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栓性疾病是心腦血管領域的一種常見病,其根源在于血栓的形成導致血管腔狹窄乃至閉塞,限制了血液流動,引發主要器官的缺血與梗死,進而導致一系列功能障礙。血栓性疾病臨床表現多樣,包括缺血性腦卒中及靜脈血栓栓塞等嚴重病癥,對公共衛生構成了嚴峻的挑戰。因此,如何精準防控血栓性疾病并優化治療策略,已成為現代醫學研究中的關鍵議題。
近年來,新型口服抗凝藥(NOACs)在抗凝治療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主要用于預防和治療血栓相關疾病,如深靜脈血栓、肺栓塞和房顫患者的卒中預防等。與傳統的口服抗凝藥華法林相比,NOACs具有耐受性良好、藥物相互作用少、監測需求低等優點。其中,有一類藥物的名稱中均帶有“沙班”,包括利伐沙班、阿哌沙班和艾多沙班等,被稱為“直接凝血因子Xa抑制劑”。本文將詳細介紹“沙班”類藥物的相同點與不同點,以及用藥注意事項。
一、作用機制
在醫學和藥學中,“凝血瀑布”理論非常經典。該理論解釋了血液凝固的機制:人體內存在內源性與外源性凝血途徑,這兩種途徑都能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并在凝血因子Xa處交匯。凝血因子Xa是一種絲氨酸蛋白酶,能在磷脂膜表面形成凝血酶原酶復合物,激活凝血酶原轉變為凝血酶,進而使纖維蛋白原轉化為纖維蛋白,最終形成生理凝血現象?;趯@一復雜凝血機制的研究,科學家們開發出了“沙班”類抗凝藥,通過對凝血因子Xa的直接抑制,使凝血瀑布的內源性和外源性途徑中斷,從而發揮抗凝作用。
二、相同點與不同點
利伐沙班在2009年進入中國市場,是最早在中國上市的“沙班”類藥物;隨著這類藥物的發展,阿哌沙班于2013年在中國上市,艾多沙班于2018年在中國上市。這三種“沙班”類藥物有很多相同之處,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同之處。
1.相同點
(1)作用機制:均通過抑制凝血因子Xa發揮抗凝作用。
(2)主要不良反應:均為出血,如鼻出血、牙齦出血、胃腸道出血等。
2.不同點
不同點主要包括適應證、用藥頻次、食物影響(表1)。
除了以上不同之處,在肝功能異常、腎功能異常等特殊人群中,三種“沙班”的用藥建議也不盡相同(表2、表3)。對于中度肝損傷(Child-Pugh B級)患者,禁止使用利伐沙班,阿哌沙班和艾多沙班可謹慎調整劑量使用。對于中度腎功能損害(CrCl:30~49 mL/min)患者,阿哌沙班可以不調整劑量正常使用。
三、常見問題
1.漏服藥物怎么辦
如果漏服一次劑量的利伐沙班、阿哌沙班或艾多沙班,發現漏服后應盡快服用一次劑量,不應因彌補漏服而在同一天服用2倍劑量。
2.無法整片吞服的患者如何給藥
利伐沙班、阿哌沙班和艾多沙班均可壓碎后服用,也可壓碎后與水混合通過鼻飼胃管給藥。需要注意的是,利伐沙班在給予壓碎的15 mg或20 mg片劑后,應立即進食或通過腸內營養方式給予食物,以確保藥物的高生物利用度。
3.“沙班”類藥物可能與哪些藥物存在相互作用
“沙班”類抗凝藥的血藥濃度通常受到細胞色素P450 3A4(CYP3A4)代謝酶和P糖蛋白(P-gp)的影響。利伐沙班和阿哌沙班主要通過CYP3A4代謝,艾多沙班少量經過CYP3A4代謝,三種藥物均為P-gp的底物。因此,與可能影響這些代謝或轉運通路的藥物聯合使用時需格外謹慎。例如,與CYP3A4和P-gp抑制劑(如抗真菌藥酮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和泊沙康唑)或HIV蛋白酶抑制劑(如利托那韋)合用時,可能會使藥效增加,出血風險增加。相反,與CYP3A4誘導劑(如利福平、苯巴比妥、苯妥英、卡馬西平)聯合使用則可能導致藥效降低。此外,與其他抗凝藥、非甾體抗炎藥或抗血小板藥(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合用時,出血風險會增加。
4.出現出血不良反應時怎么辦
輕微出血(如牙齦出血、鼻出血)一般可以自行緩解,不必過度緊張,但應密切監測。如果出現肉眼可見的血尿、血便、嘔血或咯血等較嚴重的出血表現,應立即前往醫院就醫。
5.“沙班”類藥物有沒有拮抗劑
“沙班”類抗凝藥物的不良反應在多數情況下通過停藥可得到控制,不需要使用藥物進行逆轉。Andexanet alfa是一種改良的重組非活性Xa因子,能夠特異性地逆轉Xa因子抑制劑的抗凝效果,從而控制出血。該拮抗劑已于2018年經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批準上市,但目前尚未在我國獲批上市。
四、其他用藥交代
1.不可擅自停藥
用藥期間不可擅自停藥,否則可能增加血栓栓塞事件的風險。
2.告知醫生
在服用“沙班”類抗凝藥期間,如需拔牙、做胃腸鏡或其他增加出血風險的醫療操作,請告知醫生自己正在服用抗凝藥。經醫生評估出血風險后,再考慮是否停藥。
3.控制高血壓
密切關注并控制高血壓,當血壓過高時,使用“沙班”類藥物發生腦出血的風險可能會增加。
4.減少出血風險
建議使用軟毛牙刷,降低牙齦出血風險;生活中避免容易磕碰跌倒的活動,減少出血風險。
5.定期復診
定期復診、定期監測肝腎功能,以確保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