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的炎癥性疾病,其癥狀從早期到晚期逐漸演變,對患者的生活產生嚴重影響。
早期癥狀:在疾病早期,患者常出現腰痛和晨僵現象。腰痛多在夜間休息或長時間保持靜態姿勢后加重,活動后可有所緩解。晨僵則是早晨起床時腰部感到僵硬,活動一段時間后才會減輕。此外,患者還可能伴有疲勞、體重下降、輕度發熱等全身性癥狀。這些癥狀雖然看似平常,但卻是強直性脊柱炎的早期預警信號,不容忽視。
中期癥狀:隨著病情的進展,脊柱和骨盆關節疼痛、僵硬會加劇,尤其在晨起時最為嚴重,活動后可有所緩解。同時,疲勞、食欲減退、體重下降等癥狀可能更加明顯。此時,患者往往需要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NSAIDs)以緩解疼痛和炎癥。然而,這些藥物可能成為胃腸道的隱形殺手,導致惡心、嘔吐、食欲缺乏、腹瀉、腹痛等癥狀頻發。因此,在治療過程中,密切關注胃腸道健康至關重要。
晚期癥狀:強直性脊柱炎晚期患者會遭受嚴重的脊柱和骨盆關節疼痛與僵硬,行動受限。該病還可能引發多種并發癥,其中眼部病變如虹膜炎等高達25%以上,易反復,時間一長可能導致視力損害或失明。心臟病變雖不常見但后果嚴重,可威脅生命,需定期心臟檢查。肺部也可能受累,出現纖維化等改變,影響呼吸,還可能加重心臟負擔?;颊咝枞骊P注自身健康,特別是眼部、心臟和肺部的健康。
強直性脊柱炎的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但遺傳因素、免疫系統異常和環境因素被認為是主要的致病原因。
遺傳因素:強直性脊柱炎存在顯著的遺傳傾向,HLA-B27基因與其發病緊密相關。HLA-B27是一種人類白細胞抗原,攜帶該基因的人患強直性脊柱炎的風險顯著增加。
然而,強直性脊柱炎不是遺傳病,HLA-B27基因在強直性脊柱炎的發病中起重要作用,但并非所有攜帶HLA-B27基因的人都會患病,這意味著還有其他因素參與其中。即使在正常人中,也約有5%的人可以表現為HLA-B27陽性。此外,HLA-B27陰性也不能排除強直性脊柱炎的可能性,約10%~20%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HLA-B27陰性。因此,對于無癥狀的HLA-B27陽性個體,不需要過度恐慌,只需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有不適及時就醫即可。
免疫系統異常:目前認為,免疫系統的異常在強直性脊柱炎的發生中起著關鍵作用。發病時,免疫系統錯誤地攻擊自身組織,引發炎癥反應及關節損傷。這種自身免疫反應可能是由某種觸發因素(如感染、創傷等)引起的,導致免疫系統對自身組織產生異常反應。
環境因素:盡管遺傳因素在強直性脊柱炎的發病中占據重要地位,但環境因素也可能影響疾病的發生與發展。感染、創傷等外部因素可能成為觸發或加重病情的誘因。此外,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等也可能對疾病的進展產生一定影響。
強直性脊柱炎易與腰突、腰肌勞損混淆,需定期體檢早發現。雖無法根治,但治療可提高生活質量,藥物理療可緩解疼痛。
藥物治療:非甾體抗炎藥(NSAIDs)如布洛芬、雙氯芬酸等,是緩解強直性脊柱炎疼痛和炎癥的常用首選,通過抑制炎癥介質來減輕癥狀。對于NSAIDs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慮使用生物制劑,如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TNF-α抑制劑)及非TNF-α抑制劑(如阿達木單抗、依珠單抗等),它們靶向免疫系統,有效抑制炎癥反應。糖皮質激素雖抗炎作用強,適用于急性發作,但長期使用可能引發副作用,通常僅作短期使用。
物理治療:康復訓練是重要的康復手段,應在醫生指導下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方案,有助于改善關節活動度、增強肌肉力量、提升生活質量。同時,熱療和冷療也是緩解關節疼痛與僵硬、改善功能的有效方法。熱療通過增加血流、放松肌肉來減輕疼痛,而冷療則通過收縮血管、減少血流來減輕炎癥反應?;颊呖筛鶕陨硎孢m度和需要選擇合適的療法進行輔助治療。
