗽。部分患者還會伴隨咳痰癥狀,痰液通常為白色黏液狀,偶爾也可能帶有血絲。這種咳嗽往往長期存在,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睡眠造成嚴重影響。
呼吸困難:由于肺部功能受損,患者在日常活動中,如上樓梯、步行或進行輕微體力活動時,會感到明顯的呼吸困難。這是因為肺部無法提供足夠的氧氣來滿足身體的需求,導致患者呼吸不順。
喘息:呼吸道變窄是慢阻肺患者的一個典型特征,這會導致患者在活動時出現喘息癥狀。呼吸聲變大,尤其是在進行體力活動時,喘息癥狀會更加明顯。這也是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或重癥患者的典型臨床表現。
胸悶:當肺部功能受損,氧氣供應不足時,患者會出現胸悶感,感覺難以呼吸到足夠的空氣。這種胸悶感可能會持續存在,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其他癥狀:隨著病情的進展,缺氧、機體酸堿不平衡以及身體疲勞等癥狀會逐漸顯現。部分患者還可能出現嗜睡、頭痛、精神恍惚等精神神經癥狀,這些都是由于長期缺氧和身體不適所導致的。
對于慢阻肺患者來說,日常的護理至關重要。正確的護理不僅可以緩解患者的癥狀,還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生活護理:患者應積極改善不良生活習慣,戒煙限酒,避免熬夜;保持規律作息,充足睡眠,早睡早起促恢復;注意環境衛生,定期通風換洗,減少細菌滋生;避免呼吸道刺激,遠離污濁環境。
飲食調節:患者應養成健康飲食習慣,少食多餐,避免暴飲暴食;均衡飲食結構,多吃瘦肉、魚類、蛋類、豆類等優質蛋白,搭配全麥面包、糙米等主食,再加點新鮮水果和蔬菜,補充維生素和膳食纖維;進食時細嚼慢咽,減少說話,有助于消化吸收。
適當運動:根據醫生指導和自身狀況,選擇散步、慢跑、游泳、太極、瑜伽等有氧運動項目,并進行呼吸功能鍛煉如呼吸操、吹口哨等,循序漸進地運動,增強體質,提高抵抗力。
心理調適:家屬應密切關注患者情緒,積極溝通,耐心傾聽;及時疏導情緒,引導患者保持樂觀態度;鼓勵患者參與社交或培養愛好,轉移注意力,提升生活質量。
癥狀護理:對于咳嗽咳痰嚴重的患者,應掌握正確咳痰方法,深吸氣后屏息3~5秒再用力咳出;痰液黏稠時,多飲水以稀釋痰液;呼吸困難時,變換體位如半臥或端坐,以增加肺活量。
病情監測:患者應嚴格遵照醫囑按時定量服藥,切勿私自減藥或停藥;一旦出現不適,應立即就醫,以便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
總之,慢阻肺患者的護理是一個全面而細致的過程。通過改善生活習慣、調節飲食、適時運動、心理調適以及癥狀護理和病情監測等多方面的努力,可以有效地緩解患者的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讓我們共同關注慢阻肺患者,為他們提供更多的關愛和支持,幫助他們更好地應對這個“沉默殺手”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