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傷后應盡快用干凈的流動水沖洗傷口,這可以去除傷口表面的污垢、灰塵和部分細菌。對于表淺的擦傷等傷口,用溫和的肥皂水(如果沒有過敏情況)配合流動水沖洗效果更好。沖洗的壓力要適中,避免沖擊力過大損傷傷口組織。如果是眼睛等敏感部位受傷,要用生理鹽水沖洗,可以從內眼角或外眼角沖洗,避免水流直接沖擊眼球中央。
在沖洗后,要仔細檢查傷口內是否有異物。對于較小的異物,如沙子,可以用生理鹽水浸濕的棉球輕輕擦拭,將其從傷口中清除。如果是較大的異物,如玻璃碎片刺入較深,不要輕易拔出,因為這可能會導致傷口大量出血或損傷更深層的組織。應該用干凈的紗布或繃帶固定異物,盡量減少異物的移動,然后等待專業醫療人員處理。
常用的消毒劑有碘伏、酒精等。碘伏刺激性較小,可用于大部分傷口的消毒,包括黏膜部位。酒精主要用于完整皮膚的消毒,如在打針前消毒皮膚,雖然酒精消毒能力較強,但它刺激性也大,因此一般不用于黏膜和破損面積較大的傷口。注意,消毒時不要反復在傷口內擦拭,以免損傷新生的組織細胞。消毒次數一般1~2次即可,過多的消毒也會對傷口愈合產生不利影響。
直接壓迫止血法是最常用的止血方法。當傷口出血時,立即用干凈的紗布、手帕或毛巾等按壓在傷口上。如果沒有這些物品,直接用手指壓迫傷口也可以。力度以能止住血為宜,一般至少按壓15~20分鐘,不要頻繁松開查看,以免影響止血效果。
加壓包扎止血法是在直接壓迫止血的基礎上,使用繃帶或三角巾等對傷口進行包扎,以增加壓力達到更好的止血目的。包扎時要注意適度的松緊度,太松起不到加壓作用,太緊會影響血液循環。
止血帶止血法是用于四肢大動脈出血的緊急止血方法??梢允褂孟鹌ぶ寡獛?、布條止血帶等。在傷口的近心端,如上肢出血在傷口上方靠近腋窩處,下肢出血在傷口上方靠近大腿根部處扎止血帶。但要注意,扎止血帶的時間不宜過長,一般每隔1小時左右放松1~2分鐘,防止肢體因長時間缺血而壞死。并且要在止血帶上標明扎止血帶的時間。
繃帶常用的包扎方法有:(1)環形包扎:用于包扎肢體粗細比較均勻的部位,如手腕、腳踝等。將繃帶做環形纏繞,第一圈環繞稍作斜狀,第二、三圈做環形,并將第一圈斜出的一角壓于環形圈內,最后用膠布固定或把繃帶尾端剪成兩個布條打結固定。(2)螺旋包扎:適用于四肢部位。從傷口下方開始,先環形包扎兩圈,然后斜向上纏繞,后一圈覆蓋前一圈的三分之二左右,最后再環形包扎兩圈固定。(3)“8”字包扎:主要用于關節部位,如膝關節、肘關節等。包扎時繃帶在關節上下交叉纏繞,形狀類似“8”字,能很好地固定關節,防止傷口因關節活動而裂開。
燒傷燙傷傷口:對于輕度的燒傷燙傷,受傷后應立即用流動的涼水沖洗傷口15~30分鐘,以降低皮膚溫度,減輕疼痛和腫脹。不要隨意涂抹牙膏、醬油等民間偏方,這些物質可能會導致傷口感染或影響醫生對傷情的判斷。沖洗后可以用干凈的紗布輕輕覆蓋,避免摩擦傷口,然后盡快就醫。
動物咬傷傷口:被狗、貓等動物咬傷后,要立即用大量的肥皂水沖洗傷口15~20分鐘,盡可能地去除動物唾液中的病毒和細菌。然后用碘伏消毒。必須盡快到醫院注射狂犬病疫苗(如果是被狂犬病病毒攜帶動物咬傷)和破傷風疫苗,不要延誤最佳的預防時機。
刺傷傷口:如被釘子等尖銳物體刺傷,除了清潔、消毒傷口外,要注意傷口的深度。如果傷口較深,有感染破傷風的風險,需要到醫院注射破傷風抗毒素。同時,觀察傷口是否有紅腫、疼痛加劇、滲液等感染跡象,如有異常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