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離開母腹,來到世上,立刻置身在一個陌生的環境里了。在這個環境里,有一個女人和一個男人。如同對其他一切人一樣,孩子一開始對他們也是陌生的。同樣,這個女人和這個男人也是在孩子出生時才初次看見孩子。在此之前,無論怎么想象,他們對這個孩子都不能形成一個清楚的表象。父母和孩子之間當然有著血緣的聯系,但是,孩子出生的那個時刻,卻非常像是一種陌生人相遇的情境。
然后,在朝夕相處之中,父母和孩子之間開始了一個相認的過程。這個過程對于父母也是存在的:生活中突然闖進了一個新生命,自己突然成了這個新生命的父母,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擺脫做夢似的恍惚感和不真實感。不過,孩子似乎是更主動的一方,他用自己對你的接受、依賴和信任引領著這個相認的過程。有一天,你忽然發現,當他喊你爸爸媽媽時,你是如此理所當然地應答,你做父母的感覺無比踏實,仿佛天老地荒就已經是他的父母了。
嬰兒和父母相認的第一步是凝視。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在世間萬物中,新生兒最喜歡看的是人臉。當然,首先是父母的臉,因為父母的臉不但是他最經??匆姷?,而且在他面前是最有表情的。孩子被人臉吸引,主要是被臉上的表情吸引。和嬰兒互相凝視的感覺是奇特而令人入迷的,心中充滿了寧靜的喜悅和莫名的感動。
和大人相處,是不可能有這種體驗的。大人和大人之間似乎不宜長久地對視。大人的世界太復雜了,眼神的表達和解讀包含了太多社會性的含義。如果要表達欣賞、感激、友善、默契,等等,會心的一瞥足矣。一個大人被另一個大人長時間地盯視,心里會起反感或恐慌,因為那多半是質疑、審訊、挑釁的表示。兩個大人互相長時間地盯視,則多半是一種仇恨的較量。大人之間需要有距離感,長久的盯視破壞距離感,成了非禮和冒犯,所以不適于表達正面的情感。唯一的例外是熱戀中的情人,暫時沒有也不需要距離感了,才可以無休止地眉目傳情。
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在婚禮殿堂上宣誓,彼此確認對方是妻子和丈夫,這是一個神圣的儀式。一個孩子把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喚作爸爸和媽媽,這呼喚出的第一聲,沒有也不可能舉行任何儀式,但是在我看來,其神圣性絲毫不亞于婚禮。
一個男人使一個女人受孕,似乎是一個偶然的事件??墒?,仔細想想,這個孕育出來的小生命,是多么漫長而復雜的因果關系的產物,它的基因中交織著多少不可思議的巧遇,包含了多少神秘的因緣。這一個男人、這一個女人、這一個孩子原本無所謂夫妻和親子,卻仿佛一直在相互尋找,相約來到這個世界,在一個短暫的時間里組成一個親密的家,然后又將不可避免地彼此失散。每念及此,我心中充滿敬畏、感動和憂傷,倍感親情的珍貴。
(摘自浙江人民出版社《周國平致家長:做不焦慮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