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某旅機械師韋強、李江華是一對軍士夫妻。
2014年3月,新兵下連的列車上,韋強認識了鄰座的女兵李江華,兩個人有不少共同語言。下連后,韋強被分配到機械專業,李江華被分配到無線電專業。兩人工作上互相請教學習、生活中相互鼓勵打氣,成為了十分要好的朋友。
2016年,韋強、李江華同時轉改為士官(現稱軍士)。這年秋天,韋強出差半年,回來時竟胖了近10公斤,李江華見到他都沒敢認:“好家伙,出差的伙食不錯呀!”“別逗我了,出差根本沒時間鍛煉,年終考核可怎么辦啊?”
“沒事,時間夠用!我去年考核成績不太好,準備今年一雪前恥。”李江華笑著說,“從現在開始練吧,到時候比一比誰的年終成績更優異,誰的進步更明顯?”
“那咱倆打賭吧,贏了就許對方一個愿望。”
兩人就此較起了勁。到了年底,韋強減重近15公斤,體能水平也從及格邊緣達到了近乎優秀。原本身體單薄的李江華,也明顯結實了不少,各項成績均達到優秀水平。韋強主動認輸,李江華卻說:“其實你的進步比我大,還是你贏了。你說吧,要我幫你實現什么愿望?”
“我想……和你在一起。”韋強鼓起勇氣,說出了那句藏在心中已久的話。
“嗯……我愿意!”
2018年,韋強成為機械技師,李江華為他感到高興的同時,說現在單位計劃培養首批女機械技師,號召無線電專業女兵進行轉改,“我很想試一試”。
“那太好了!不過你要做好心理準備。”韋強提醒李江華,“因為在許多部附件拆裝上,男同志都很吃力,對女同志來說,可能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韋強很清楚,成為機械師首先要成為機械員。機械員只有經過幾輪周期,才能成為機械師。“男兵能做到的,女兵也行!”李江華當然不服輸。不過還是被韋強言中了。有一天他突然聯系不到李江華,急得到處打聽。到了晚上才知道,因為差點釀成事故,李江華把自己關在了房間里反思。
原來,李江華趕上了一次任務,每天工作十余個小時,手臂也因用力過度止不住地顫抖,結果在準備完成組裝時,差點脫力砸到旁邊的精密部件。
李江華出了狀況,韋強當然不放心,第二天一早就在她宿舍樓下等她。“還好吧?”見到李江華,韋強本想多安慰她幾句,結果李江華打斷了他:“一點小困難而已,克服克服就好了。”
為了幫助李江華盡快度過適應期,韋強對照專業書籍,摘錄重點、做好注解、備注心得,并結合日常維護中的經典案例,整理出一冊“速成教材”,利用周末休息時間為李江華“上課”。
2020年,李江華迎來兩大喜事:一是成為單位第一位成功放單的女機械員,二是與韋強喜結連理。
夫妻攜手,并肩前行。近年來,這對軍士夫妻先后完成了機型改裝、野外駐訓、比武競賽、接送機等大型任務,先后多次被表彰為“四有”優秀軍士、崗位練兵先進個人。2023年韋強榮立三等功1次。2024年,李江華成為單位首位成功放單的女機械師。
“我們的故事,一點也不浪漫,更多的還是‘機械’……”2025年初,單位的“強軍故事會”上,韋強與李江華作為機械技師代表,向官兵分享了他們的故事,“機械雖然是冰冷的,但機械師的心,永遠是火熱的!”
(作者單位:陸軍某學院)
編輯/劉濡