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假不用說,必須是用“快樂”兩個字來表達。第一,不用早起,可以睡到自然醒;第二,放假這幾天我都沒在家吃過飯,爸爸天天帶我下館子,終于實現了我美食自由的夢想。這不,今天又來到一家魚館。我看到飯店門口的魚缸里有一條氣鼓鼓的魚,再鼓一點就像一個大氣球了。我一問才知道,那是一條河豚。我想是蘇軾筆下的“正是河豚欲上時”里的河豚嗎,一名服務員叔叔對我說:“小朋友,深吸一口氣,看看你的肚子能鼓多大?要是有‘鼓肚子’比賽,你一定比不過河豚。河豚可以把自己鼓得像個氣球,看起來一副‘氣鼓鼓’的樣子。你知道河豚為什么會這樣嗎?”
河豚又稱河鲀(tún),是硬骨魚綱鲀科魚類的俗稱。這個家族的成員眾多,它們生活在海中,也有一些會進入淡水中生活。我國有三十多種河豚,它們主要生活在沿海地帶。平時主要分布在東海、黃海和渤海的暗紋東方鲀,會在春末至夏初由海入河,產卵后返回海中。“河豚欲上時”說的就是這番季節性洄(huí)游的景象。
河豚為什么會“氣”得鼓起肚皮呢?其實這是河豚的自衛手段。河豚體內有氣囊,當遇到危險時,它會迅速吞入大量的水(如果是出水狀態,就吞入空氣)使自己的肚子膨脹起來,嚇退敵人。除了這一招,鲀科的近親—刺鲀科的各種刺鲀還有一個更強大的“物理防御裝置”,那就是布滿全身的尖刺。看到這樣一個滿身是刺的“刺球”,很多捕食者會覺得難以下咽,從而放棄。
河豚雖然肉質鮮美、營養豐富,但是有毒!河豚體內有一種天然毒素,主要存在于它的生殖腺、肝臟等器官中。誤食會中毒,甚至死亡。所以河豚一定要經過正規、專業的處理才能食用喲!
今天的美食夢有點小遺憾,因為惜命,我愣是沒敢吃那道“白汁河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