手術治療:關節置換術與脊柱手術,針對嚴重關節畸形、功能障礙及脊柱畸形、神經壓迫,提供有效治療。關節置換術能顯著改善關節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質量,但手術風險不容忽視,需謹慎考慮。脊柱手術則能有效解除神經壓迫,同樣對提高生活質量具有積極作用,然其手術風險亦高,患者需充分聽取醫生專業建議,權衡利弊后做出決策。選擇手術,應綜合考慮病情、手術風險及預期效果。
中醫治療:中醫治療強直性脊柱炎強調辨證施治,通過內服中藥、外敷藥膏、針灸、推拿按摩、拔罐和藥浴等多種方法,旨在調理患者的整體狀態以緩解癥狀。該病在中醫理論中屬于痹癥范疇,與督脈、肝腎、筋骨關系密切。因此,常采用具有補肝腎、強筋骨、調整督脈之功效的中藥進行治療,效果較好。在針灸治療方面,風池、阿是穴、足三里、三陰交、腎俞等穴位常被選用,而艾灸治療,如督脈灸,也展現出獨特的療效。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需要長期管理的慢性疾病,患者積極自我管理對于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質量至關重要。
端正姿勢:站立時應盡量保持挺胸、收腹和平視前方的姿勢;坐時要保持胸部直立。避免久坐久站,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會加重脊柱的負擔。建議每隔一段時間就活動一下身體,變換姿勢,以緩解脊柱壓力。
合理運動:推薦每天進行關節活動度訓練和牽拉練習,每周進行3次中等強度有氧訓練,如游泳、步行和瑜伽,每次30分鐘,以保持脊柱的靈活性;每周進行至少2次包含全身大肌肉群的肌肉力量訓練,以取得和維持良好的身體功能。
堅持服藥:遵循醫生的指導,按時服藥,以緩解疼痛和炎癥。有些患者會在關節腫痛、僵硬等癥狀消失后自行停藥,但實際上,癥狀消失只證明治療起效了,并不代表病情已經徹底治愈。只有長期有效地控制關節炎癥,才能抑制骨關節破壞。
熱敷按摩:可以采用熱敷、按摩等物理療法,這些方法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減輕肌肉緊張,緩解肌肉痙攣和疼痛癥狀。通過物理療法的溫和作用,幫助身體放松,促進恢復,是緩解肌肉疼痛和緊張的有效手段。
定期復查:患者應積極配合治療,并定期復查相關指標,以最大限度減少疾病對脊柱的損害。定期復查能讓醫生及時掌握病情變化,從而調整優化治療方案,確保治療效果,助力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恢復健康。
均衡飲食:多攝入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保持骨骼健康。建議多吃蔬果、海鮮、五谷雜糧以及少量的牛肉和乳制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飲食衛生,同時多喝白開水,單日飲水量控制在1.5~2.0升。
健康體重:過重會給脊柱帶來額外壓力,加重疼痛和僵硬癥狀。為減輕脊柱負擔,患者應注重合理飲食,搭配適量運動,以維持健康體重。這樣不僅能緩解脊柱壓力,還能提升整體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質量。
積極心態:強直性脊柱炎作為慢性疾病,易給患者帶來心理壓力和焦慮?;颊邞c親友多交流,參加興趣小組活動,或尋求心理咨詢幫助,以有效緩解壓力,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更好地應對疾病挑戰。
避免外傷:關節受無菌性炎癥影響,腔內組織受損,骨質大量流失,嚴重時或致骨質疏松癥?;颊咝柚敺劳鈧?,以免因骨質脆弱而發生骨折等意外。日常生活中應格外小心,保護關節,維護骨骼健康。
強直性脊柱炎雖聽起來令人畏懼,但實則可防可控。只要及時關注身體變化,積極進行管理,配合早期診斷和規范治療,以及患者的自我努力,就有望遏制這一疾病的肆虐。愿社會各界共同關注強直性脊柱炎,提高認知,為患者提供更多支持與幫助,讓他們能夠擁有相對正常和健康的生活,重拾生活的信心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