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肺炎支原體感染是一種兒科常見的呼吸道疾病,尤其在冬季發病率較高。這種病雖常見,但若應對不當,可能引發嚴重后果。因此,正確應對是保障孩子健康的關鍵。了解其癥狀、掌握安全用藥知識,家長才能在面對疾病時從容不迫,為孩子筑牢健康防線。
一、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的現狀及挑戰
肺炎支原體肺炎(MPP)是一種常見的呼吸道疾病,尤其在兒童和青少年中高發,已成為我國6歲及以上兒童的主要肺炎類型。然而,近年來該病呈現低齡化趨勢,且目前尚無疫苗可以預防。
大環內酯類藥物是治療肺炎支原體感染的首選藥物,如阿奇霉素、紅霉素等。令人擔憂的是,大環內酯類藥物的耐藥現象日益嚴重,導致耐藥性MPP及由此引發的難治性MPP發生率不斷攀升。據相關統計,2021—2022年,北京地區住院兒童的耐藥率竟高達92.7%,這無疑使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的防治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也成為當前備受關注的重點問題。
二、肺炎支原體感染的癥狀及早期應對方法
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潛伏期較長,可達2~3周。感染初期,患者通常會出現輕至中度的呼吸道癥狀,類似普通感冒,主要表現為發熱和干咳。此外,還可能伴有胸痛、頭痛、乏力等不適。免疫力強的部分患者可自愈,但也有少部分患者病情加重,引發肺炎和其他并發癥,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早期識別癥狀并及時就醫至關重要。
在早期治療方面,阿奇霉素等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是常用的藥物。如果治療有效,患者通常在用藥48~72小時內體溫會逐漸下降。然而,如果已經使用阿奇霉素等藥物3天,仍然持續發熱或癥狀沒有改善,甚至出現喘鳴,那么很可能是耐藥菌在作祟。此時應及時調整治療方案,考慮更換其他抗菌藥物。同時,進一步完善相關檢查,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包括體溫、咳嗽癥狀、呼吸頻率等,根據病情調整用藥劑量和療程。
三、兒童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治療藥物
兒童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治療首選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紅霉素、羅紅霉素、乙酰吉他霉素),優先選擇阿奇霉素。另外,四環素類抗菌藥物(如多西環素、米諾環素、替加環素)與喹諾酮類抗菌藥物(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也已被證實能有效治療肺炎支原體感染。需要注意的是,四環素類抗菌藥物可能導致牙齒發黃或牙釉質發育不良,僅適用于8歲以上兒童;而喹諾酮類抗菌藥物可能影響18歲以下兒童的骨骼發育,僅適用于重癥或對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耐藥的情況。因此,醫生應根據患兒具體情況權衡利弊,并在獲得家長知情同意后謹慎使用以上兩類藥物。同時,用藥期間還需密切監測藥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應。
四、兒童用藥的選擇與安全性分析
1.大環內酯類與四環素類藥物的用藥次序
在考慮用藥安全性時,我國指南建議,無論是否存在耐藥情況,大環內酯類藥物均為兒童MPP的首選治療方案,而四環素類和喹諾酮類藥物則作為肺炎支原體感染的二線治療用藥選擇。盡管大環內酯類藥物耐藥率較高,但不代表阿奇霉素無效。為了避免“米諾環素”成為下一個高耐藥的“阿奇霉素”,若使用大環內酯類藥物治療48~72小時后,患者癥狀未改善或病情加重,應及時就醫,同時進行病原體及耐藥性檢測,并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調整用藥方案。
2.四環素類藥物的兒童用藥安全性
四環素類藥物通常不推薦用于低齡兒童,但2023年版指南指出,在推薦劑量和療程內,米諾環素尚無持久牙齒黃染的相關報道,且多西環素的安全性較高。2018年美國兒科學會(AAP)也提出,無論患者年齡如何,多西環素均可短期使用(即21天或更短時間)。因此,當8歲以下兒童必須使用四環素類藥物時,應權衡利弊,并優先選擇多西環素。
有研究者基于美國FDA藥品不良事件報告系統(FARES)數據庫,對8歲以下兒童使用四環素類藥物的不良反應進行了分析,建議除關注牙齒黃染、胃腸刺激等常見不良事件外,還應監測血脂和肝功能,必要時調整給藥劑量。此外,替加環素可能對8歲以下兒童的心臟發育造成嚴重影響,一般不推薦使用;若必須使用,需密切監測心功能。
3.喹諾酮類藥物的兒童用藥安全性
作為MPP的二線用藥,我國《氟喹諾酮類抗菌藥物在兒童應用中的專家共識》指出,對于骨骼發育成熟的青少年或不能耐受大環內酯類藥物的6個月及以上兒童,可考慮將左氧氟沙星作為替代藥物。此外,《英國國家處方集(兒童版)》和《WHO兒童基本藥物清單》也建議,在充分權衡利弊的情況下,氟喹諾酮類藥物可酌情用于兒童耐藥菌株感染的治療。
盡管近年來的研究數據顯示,兒童使用喹諾酮類藥物后出現關節軟骨損傷的發生率和嚴重程度遠低于動物實驗中的結果,但關于18歲以下兒童能否使用氟喹諾酮類藥物的問題仍存在爭議,臨床使用時需謹慎評估風險與收益。
4.糖皮質激素與丙種球蛋白可否用于治療
糖皮質激素具有抗炎作用,可與抗菌藥物聯合用于治療兒童MPP。全身性糖皮質激素通常用于病情較重的患兒,例如甲潑尼龍(最大劑量為60 mg/d),其臨床療效顯著且不良反應較少;也可選擇地塞米松,但療程一般不超過2周。對于有明顯喘息、過敏傾向或哮喘的兒童,吸入性糖皮質激素可有效減輕氣道炎癥。
關于丙種球蛋白,目前尚無直接臨床證據支持其常規用于兒童MPP的預防或治療,除非患兒出現神經、血液或其他系統并發癥,醫生可根據具體病情酌情使用。
綜上所述,兒童肺炎支原體感染大多預后良好,家長無需過度擔憂。早期識別、正確應對很關鍵,若使用阿奇霉素等常規藥物治療3天后仍發熱或癥狀無好轉,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用藥方案,避免濫用藥物,確保用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